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美国加州基础教育启示及借鉴

美国加州基础教育启示及借鉴

日期: 2008-12-27 4:34:48 浏览: 12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韩园林

摘要:美国基础教育对我国的基础教育有八大启示:(一)把“爱”作为核心教育理念;(二)学校和班级文化落在实处;(三)道德修养与爱国主义的渗透;(四)鼓励学生自信、自主、个性、创新;(五)注重课堂教学智慧与策略;(六)课堂教学通过小组合作,重平等、重过程、重体验;(七)教育资源极其丰富;(八)学校、家庭、社区完美结合。当然美国基础教育也有不够完善的地方甚至弊端,东西方教育经验应相互借鉴。

关键词:美国基础教育;启示与借鉴

Abstract: We can get eight enlightenments from the basic education of America for our own basic education: 1.Taking “love” as the core of education; 2.Constructing the school culture and classroom culture; 3.Infiltrating moral quality and patriotism; 4.Encouraging students to be self??confident, autonomous, individual and innovative; 5. Stressing classroom teaching tact and strategy; 6. Taking group collaboration as main means of classroom teaching, respecting equality, process and experience; 7.Having abundance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 8.The perfect integration of school, family and community. Therefore, there exist some imperfect aspects in American basic education, the western and eastern educational experiences could be shared with each other.

Key words: American basic education; enlightenment and reference

古语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早在春秋时期就有孔子周游列国之美谈。作为新世纪的教育工作者,更应该有广阔的视野和丰富的阅历。笔者有幸成为深圳市教育系统赴美培训班第九期的成员之一,并作为班长带队前往美国进行为期近三个月的学习考察,通过体验与比较,对中美基础教育有一些感悟,虽然是管中窥豹,但也希望与大家一起分享。

学海网

一、美国基础教育八大启示

(一)把爱作为核心教育理念

在美国,这种“爱”,来自于从小到大、刻入骨髓的宗教文化的熏陶,即博爱;来自于美利坚民族形成过程中,吸纳的法国启蒙思想:博爱、民主、平等。这种爱,是深刻、广泛、细腻、自然而然的;这种爱,是无私的、不求回报的、令人难以忘怀的;这种爱,成为师生关系中最温暖人心的部分,是对学生人格、个性、发展给予高度的重视和充分的尊重,使美国的基础教育成为名副其实的“爱的教育”。

(二)学校和班级文化落在实处

美国学校的硬件建设充分体现杜威的实用主义,我们所到的加州的中小学都是“五无”学校:无校门、无保安、无围墙、无标志性建筑、无题字。但当我们一走进校园,走进班级,马上就被现代的、浓郁的文化氛围所感染。教师的办公室就在教室的角落。办公桌虽有些零乱,但非常具有个性与特色,上面摆放着家人的照片或喜爱的东西。教室内墙上挂的是学生的各种作品、班规班训、名言警句。教室里一般会有三五台电脑以供师生随时上网查找资料。在这里几乎没有什么形式主义的东西,最主要的特色是“实”。

(三)道德修养与爱国主义的渗透

美国的道德修养教育,体现在学校的各个方面、各个细微的地方。每间教室或重要的地方,都悬挂美国国旗,学生每天面对国旗宣誓,国家意识处处得到体现。道德的培养,在很大程度是依赖宗教的力量。在学校和班级,道德修养和行为规范非常具体。在美国的公民教育中,公正(fairness)、责任(responsibility)、尊敬(respect)、合作(cooperation)、自律(self??discipline)、信念(belief)、友好(friendship)等观念,是非常重要的个人品质,是学校、社会、家庭对孩子的一致要求。美国学校不仅要求教师以专业工作者的形象出现,而且要求教师以道德榜样的形象出现。为了充分发挥教师的道德教育作用,树立教师的道德形象,美国学校重视对教师进行道德教育的训练,以增加教师的必要知识并提高技能,更好地履行道德教育的职责,发挥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

