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学校如何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泰州技师学院 江苏泰州 225300)
摘要:师德师风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由于狠劲不足,措施不到位,仍然存在很多普遍性问题。因此,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迫在眉睫,这不仅是当下形势发展和学校发展的需要、更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不仅仅是领导层面的事,更需要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参与,大家只有形成一盘棋,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方能有突破。
关键词:师德师风;立德树人;考评机制;凝心聚力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强调“加强对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师德师风等的监察监督,强化师德考评,体现奖优罚劣,推行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建立教师个人信用记录,完善诚信承诺和失信惩戒机制,着力解决师德失范、学术不端等问题。”8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新时期宣传工作的使命任务就是要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其中育新人,就是要坚持立德树人、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德”之紧迫、“德”之重任又进一步上升到国家层面。
师德不是抽象的政治概念,而是一种精神追求,一种深刻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味的体现。良好的师德师风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每位教师的共识和自觉修养。客观地讲,学校在抓师德师风建设上往往狠劲不足,跟踪落实不经常,没有形成上下同心、其利断金的抓建格局,尚未建立科学管用的考评奖惩机制。对当前师德师风存在的倾向性问题整治力度不大,施策发力不精准,缺乏韧劲和持久力,致使有些问题反复出现且无法彻底根治。
一、师德师风建设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为摸清当前师德师风现状,我们联合开展了师德师风建设专题调研,深入一线听取师生意见建议,在座谈问卷中问诊把脉,在对标找差中梳理问题,在交流探讨中寻求对策。综合分析调研情况,就目前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状况而言,其主流是好的、素养是高的、能力是强的,大体能够胜任和适应学校事业发展。但以高标准严要求来衡量,学校师德师风建设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思想认识不高。部分教师认为职称评定、专业能力和教学业绩是首要,对个人师德师风没有明显界定,就不自觉放松了个人品行修养;有的认为只要自己专业技能和教学业务强,其他与已无关,以我为中心,集体观念淡薄;还有的认为学校对犯错人员的惩罚不大,觉得只要工作不出大错,偶尔犯个小错无所谓。
2.自律形象不佳。部分教师政治意识不强,工作自由散漫,组织纪律性差;有的平时讲话做事不注意自己身份,不注重个人的师德修养,把自己混同于普遍平民百姓;还有的置国家法律法规于不顾,为所欲为,缺乏起码的职业道德素养。
3.关爱服务不优。有的教师宗旨观念不牢、服务意识不强,厌教书、烦学生,始终“静不下心来教书、潜不下心来育人”,把自己的心思、时间和精力花在教书育人之外;有的对待学校或系部交办的事情装聋作哑,对待周围同事的工作不愿配合,对待别人提出的意见建议置若罔闻;更有甚者,一味地责怪学生素质低而缺乏有效管教措施,采取反复抄写学生手册等手段变相体罚学生,对学生的困难漠然置之,不关心、不帮扶。
4.进取意识不强。有的教师在岗不敬业,在外搞“副业”,心浮气躁,小成即满,安于现状;有的贪图安逸,怕苦畏难,缺乏勤学苦练、奋发有为的精神,说得多、做得少;还有的片面强调个人利益,凡事讲得失,对涉及个人利益的创先争优活动,也是潦草应对、敷衍了事,职业倦怠现象较明显。
5.业务能力不强。有的教师平时不注意读书学习思考问题,不注重提高教学科研水平,缺乏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的理念,满足于过去已有的知识和本领,不思进取,不学无术;有的讲课照本宣科,书云亦云,不能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补充新的内容、发表新的见解、传授新的知识;还有的在讲课方式上,不注重结合学生现实状况和特点,依旧停留在“授人以鱼”的境界之中,未能“教人以渔”。
二、师德师风建设的主要措施
2018年1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强调“着力提升思想政治素质,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并就“弘扬高尚师德,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工程”提出明确要求。为此,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迫在眉睫,这不仅是当下形势发展和学校发展的需要、更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不仅仅是领导层面的事,更需要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参与,大家只有形成一盘棋,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方能有突破。因此,必须进一步创新师德师风建设的形式和手段,丰富活动载体、扩大交流平台,在讲求实效性上下功夫,真正打造一支品德优秀、作风过硬的教师队伍。
