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考背景下中职学校“电工基础”教学的优化路径
(晋江华侨职业中专学校 福建晋江 362200)
[摘 要] 在《福建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印发实施后和2019年发布了闽教考[2019]10号文件中职学业水平考试大纲广,引起了全省各地中职院校的重视。学业水平测试成当前衡量各中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把学业水平考试(以下简称“学考”)推向相当于高考的地位。本文以此为背景,结合目前的电工基础教学发展现状,探讨了在中职考环境下的电工基础课堂教学和学生评价的教学创新,为电工基础课程三教改革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关 键 词]学业水平考试;中职电工;教学思考
从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实施,再到今年在北京举行的2021年全国职教大会,习近平总书记谈到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引起了全国各地职教届广泛的反响。当前我国职业教育面临着快速发展和质量提升的重要时期,如何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关键的一环。职业教育改革关键核心是人才培养质量,而人才培养的关键是教学。
福建省从2016年7月发布实施中职学考,从2017级起入学的学生均须参加统一的学考,目前,我校学生的升学意愿达到90%以上,因此学考引起了老师、学生、学校、家长、社会广泛的关注。电工基础是中职学校电工电子专业、汽修电子专业、新能源汽车专业中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目前中职学考的考核课程。因此,笔者试以我校为例,探讨学考背景下中职学校“电工基础”教学的创新路径。
一、中职学校“电工基础”教学现状分析
(一)中职生的学习兴趣较低
职校学生的主流是较好的,他们年轻而聪明活力,思想活跃,能吃苦耐劳。但是职校生组成和普高大不同,普高重在于知识的传授,学生有着同等的学习能力,同样的学习目标,毕业后考大学;而职校生有的毕业后会继续深造,有的直接到社会上就业。中职生尤其是在上电工基础理论课的时,实在令不少老师感到头疼,学生爱玩手机、趴睡、走神等各种情况普遍存在,学生各种学习习惯、思维修养都有一定不足,由此使得课堂的教学效率不佳。
(二)电工基础特点和学考考核要求
一直以来,我们传统的应试教育教学重点往往都会集中在教材以及课堂教学上,学生对于脱离教材的知识显得非常无措,而且不能将知识灵活应用。中职学校大部分学生初中阶段的物理、数学成绩都是不及格,也是造成他们初中放弃学习一个重要原因。电工基础本身就是内容抽象、实践强的学科,因此对学生在逻辑思维、空间想象力的要求较高,恰恰这也正是他们所缺乏的能力。
汽车维修专业是我校的重点专业,其中新能源汽车专业学考的内容包括专业基础、专业技能两部分,分值分别是250分和200分(外加文化基础分300,300+250+200=总分750),专业课占很大的比重。专业基础课《电工基础》是理论考核,要求学生根据学考大纲要求对知识内容做到了解、理解、掌握,包括直流电路、电容电感、单项交流电、三项交流电、安全用电;专业技能考察包括常用电工工具仪表仪器的使用、电路安装与检测、安全文明生产操作规范主要体现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工作习惯。
(三)教师的教学方式教育观念滞后
目前为止福建中职学考执行两次,考试的方案也越来越规范有序,对大多数老师来说并没有什么经验而言。但是多年来中职学校教学以“就业为导向”现在转变为以“升学为导向”,首先,很多老师的观念上还没有进行转变,仍然按原来的教学要求进行授课,导致教学质量效率都未能有效调动;其次,学生方面对这个的转向也突然,随着17级、18级学生越来越多人考上泉州师院、福建工程学院、厦门理工等本科之后才恍然大悟,原理职校也可以考本科,学习态度开始转变,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再次,学生家长对这些最新职业教育教学升学政策从浑然不知、无知无畏到开始慢慢也看到自己孩子的希望,也越来越重视越来越有信心。
二、学考背景下中职学校“电工基础”教学的优化路径
(一)紧扣考试大纲,强化电工基础积累和应用
学考采用“理论+技能”的方式,让学生明白除了理论考试以往,还有200分的技能考试,提高技能训练的重要性。对于电工基础教学,很多学校都根据自己的学校教学特点规律开发适应自己的校本教材。2018年我做的福建省中青年教师课题研究,在校领导支持帮助下,我们课题组成员和一线的企业技师,共同编写《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校本教材,并进行项目式的教学推广。目前教学实验显示我校的项目教学法应用到日常电工基础实际教学中起到很好的实际效果。项目教学法很好的结合了学生知识认知程度以及学习特点,很好的调动学生积极性,缩短了知识与技能的距离,也进一步强化了学生专业能力。
(二)利用技能大赛促进三教改革
今年来各级政府教育部门都很重视职业技能大赛,在学校老师共同努力下,我校在每届的福建省市汽车机电维修技能比赛和新能源汽车技能比赛中都取得较好的成绩。我校通过学校的校园文化艺术节选拔学生参加市级省级竞赛,对参赛的同学一种鼓励,同时也给未参加比赛的同学树立了榜样,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