(四)鼓励学生自信、自主、个性、创新

在课堂上,我们听到美国教师用得最多的词语是:“very good”“good job”“excellent”“wonderful”等等。教师经常在每个细节和环节上鼓励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课程设置上,学校设立学生自主选择课程体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与爱好选择必修课以外的课程。学校针对学有余力或是有学习困难等不同程度的学生,开设了相应的课程,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教学。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欢迎学生有不同的判断与见解,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提问,明确提出培养“善于提问题”的学生,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支持学生进行小发明、小创造等,为学生提供创新的时间和空间,锻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适应未来社会的能力。

(五)注重课堂教学智慧与策略

在深入美国中小学课堂中,笔者体验和感悟最深的是美国的教师非常注重教学智慧与策略。我们参观了两位美国教师的课堂,他们在教学中运用了很多精心设计的课堂活动和教学游戏,令人耳目一新。我们感受了几十种不同方式、不同类型的课堂活动和教学游戏。这些游戏或活动,有的是为了调动学习兴趣,有的是为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有的是为了培养某种品格,有的是为了练习某种技能,有的是为了掌握和巩固某些知识。这些活动或游戏不仅使学生掌握了知识,提高了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活动中成长,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快乐。

Marion老师在上课过程中介绍了一个叫soft ball 的游戏,并让我们全体学员参与。他先让学生全坐在课桌上,相互传一个软球,你想给谁都行,接不住的或在游戏过程中发出声音的坐回原位,最终获胜的那些学生奖励一块口香糖。最后,教师拿着垃圾篓,让获胜学生把嚼剩的口香糖用纸包好丢进去。Marion 随后解释这个游戏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活跃气氛,而且要让学生在无形中学会不要乱丢垃圾,养成保护环境的好习惯。同时,还让学生知道,在遵守游戏规则的前提下,可享受充分的自由。这种方式还体现在社会实践中,当我们参观加州海洋馆时,指导老师先让学员站成一个圆圈,然后把太阳、草以及各种海洋生物图片分发给学员,每个人角色扮演,最后拿出一根绳子,要求大家根据自然界中谁吃谁、谁被谁吃的关系相互联系起来,非常轻松地讲清楚了食物链和食物网的知识。

 

学海网

(六)课堂教学通过小组合作,重平等、重过程、重体验

美国中学生没有固定的班级概念,大家各自按照自己所选修的课程去上课。下课后,学生在各个教室之间匆忙奔走,根本没有时间在教室或楼道里追逐打闹。下课时,教师站在门内让学生先走。楼道里,教师侧身给学生让路。不过,学生不会对此熟视无睹,一般都会轻声致谢,也会主动为过往的教师开门。即使是生源不太好的学校里,学生依然是那样彬彬有礼。对学生的尊重,表现在课堂上,教师常常“蹲”下来与学生平等交流,很让我们惊讶和感动。对学生的尊重,也表现在对学生成就和能力的肯定上,许多学校的楼道里,可以被利用的地方都展示着学生的作品或记载着学生的荣誉。

我们有幸走进11所中小学的课堂,和美国的学生一起听课。教师常常采用动态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如按座位号单双数分组、按生日分组、按颜色分组等,让学生随机组成不同的学习小组。比起我们的课堂教学,美国中小学课堂教学的密度小得多,但是课堂活动往往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教师更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感受和内心体验。例如讲某个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教师便会想方设法营造类似的情境,以便让学生去想象和体会在特定环境下自己的反应,进而理解历史事件发生时的情形。另外,所有的课堂活动都尽可能让学生参与其中,动手又动脑,重过程、重体验、重感悟。

(七)教育资源极其丰富

美国优越的社会环境、丰富的社会教育资源让人叹为观止。各种类别的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美术馆、水族馆、纪念碑(堂)、主题公园等,随时对中小学生开放。每个馆、所、中心都必须满足各州制定的教育标准(根据美国宪法,美国的教育最高决策权在州)。而且,每个馆、所、中心都在互联网上建立自己的网站或主页,为欲到此的参观者提供尽可能详细的信息;都有大量的教育和宣传资料免费提供给参观者;都有专职教师给学生现场上课或讲解。每天都有学生坐着黄色的专用校车到这些教育场所学习或参观。

(八)学校、家庭、社区的完美结合

在每学期开学时,学校邀请每个学生家长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和家庭情况,志愿参加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有的学校还规定每个学生家长义务工作20小时。在美国,家长都非常踊跃,几乎每天都有家长和社会志愿者走进课堂为教师的教育教学提供一定的帮助或协助教师组织好学生的各项活动。

