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地区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现状分析与研究
(通化师范学院,吉林 通化 134000)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逐渐形成“互联网+教育”模式。本文分析了长白山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长白山地区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现状分析。
关键词:基础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
1.研究背景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为我国教育信息化时代未来发展确立了明确的“三全两高一大”目标:到2022年基本实现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普遍提高,建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1]。近年来,随着当代国家教育战略布局层面上数字教育教学信息化的不断深入提升,提高数字教育资源研究开发与综合应用的技术质量,形成高质量的各类数字基础教育资源的信息共建化与共享利用环境,基本努力建成一个人人学校可同时享有高质高量的数字教育资源的现代信息化教育学习生活环境,为义务教育均衡科学发展建设做出重要贡献,让每一所普通学校都能享有优质高量数字基础教育资源,提高义务教育课程教学质量,已发展成为当代国家推进教育科学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2]。
随着吉林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在基础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有力地刺激了长白山地区基础教育专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也使其取得了一系列的丰硕成果,但由于目前受我国地域、经济等诸多因素双重影响,长白山地区的我国基础学科教育专业信息化学校整体发展水平仍然不高,在很多方面与部分发达国家地区学校相比较时其差距依然很大[3]。
2.研究意义
国家教育现代化的技术基础和发展先导条件是以推进教育事业信息化为主要手段的现代教育事业现代化,其技术优势和发展重要性体现在以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作为领航,促进中国现代教育事业全面发展[4]。应用信息化技术在课堂中可以实现基础教育公平、提升全体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提供良好甚至更优质的学习及教学环境等。在农村政治经济的健康发展过程中教育一直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加快我国农村教育健康发展就需要先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建设,专心研究好其在新经济时代教育变化发展中必然面对的突出问题,用较好的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程度更新农村基础教育信息技术教学的方式,以良好的农村基础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程度[5]。
3.长白山地区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现状分析
信息化的教育方式是补偿传统教育不足的极其重要的手段。教师和教育部门利用教育现代化技术创造更加完善的教学课堂,在教学质量提高以及学生学科素养的完善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6]。推进中小学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意义如下:
第一,有利于提高各个学段教育的教学效率。中小学生的整体身心功能发育还未成熟,在语言表达和知识理解方面较为缺乏,而基础教育的部分知识内容对于中小学生而言晦涩抽象,教师无法用口头讲解的方式将这些问题向学生们表达清楚,从而造成学生学习出现困惑,学科知识无法有效吸收,学科能力无法有效提高[7]。教育信息化要求教师擅长应用课件和多媒体开展教学活动。通过对部分重难点的分析,教师将其制作成教学课件,化繁为简,不仅符合中小学生的理解水平,还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在信息化技术的课堂中潜移默化完成教学工作。
第二,先进的信息化推动了各个学科课程的改革创新。过去的学科教学主要以口头讲解,给中小学生留下单一的印象,导致学生上课开小差,不能集中注意力,学习兴趣极度低下,更不愿配合教师进行教学[8]。教师可以在课堂中适当应用多媒体技术,借助多媒体的声图文优势来营造新颖的教学环境,提升他们的学习动力。同时,各种教育软件形式也成为学生课外学习的知识补充,为中小学生提供多彩的学科知识,博得学生的喜欢。
第三,信息化的技术教育巩固和完善了学生核心的素养。新课程教学改革中明确要求各科教师在基础的文化知识体育教学上,融入以本科学生为中心本的文化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提高拓展本科学生的文化综合能力素质培养能力,使其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9]。
教师和学生的科学技术信息素养是实现长白山农村基础教育科学技术信息化极其重要的保障,培养信息时代背景下优秀人才的内在要求是提高信息化素养。当前,教师信息水平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主要从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结构框架、评价指标体系、提升策略等方面提出方法和意见。
参考文献:
[1]崔昌宏.深化应用深度融合——关于基础教育信息化提质升级的思考[J].四川教育,2020(23):6-9.
[2]董菡,Chen Hongyan.基础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科技创业月刊,2020,33(09):114-117.
[3]赵国宏,华娇.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途径——基于对吉林省延边地区的调查[J].民族教育研究,2020,31(04):114-122.
[4]杜启明,江芳.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以安徽省为例[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8,032(003):40-42.
[5]石玉昌.西部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70年:经验总结与路径新探[J].民族教育研究,2019,30(04):131-138.
[6]董友生.论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观察,2019, 8(08):75-76.
[7]李维龙,李洁.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信息化质量提升策略研究[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20(03):137-139.
[8]徐文.基于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J].才智,2020(13):155
[9]司孟韩.新时代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J].法制与社会,2019(27):158-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