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教育教学 >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中职电工实训教学设计研究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中职电工实训教学设计研究

日期: 2021/11/15 浏览: 5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蒋依文

(江苏省吴中中等专业学校江苏苏州 215000)
  
   摘要:随着社会电工人才缺口的扩大,中职院校围绕电工实训课程教学精细化设计,以此丰富专业学生电工理论知识储备,使专业学生在实训教学中提高技能,从而弥补社会电工人才缺口。为确保社会电工企业用人供需保持平衡,中职院校应根据企业工作实际、工作过程来设计实训教学,这既能帮助学生扎实巩固电工知识、锻炼职业技能,又能满足电工企业用人需求,推动我国电工行业稳健发展。
   关键词:工作过程导向;中职;电工实训;教学设计
  
   引言:近年来,中职院校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开设机电类专业,基于工作过程导向合理设计电工实训教学模式,实现中职院校培养的电工技术领域人才与社会用人需求顺利对接。为进一步深化中职电工实训教学改革,立足教学实际以及电工生产实际,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深入探究电工实训教学设计要点具有必要性和迫切性。 1.工作过程导向的概念
   工作过程导向指的是,工作过程系统化。具体来说,为达到工作目标,以管理学思想为引导、行为逻辑结构知识为支撑的管理学思想[1]。从企业角度来看,工作过程即工作人员为获得工作成果,基于特定工作程序而执行工作任务。从职教教学角度来看,教师以企业工作过程为导向,引导学生学习知识、锻炼工作技能,确保理论知识在实践中有效运用,最终为企业发展输送优秀人才。中职电工实训教学中,教师通过践行订单培养模式、工学结合模式、校企合作模式来向社会输送专业人才。在此期间,教师以工作过程为中心,将理论内容与实训锻炼有机整合,确保专业学生具有就业能力和任职能力。
   2.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中职电工实训教学设计要点
   2.1教学理念设计
   工作过程导向下,中职电工实训教学理念应适当创新,即纯理论教学理念向实践教学理念转变。基于工作过程导向强化中职电工实训教学理念,据此细化教学目标,即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教学目标,有方向、有计划地锻炼学生电工实际操作能力,使其在工作岗位中运用理论知识完成工作任务[2]。实际教学中,电工实训教学设计围绕工作实践而调整,以此提高教学设计有效性、充实电工实训教学内容,进而正向指导实训教学行为,并逐步深化职教改革。
   2.2教学思路设计
   教学思路调整是工作过程导向视域下中职电工实训教学活动开展的基本要求,具体来说,专业教师围绕工作过程设计电工实训课程教学内容,应先调查、了解企业工作情景及内容,掌握企业岗位设置情况,以及各类岗位用人需求。接下来,开发电工实训课程,针对性制定实训方案、整合教学任务和实训任务,为学生职业行动做准备。最后构建学习领域、创设学习情境,为工作过程、教学项目整合提供条件,使教学、学习、实践融为一体,满足学生专业知识学习、操作技能锻炼、职业素养提升等多元化需求。
   2.3课程内容设计
   课程内容的学习主体主要是中职生,学生所学的教材知识在工作实践中体现。现今,机电企业发展以自动化、智能化为方向,工作内容包括安全用电、电气设备检修与维护、电气控制线路等。对此,中职电工专业课教师与企业人员交流,协同制定实训课程。以安全用电的课程学习为例,对应的学习情境细分三种,分别是触电急救法、触电事故案例分析、漏电保护。实训课教师将理论知识与操作实践在教学情境中体现,这既能帮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又能让学生意识到专业知识学习的意义,最为关键的是,学生的学以致用能力潜移默化增强。即便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用电安全故障,仍能运用所学知识、已有操作经验来解决问题,将用电风险及时排除。
   2.4教学方法设计
   工作情景与工作任务相对应,教师设计电工实训教学方法时,借助任务驱动法进行任务细分,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奠定基础。与此同时,教师负责新知传递、旧知巩固、实践经验丰富、技能锻炼,待各项任务完成后,专业学生的电工技术水平循序式提高。一般来说,电工实训教学设计阶段,遵循课前准备、情境创设、任务细分、任务实施、组间沟通与交流、任务评价等步骤,当学生完成整体任务,则学生能够对工作过程有大致了解,并且知识架构完整化,这有利于学生成功就业,并顺利跻身于技能型人才行列。其中,情境创设时,教师尽可能的贴近学生生活,这既能拉近电工课程与企业生产间的距离,又能为任务设置与分析提供契机,直到学生全身心投入到任务实施活动,丰富学生的工作体验,使其探索理论与实践共融的乐趣。任务交流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以平等视角分享电工实训心得,学生之间互相借鉴学习经验,通过取长补短来提高学习能力、掌握电工技术实践技巧。任务评价环节,教师采用多元化评价机制,将课堂表现、实训操作、团队协作等内容纳入评价范围,同时,联用自我评价、互相评价、总评的评价方法,以便学生根据可靠的评价结果自我完善、自我提升[3]。
   2.6实训设计
   工作过程导向下电工实训教学设计效果能否达到预期,这与教学保障工作有一定联系。具体来说,组建专业化教师团队,并构建实训基地,以便为学生在电工实训中提供正向指导,为课程教学、实训锻炼的衔接搭建桥梁,真正为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使电工技术行业在人才支持下稳健发展。实训基地构建时,要求校企双方良性合作,在实训课程设计、实训基地选址、实训器材采购与管理等方面协商一致,满足学生一体化实践需求。学生参与实训活动时,既要遵循实训基地的管理要求,又要切身体验工作过程,顺利完成工作任务,使专业技能稳步提高。
   结论:综上所述,中职电工实训课程改革工作刻不容缓,专业课教师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设计实训教学内容,即根据工作任务充实学习内容、明确教学方向。随着工作任务的完成,学生能够内化电工实训课程知识,并且实训技能得到有效锻炼。这既能提高电工实训课程教学质量,又能为电工行业发展培养专业化人才,使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中职教育工作稳步落实。
  
   参考文献:
   [1]李冲.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电工实训课程设计与教学实施[J].科技创新导报,2020,17(30):224-226.
   [2]袁梦霞,王玉姣.基于工作过程“虚实”结合的实训教学设计[J].职业技术,2018,17(6):67-69.
   [3]臧殿红.基于工作过程的“电工技能与实训”一体化课程设计[J].中国电力教育,2014(30):43-4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