教师定期把学生的各科学业情况用四个等级──低限标准(limited progress)、期望标准(expected progress)、达到标准(meeting standard)、超过标准(exceeding standard)的评价方式使家长了解学生成长和学业情况,以利于他们及时与学校沟通,这点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学校所在社区的资源,全部免费向学校、教师、学生开放,并全方位配合学校开展各种教育活动。

当然美国基础教育也有不够完善的地方,例如,学生的基础知识不够扎实;教师课堂组织的活动有效性不足;教师之间的教研探讨不够;教师工作繁重,但其经济收入就美国的标准来说不够高,等等。

二、吸纳中美教育精髓、取长补短

考察归来,笔者理性分析了中美两国基础教育的现状,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一)东方教育思想(新儒学思想)的精髓与西方教育思想精华相结合

未来教育思想和教育哲学的走势,必定是东西方教育精髓的相互包容和吸纳。如从孔子、韩愈到陶行知,几千年所提炼的“仁爱”“忠、孝、礼、义、信”“学、问、思、辨、行”与西方教育哲学的本质主义(essentialism)、永恒主义(perennialism)、进步主义(progressivism)、社会重建主义(social reconstructionism)、存在主义(existentialism)以及多元智力理论等,应相互借鉴与吸纳。

(二)提升国民素养,培养高素养的现代中国人

随着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高速推进,中国与西方的差距更多地体现在人的素养上。在美国,无论是著名大学还是普通中小学,都注重人的素养的培养。如美国哈佛大学的育人目标是“要培养有教养的人”;加州尔湾北坞高中(Northwood High School)的育人目标是“(我们)一贯的承诺──培养有同情心的、有教养的、能为世界作出积极贡献的学生”。要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就必须培养高素养的现代中国人。“高素养”的内涵,包括基本素养、核心素养、高层素养等方面。基本素养包括:文明素养、身心健康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信息素养、环境素养、审美素养、人际交往素养;核心素养包括:道德素养、科学素养、人文素养;高层素养是指创新素养。培养高素养的现代中国人,要从小、从实、从细抓起,长期坚持,必将实现中华民族的腾飞。

(三)改革课程、课堂以及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美国自二战后始终把课程改革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历次教育改革都以中小学课程作为突破口,强化教育的社会功能,认为学生学会了什么或没学会什么,决定着社会的兴衰。人们把课程看作是许多社会问题包括政治问题、经济问题的原因或补救方法。美国及现代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几乎都是以此为导向。我们要借鉴美国的课程体系,重视课程在整个教育系统中的作用,既要把课程改革置于教育改革的核心位置去认识,更要把它置于国际竞争的背景下去理解,因为课程是学校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课程如何设置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只有具备这种观念,才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在美国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者通常要考虑三个问题:这节课的目标具有价值和挑战性吗?教师是以尊重和真诚的态度对待学生吗?学生对这节课的目标掌握到什么程度?这些都对我们有很大的启发。

在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方面,美国是在向我们学习的。以美国加州为例,他们每年五月全州统考,八月出成绩,学校也以此成绩的优劣来排名次。学生成绩也可以作为申请大学时的依据之一。同时教育主管部门以此把学校按1—10的等级排队(称之为学业表现指标:Academic Performance Index──API)。学生成绩则分五类:高级(advanced)、精通(proficient)、基础(basic)、基础之下(below basic)和远远低于基础(far below basic)。而国家(联邦政府)考查一所学校,

则根据其达到精通水平的学生数的比率来给学校排队。

(四)重建新世纪的学校文化

学校是关注生命培养、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全面发展的精神家园。学校文化是一种以人为本、提升生命价值的文化;是一种追求理想、与时俱进的文化;是一种求真务实、不断反思、不断创新的文化;是一种“网络文化”;是一种团队学习、优质服务的文化。管理哲学和学校精神是学校文化的灵魂。学校文化包括学校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学校制度文化、学校行为文化等方面。学校文化在培养人、熏陶人的内涵方面,有独特的作用。如何重建新世纪的学校文化,是中美两国的基础教育面临的共同课题。

学海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