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中新课改下数学课堂提问遵循的原则
摘要: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提问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优化教学教育质量,提高学习成绩。由此可见,实施课堂有效提问时我们当前工作的重点内容。只要我们广大高中数学教育工作者严于职守,甘于奉献,一定能够为祖国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栋梁之才。本文探讨了新课改下高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数学课堂 提问 有效性策略
“善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这是教学之度,也是教学之轨。作为教师应把课堂提问作为一门教学艺术,在深入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实际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教学目的,精心设计,反复比较,筛选提炼最佳提问方式,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题作用,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 高中数学课堂提问遵循的原则
1. 目的性原则
课堂提问的目的必须清楚、明确。教师有目的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主题意识,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动力。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设计目的性明确的提问。比如:复习型提问,包括对概念、公式、法则、定理和方法的回忆;理解型提问;应用型提问;评价型提问等等。
2. 启发性原则
教师恰到好处的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而且还能促其知识内化。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型作用发挥的如何,取决于教师引导启发作用发挥的程度,因此课堂提问必须具备启发性。通过提问、解疑的思维过程,达到诱导思维的目的。要注意设计展现思维过程的提问,不应满足学生根据初步影响得出的判断,而要强调学生说明怎样分析理解的道理。
3. 有序性原则
问题的设计要课程的逻辑顺序,要考虑学生的认知程序,循序而问,由表及里,层层深入,使学生积极思考,逐步得出真确结论并理解掌握结论,如果前后颠倒,信口提问,只会扰乱学生的思维顺序。
4. 新颖性原则
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同样一个问题,提出时平平淡淡,既不新颖又不奇特,而是“老调重弹”,那么学生就不可能被吸引。相反,如果变换一下提问的角度,使学生有新奇之感,那么他们就会开动脑筋积极思考。
5. 科学性原则
课堂上提问的涉及必须准确、清楚,符合学生认知特点,适应学生认知水平,切记含糊不清、模棱两可的提问。问题的答案应该是确切和唯一的,即使是发散性问题,其答案的范围也应该在教师的预料之中,要避免但不确定和超出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问。
6. 准确性原则
教师提问语言既要顾忌数学这种特点,又要结合学生认知特点,用自然语言表述要准确精炼,不能含糊不清。
二、 新课改下高中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策略
1. 设计题目时要注意衔接课本知识
教师通常在讲解完课本知识和例题之后,就会给学生布置一些题目,要求学生借鉴例题的解答方法去解决问题。教师要为有效提问设置更多的限制条件和新的应用环境。而学生要学会适应新题目设置的条件和所规定的情景,对课本知识能有一个更深层次的理解,能透过题目看到原题的本质,了解到它和例题之间的区别,从而在应用相关的知识原理时,能够做到坚守本质,以不变应万变,万变不离其宗,从最本质的解题要素入手去分析和解决问题。
2.精心设计问题,优化课堂提问
2.1优选问题点,循循善诱,问题点应该在知识的重点和关键之外,如新旧知识的衔接处,转化出,以及容易产生矛盾和疑难的地方。
2.2把我分寸,难易适中。课堂提问应注重广度、挖掘深度、设置坡度、力求精度。国难或过易都不宜启动学生的思维。要尽量避免运用如“对不对”、“好不好”、“是不是”等单纯的判断性提问,使学生在提问中收到启迪。
2.3尊重差异,因材施教。由于学生的心理特征,认知结构等具体情况不同,他们需要解决的问题也不同。应尽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多设计些层次不同的课堂提问,使各类学生都能独立思考,各得其所。
3.课堂提问要注意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
在课堂设计问题时,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做合适的设计,并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选择最佳的问题情境。如我在讲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时,让学生身临其中让同学们观察上房梁的任何一条线和地面上的任何一条线的位置关系,因为学生都身在其中,所以他们每个人都会去看、去想,美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到底谁的答案正确,这是再进入新课,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兴趣增强了,那么这堂课的教学效率也就提高了,加入直接让学生凭空想象,学生就会感到很困难。
4.课堂提问要难度合适,难以适度,问题少而精
难度是指问题的深度与广度,难易适度就是指问题要切合学生实际。控制难度要考虑三个因素:一要切合学生的基础知识;二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三要考虑问题的解答过程。有经验的老师提问能牵一发二动全身,提出的问题恰当、对学生数学思维有适度启发,必将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得探求新知识,使新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产生有机联系的知识结构。
5.提问要能及时反馈信息,了解知识传授情况
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就是教师忽视了教学反馈,未及时对学生某些没有学会的知识进行补救,给学生以后的学习造成了困难。因此,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反馈教学,而获得反馈信息,课堂提问是一条重要途径。每节课的教学工作完成后,针对教学目的及重点、难点,及时进行小结提问,它既能检测学生掌握教学目标情况,又便于教师对教学进行自我评价,从中汲取经验,及时进行效果回授,从而达到反馈调节的目的。
7. 提问要能激发创造性思维,发展能力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具有现代科学的系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要教会学生学会思考,具有独立的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教师要能运用条件的增设变化及结论的延伸、图形的变化、一题多解等,不断提出恰当的新问题,以引导学生努力探索,在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创造能力。
总之,有效的课堂提问是帮助学生掌握课堂知识的重要途径,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综合水平、发散数学思维的主要方式。身为教师,应把课堂提问渗透到自己的教学中,从而额保证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徐水龙.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27)
[2]杭军.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设计[J].科技信息.2012(34)
[3]朱丽.课堂提问中的“问题”检视与对策[J].江苏教育研究.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