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教育教学 > 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项目式任务单""应用策略分析

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项目式任务单""应用策略分析

日期: 2022/9/12 浏览: 2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吴江中学 许雪康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逐步落实与深化,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此,越来越多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开始尝试在教学过程中应用“项目式任务单”教学方式来提升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在项目式教学中,给予学生最大程度的自由度,使其能够在小组合作中按照小组思维来推进项目中各项任务单的设计、制作、完成与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本文就项目式任务单类型、应用策略、应用流程进行了论述与分析。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项目式任务单;应用策略
  
   引言:项目式教学法是一种新颖的教学方式,其契合新课改的具体要求,以学生为课程教学主体,在真实模拟的项目中给予学生强烈的学习体验,从而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使其本身理论知识得以实践的同时,在想象力与创造性方面能够得以提升。且项目式任务单教学法能够以任务单的方式将学生所学知识串联起来,从而形成一个系统性知识结构,利于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方面的长远发展。
   一、项目式任务单类型
   1.项目解说任务单
   项目解说任务单主要涵盖项目的概况、规划书、知识链接以及对应的课堂收获。其中项目规划书包括的主要内容是:项目名称、手绘草图、初步设计方案、时间安排、实施建议、开发步骤,各环节应重视学生讨论,使其能够按照自身的知识框架提出对应的建议,强调全员参与;项目知识链接环节的进行需教师根据相应资料进行简单的讲解,然后由学生组成各个学习小组来进行自学,让学生在搜集资料与整理资料的过程中得到知识的回顾,并将这种知识应用在后续的项目学习中;项目收获环节主要是归纳通过项目学习每个学生的收获,次环节主要以学生自评、小组互评为主,让学生对自身的知识水平以及对该节知识的掌握程度有一个清晰的把握,从而在后续的学习中能够侧重性学习。
   2.项目实施任务单
   项目实施整体过程涵盖资料的收集以及作品的制作,任务单内容涵盖信息采集卡、整体活动步骤、知识链接、项目改进与完善以及课堂收获等。在准备纸质任务单后,还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切实需求设计相应的微课,为学生作品开发提供对应的技术支持以及创意灵感来源。
   二、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项目式任务单应用策略
   1.角色扮演策略
   很多学生没有接触过项目式任务清单教学这种新式教学方式,因此在进行项目规划设计时缺乏相应的经验,甚至时无从下手。基于此教师可应用角色扮演的形式来推进该种教学方式。比如可应用多媒体技术创设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分为各个小组,小组内成员分别扮演技术顾问、客户、路人等角色,再轮流扮演设计者角色,以沟通、提问的方式来引导与鼓励学生进行项目分析以及项目规划[1]。
   2.案例启发策略
   尽管已经完成项目规划,学生要在项目式任务单教学中得到自我提升,还需掌握项目开发所需的操作技巧以及知识技能。为培养教师的专项技能,教师可根据信息技术教材要求,结合社会热点,设计相对完善的案例成果,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案例成果的过程中,在一些关键的重难点位置暂停进行重点讲解,并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对比、分析以及思考,使得学生在进行自身作品开发时能够有足够的创意灵感以及技术支持。
   3.激励辅助策略
   还可应用一些激励辅助措施来提升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比如随机点名器抽奖提问、项目作品打分奖励等机制,如此可有效提升课堂气氛,使得学生在活动中掌握相应的技能。此外可设计各个课程的学生评价表,对学生在课程教学中的作业笔记、课堂表现、课堂反馈以及对小组的贡献等进行综合评价,对于一些基础薄弱的学生,应当适当放慢其学习脚步,暗示其他学生对其进行照顾,提升其在小组活动中的参与与展示份额,使其专业能力能够得以成长并逐渐树立学科自信。
