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为有春风巧得力,枯木也能成绿荫

为有春风巧得力,枯木也能成绿荫

日期: 2009-10-22 16:33:51 浏览: 5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佚名

为有春风巧得力,枯木也能成绿荫
   新课改改变了过去教学“一刀切”的模式,强调学生个性发展,因此学生之间出现了一定的差距在所难免。但是,为何英语学科学生两极分化会愈演愈烈呢?究其原因有两点:一是部分学生难以适应新教材,新教材贴近生活,强调合作与探究能力;二是新教材单词量大增,大大增加了学习难度。因此到了初二,学生两极分化的马太效应是越来越明显了,每个班里都有十几个跟不上进度的孩子,更有甚者干脆放弃了学习英语。如果我们教师的理念还没转变过来,不注重教法,只能是 “旧瓶装新酒”,越教越尴尬。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对学习暂困生,我确信,假以时日,注意教法,他们一定会领略到学习一门外语的乐趣。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通过不断的学习与反思,我渐渐总结出一套激励、合作、分层、竞争的教育方法来帮助这些孩子们。
   一、师生的激励像春风一样温暖他们的心田。
   由于初中学生的自我意识模糊,孩子们的成功感依赖所谓“重要他人”的评价,对教师和同学的信任激励特别敏感。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他还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 20%—30%,而当他受到激励后,其能力可以发挥 80%—90%。可见,在转化后进生工作中,表扬激励的运用最为重要。
   1.精神激励法。暂困生的自尊意识尤其强烈,对老师的批评或表扬非常敏感。在教育工作中,我对后进生有所“偏爱”:课堂上能够举手发言就加以鼓励;学习上有所进步就给予赞许;品德上做点好事就进行表扬,让暂困生品尝到受赞许、表扬的欢乐。在教育工作中,我努力做到“四勤”:勤谈话;勤沟通;勤表扬;勤鼓劲。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个真诚的微笑、一句由衷的赞语、一下轻柔的抚摸,都让这些暂困生意识到被重视、被赏识,便会感到无限的温暖,
   有时我会这样真诚的表扬暂困生:“今天某某真棒,你看抽写都能写对8个单词了,比昨天多写两个!竞争对手落后了!” 今天学两个,明天就能会三个,我有足够的耐心期待他们的成长。在我的潜移默化下,其他的同学也会给予他们真诚地赞美。当赞美鼓励代替讽刺挖苦嘲笑变成了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他们的心里就有了战胜困难的动力。
   2.物质激励法。每隔一段时间我都会做一下总结,然后根据暂困生的表现,我发给进步的同学一些小礼品。我业余时间爱好写写稿子,不定期会在报纸上发表一些豆腐块。我就用自己的稿费买一些糖果啦,小贴画啦分给孩子们,礼轻情义重,孩子们都觉得特别有意义。周末有时间,我还到河里摸一些河蚌捉一些小鱼儿送给他们养。孩子毕竟是孩子,对这些新鲜的事物无不怀有极大的好奇心和兴趣, 慢慢地他们喜欢上了英语课。
   二、 合作学习绽放友谊之花。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我倡导将学习的主动权放还给学生,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独立获取新知的机会,尽可能多地让学生体验尝试成功、探索与发现的快乐。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告诉我们,学生获得的知识,并不是靠教师传授的结果,学生所依赖的是过去的经验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以及同伴经验互补的结果。教师的“授业”对于每个学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但对于一个基础欠缺的暂困生来讲,由于其经验水平离老师的预期太远,老师的“授业”往往很难贴近他们。而同伴之间的互助,由于他们的生活世界和对知识的认识往往比较相似,学生的交流更利于暂困生构建学习意义。
   我采用了小组合作教学,全班分八个小组,实力均衡,但是如果出现某个小组连续几天都是第一,那么我就要考虑要不要重新分组。所以每组的暂困生都有好几个比老师还要负责的小老师。在英语课上经常会有这样的对话:“小丽,怎么你的单词还没改?快快,过来改,待会我抽你背。千万别拖我们组的后腿!”有一次上课前,我看到5组的组长趴在桌子上哭,我问他怎么了,他也不回答,旁边的学生说:“昨天5组组长给小林讲了作业,说好了今天小林的作业一定要交,但是他懒了,今天又没交作业,小组扣分了,把他组长气哭了,他小组今天可能不能得第一了!”班上最不爱写作业的小林讪讪的坐着,飞快地补着作业,不时瞟他组长一眼,然后双手拿着给组长看,扣的分补回来了,组长这才破涕为笑。