(一)强化政治担当,凝聚立德树人共识。师德师风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学校要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工作的主线,坚持构建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培养机制。通过各种措施使师德师风建设成为每位教师的自觉行动,一要把思想统一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来,把握新时期师德师风建设的时代内涵,牢固树立教书育人意识;二要把思想统一到学校重点目标上来,树立大局意识,同心同德、共谋发展;三要把思想统一到教育教学改革上来,一心一意谋教学、聚精会神搞科研,带动师德师风的良性发展。切实以“践行新时期师德师风建设内涵”等专题教育为抓手,制订明确的培养计划,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正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广大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提高政治站位,认真对标找差,敢于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做到育人先育己,深刻查摆剖析,自觉检身正己。
(二)围绕激发活力,构建科学考评机制。师德师风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围绕激发教职工工作热情和创新活力,建立科学健全、严格细致的考评制度,做到科学决策、周密计划、有效组织、适时调控,将管理的各个环节落实到位,提高管理效果。一是完善评价体系。出台师德师风实施细则,建立师德考核量化指标体系,建立以个人自评、学生测评、教师互评、组织考评为基础的综合评价体系。二是规范考核机制。突出师德师风首位效应,实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构建全校考核框架,强化职能部门考核,以“执行力”为第一要素建立考核不力问责机制,并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绩效考核、职称评聘、岗位聘任、评先评优的首要内容。三是建立监督机制。支部作为师德师风建设的主阵地,必须做到守土有责,要定期通过问卷调查、教学督导、网络舆情等多种形式,广泛了解、及时掌握本支部师德师风建设状况。对一些违反师德师风行为的苗头性问题,要果断采取措施,进行组织干预。学校层面要加强师德师风的调查研究、检查评估,随时掌握教师的思想、工作和生活状况,将师德问题同解决教师的实际困难结合起来。纪检部门可设立投诉举报信箱,开通举报电话或专用微信账号等,查处属实的将严肃追责。四是严格惩处机制。沉疴用猛药,乱世需重典。学校要在查处上狠下功夫,随时掌握教职工动态,对师德考评得分不高的教师及时进行谈话反馈,对师德评价不合格、业务素质低的教师采取离岗培训、自学进修的方式加以劝解。对明确不可触犯的师德师风禁区、对学校造成负面影响等行为的和限期整改仍不过关的,依法依规给予警告、记过、降低专业技术等级、惩罚性转岗交流、撤销专业技术职务或者行政职务、解除聘用等处理。
(三)压实主体责任,狠抓凝心聚力工程。成立以学校一把手为组长的师德师风建设领导小组,切实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部门负责人协调抓,全员参与全程抓,各司其职,协同并进,形成合力。学校作为教学实体、育人主体,是师德师风建设的主阵地,负责人要敢管敢抓,做到亲自抓、主动抓。特别在推进初期,一定会存在阵痛,更应该反复抓、抓反复,要将师德师风建设渗透到每个节点和环节,切实做到上下一心、齐抓共管,组织实施一系列“凝心聚力”工程。如实施以党员为中心的“凝心聚力”工程。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充分发挥教师党支部教育管理监督党员和宣传引导凝聚师生的战斗堡垒作用,使每位党员都能明确办学定位、发展目标,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合力。二是实施以项目(教研)为中心的“凝心聚力”工程。以“开拓创新”为第一要素实施“项目领航计划”,组建教学科研、专业建设和技能竞赛等团队,以项目为抓手,以团队为基本单位,以硬性考核指标为重点,构建“命运共同体”,树立“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团队意识,通过激励措施引导团队自觉行动。三是实施以个体为中心的“凝心聚力”工程。学校要从关心老师的日常生活入手,帮助教师排忧解难,用真情暖人心。学校要充分发扬民主,以发展为中心,积极开展“建言献策”、“职业幸福(困惑)大家谈”等活动,领导坚持接地气,教师才能有底气,用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赢人心。工会要充分发挥教代会、职代会的职能作用,建立健全教师权益保障机制。
(四)坚持典型培树,营造干事创业氛围。“数其十过,不如赞其一功”,师德师风建设更要坚持正面引导和榜样激励。要坚持宣传常态化,大力宣传师德师风建设成果和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弘扬主旋律,营造浓厚的教书育人氛围,使师德师风建设在思想上有统一、观念上有更新、行动上有体现、工作上有落实,真正展现当代教师的精神风貌,提高人民群众对教师队伍整体形象的认同感和美誉度。要将师德师风建设与教育教学业绩、学校管理结合起来,充分挖掘身边先进人物事迹,树立优秀典型,打造新时期教师的高标准,让每一位优秀教师都成为师德模范、教育能手、业务尖子,充分感受职业荣誉感。以“观看事迹影片、聆听专题讲座、详读师德书籍、开展定期家访”等活动为载体,定期开展“师德师风标兵”、“优秀班主任”、“先进工作者”、“技师工匠”、“敬业团队”等评先争优和事迹宣讲活动,表彰先进典型和部门,以点带面,激发干事创业热情。
师德师风建设是一项动态系统工程,不是空泛和抽象的,而是通过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表现出来,贯穿于教师教育教学全过程。师德师风既是学校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又决定着学校的学风、校风和精神风貌。因此,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既是势在必行,又是人心所向,师德师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我们只有坚持不懈努力,真正使全体教师的观念得以更新,思想得以升华,面貌得以改进;真正做到明师道,铸师德,扬师风;真正承担起提高教育质量、培养优秀人才的重任。
参考文献
[1]陈帆.当涂一中师德师风建设调研报告[DB].http://blog.sina.com.cn/s/blog_40b4aad80100yphm.html
[2]郝坤.浅谈中职师德师风的重要性[DB].https://wenku.baidu.com/view/a8b9c621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cf.html
[3]楚国良.强师德 铸师魂 提师能[DB].https://wenku.baidu.com/view/10a18fb1ca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b1.html
[4]张月东.新时期如何加强师德师风建设[DB].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1238150968462039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