   4.督促检查策略
   检测监督学生在项目式任务单学习过程中课后资料搜集状况以及项目任务单进度,对于一些遇到障碍的学生应对其加以指导与启示,使其能够按照正确的思路来解决相应的问题,使其少走弯路;对于小组沟通不畅或者出现矛盾的状况,教师应对其进行相应的思想道德教育,使其能够认知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并能以投票的形式来明确小组研究方向,从而确定项目任务单主要内容,加快学习效率,提升学习质量[2]。
   三、高中信息技术教学项目式任务单应用流程
   1.项目内容生活化
   信息技术教师在应用“项目式任务单”进行对应的教学工作时,除了要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还应注意保持该项目能够与学生的实际学习与生活相联系,如此能够提升学生的代入感,激发其探索欲望。此外项目式任务单应保持整体性,该种教学方式进行的主要目的是核查学生掌握教师讲解信息技术技能与知识的程度以及对相应技能的灵活运用性,因此教师在设计项目内容时,应关注任务单的丰富性以及多样性,如此才可全方位、全范围的展开对学生的核查工作。最后,项目任务单还应具备就够的开放性,给予学生最大的自由度,使其能够按照自身的思维与想法来动手动脑完成整体的项目式任务单学习[3]。
   2.制定以及进行项目计划
   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其一,需设计全面的计划。在制定项目计划时要求小组成员全员参与,召集小组成员考虑整体项目的目标、流程、细节以及整体性,以此来把握其中各项任务单的合理性以及正确性,从而高效开展该项教学方式;其二,落实计划。在项目计划执行阶段,项目组组长应综合分析项目组成员的知识与技能掌握程度、性格特征、兴趣爱好以及擅长点等,从而急性任务的合理配置,使得各个成员皆能发挥出其本身的优势,并能通过观察其他成员的相关操作来查漏补缺,弥补自身的不足。并且在分配完任务后为每个成员编号,使其能够在对应的阶段、对应的时间进行相关的操作。比如在进行形图像处理单元的项目式任务单教学时,首先应当将图像软件操作训练作为该环节的主要任务,并从像素关系、图像分辨率与图像格式大小来探讨具体的数字化图像内容,在明确所有的内容后尝试进行计算公式归纳,如此才能在步骤清晰的条件下完成相应的项目任务[4]。
   3.项目评估
   其一,需成立项目评估小组,综合考虑项目数量及其难以程度,成立对应的信息技术组,以成绩优异的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助,针对各个项目组进行对应的评估工作。在评估过程中,教师尽量减少参与程度,以监督者的身份存在,保持评估工作的准确性与客观性;其二,明确评估内容,摈弃单一评估方式,重点评估项目的实用性、学生在此过程中的成长程度等,使得各个小组能够得到综合、完整的评价,并根据评价内容来进行项目任务的调整与完善,从而进一步丰富自身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并在后续的总结与探讨阶段来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5]。
   结语:综述,本文就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项目式任务单""应用策略进行了分析与论述,强调了该种教学模式对学生的提升作用以及对其未来发展的促进意义。因此需教师能够给予该种教学方式足够的重视,使其在新课改下发挥出最大的效用,并给予学生足够的引导与监督,使其能够按照正确的流程和与步骤来逐步推进该种教学模式,给学生创造一个优质的信息技术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高鹏鸿,孙淑彦.高中信息技术教学“项目式任务单”应用策略[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20,(18):43-45.
   [2]段丽娜.创客视角下高中信息技术项目式教学初探[J].中小学电教(教学),2020, No.503(4):7-8.
   [3]汤蓉.工程思维视角下的项目式学习构建策略研究:例谈高中信息技术程序设计教学[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20,(7):73-76.
   [4]郑旭淳.高中信息技术项目式教学的探索和实践——以移动编程App Inventor教学为例[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8, 304(24):50-53.
   [5]吴俊杰,王波,张凯等.基于"做中学"理念的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创新——以"数字工程"课程"点亮一盏LED灯"教学为例[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8,(4):13-1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