   小组合作教学如下图:
   注: A组----优秀的学生 B组----学习中等的同学 C组---- 暂困生
   同桌 同桌 同桌 同桌
   C组 C组 C组 C组 C组 C组 C组 C组
   A组 A组 A组 A组 A组 A组 A组 A组
   C组 C组 C组 C组 C组 C组 C组 C组
   A组 A组 A组 A组 A组 A组 A组 A组
   B组 B组 B组 B组 B组 B组 B组 B组
   A组 A组 A组 A组 A组 A组 A组 A组
   在这样的环境中,他常常会不知不觉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别人的同学这样督促我,这样帮助我,我怎么能偷懒呢?
   三、分层教学让小草也能怒放生命的绿意。
   让每个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是“新课标”要求改进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要迈好这一步,首先就应该承认学生的差异。一定的学习目标是学生获得学习动力的源泉,暂困生之所以差,没有适合他们奋斗目标是一重要原因。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我改变了过去课堂上那种“少数尖子撑场面,多数学生作陪客”的被动局面,采用“区别对待,分层施教”的教学策略,让每个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努力提高他们的有效参与度,从而逐渐缩短学生之间在认知领域方面的过大差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从自己的水平线上得到较好的发展。
   经过长时间的摸索,我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我不厌其烦的每节课备三种教案!优等生一份,中等生一份,暂困生则另备“小灶”,给优等生准备的“大餐”会让他们的颇费一番周折。比如说在单词抽写的时候,A组(优秀的学生)的同学写词组,B组(中等)的同学写单词,C组(暂困生)的同学只要能写出重点单词就能得一百分。给暂困生备的“小灶”让孩子们时时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另外,我在对每位暂困生全面了解的基础上,给他们制定了短期学习目标(每节课)和长期学习目标(一学期),而且经常检查这一目标,及时修改目标。一旦发现给他们订得过高或过低,就随时帮助他们修正:有进步的可以晋级,如果感到跟不上就可以要求降级。一段时间下来,有6名C组的暂困生升级为B组,3名C组的升级为A组。在相对宽松的环境下,他们感觉到“我也是可以完成学习任务的”,“我也在进步”,从而,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动力。
   四、 在竞争中成长起来的小树苗根更深叶更绿。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人与人之间在不断地挑战,民族、国家间同样不乏竞争。在这种大环境下,作为一名教师,在课堂上我们更应该充分的发掘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竞争能力。我想方设法诱导学生产生求胜好强的愿望,采取有效措施实现他们的竞争欲望,在教学中取得了好的效果。
   1、帮助学生弄清竞争的目的和意义,以防学生为了获取竞争的胜利而采用不正常的手段,就如考试中的作弊行为。
   2、增强竞争意识,培养竞争能力。我曾经尝试过很多的竞争机制:学生之间单个的竞争,小组间的竞争,大组间的竞争,男女生间的竞争等。有的成功了,也有的失败了。有时竞争的太花哨,反而不好操作,只会流于形式。大浪淘沙,我发现最好的方法是小组竞争(八个小组)+个人竞争(水平相当的两个同学)。
   所谓竞争对手就是成绩相同的同学,我将班级里的48个孩子分成24对竞争对手。两个暂困生都从同一个起跑线上起步,所以谁也不服谁,相对来讲学习的热情就很高涨。每当看见自己的竞争对手在努力,他们也会奋起直追的。如果过了一段时间某个暂困生和对手的差距拉得太大,我就会适当的加以调整。
   一段时间下来,课堂气氛大有好转,在我的课上,孩子们有飞的,有跳的,也有跑的,但是没有无所事事的。暂困生们从最初的观望、消极、倦怠到现在的积极、乐观、争先恐后,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样水涨船高,他们的成绩也随之大幅度提高。 “为有春风巧得力,枯木也能成绿荫”。爱就是春风,吹醒了一片绿荫,作为一名老师,我为我的职业感到自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