职业技能大赛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当前社会和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更加明确中职学校的教学目标,实时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体现了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同时,技能大赛对相当于一部分老师来说也是一个再学习再提高的过程。经历了技能大赛教师的技能水平也会有一定的提高,掌握专业的知识更系统全面,再者技能大赛涉及多门课程,因此也会提升各任课老师间的协作水平。所以中职学校可以利用职业技能竞赛项目基金,加快电工方面的专业建设,建立完善的电工实训基地实训设备。同时技能大赛一般都是以项目的形式出现的,这种以项目形式的任务与学生今后工作的任务往往密切相关,所以促进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我校开发的《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校本教程进行项目教学如雪佛兰科鲁兹汽车车灯实际控制电路、汽车闪光控制继电器等。将技能大赛的知识点融入到日常课堂教学当中,通过技能赛事选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充分利用职业技能竞赛对电工教学促进作用,努力达到技能大赛目的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建。
(三)利用信息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电工基础这门课程比较抽象,所以我们必须借助当今新的教学技术手段,利用信息化教学比如虚拟仿真技术、微课教学等,能将原本枯燥乏味、深奥抽象的知识概念,得到很好呈现。信息技术教学它将丰富的教学资源带进课堂,把知识内容更加形象生动展示在面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还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其内在含义。将相关的学习资料上传超星学习平台,组建学习群组,进行手机端预习复习,使学习不再局限于课内,为学业水平考试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及保障。因此仿真技术可以减轻教学负担和工作量,比如利用Multisim软件能将各种实验器件以真实的效果展现在学生眼前,判断三极管ebc脚、万用表测量电阻都可以用相应的软件来完成。所以信息技术教学可以提高教学的时效性、安全性,让教师教起来方便,学生学起来也轻松。
(四)改变评价方式
学业水平测试的目的是对相关课程教学要求进行规范,对教学标准进行统一,以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所以我们按照福建省中职学业水平考试《电工基础》考试大纲和电工类职业技能测试考试大纲的目标与要求,确定多元的评价主体,改变以往唯一的结果性成绩评价方式,按照学业水平测试所制订的等级划分制度,来对学生学习的成绩进行等同划分,并依照学习评价所表现的结果进行综合评价。
三、将思政教育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相结合
其实,日常的电工基础教学也蕴含丰富的思政教育,如2021年全国职教活动周主题“技能:让生活更美好”、《大国工匠》、《大国重器》等栏目都赋予新时期职业教育的使命。因此,我校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学实践活动,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实现立德树人。为社会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是中职教学的最终目的,将思政教育融入教学实践中,从而为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我想这才是真正让学生终生受益的,也才是真正培养创新型人才,从而实现中国智造,真正实现新时期国家民族伟大复兴。
四、结语
当下,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方案开启了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征程,提出了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路线。在目前实施学考的背景下,笔者认为教师要根据《电工基础》考试大纲要求调整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电工基础积极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尽力提高学生的学考成绩。新时期的职业教育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中职开始回归高中阶段教育。中职不再是教育的终点,而是职业教育的起点。
参考文献:
[1]刘志伟.中职《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尝试与反思[J].当代职业教育,2013(8).
[2]陈旭辉.江苏中职校学业水平测试实践解析与思考[J].江苏教育,2018(36).
[3]解伟增.优化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堂教学,提升教学效果[J].职业教育(中旬刊),2016(7):66-67.
[4]王国军.中职“电工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职教通讯,2014(36):62-63.
[5]潘春福.中职电子电工专业的创新路径探讨[J].现代职业教育,2016(35):41.
作者简介:黄文生 (1985- )男 汉,福建泉州,讲师,本科,研究方向:电工电子基础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