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教育教学 > “全纳课堂”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和应用

“全纳课堂”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和应用

日期: 2018/8/26 浏览: 2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泰州市海陵学校 沈梅

摘要:近年,“全纳课堂”作为一种新型教育理念正逐渐被应用到初中化学教学中,其强调学生的集体参与及教育公平。相较于传统教育方式,该理念更具适用性。初中化学教师要结合具体课程背景予以应用,提高初中生的课堂参与度。
   关键词:全纳课堂 初中化学 实践
   前言
   作为基础学科,初中化学相对比较浅显,但多课堂实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要尝试借助“全纳课堂”帮助学生掌握文本知识及实验操作技巧和方法等。同时,化学教师也要注重课堂创新,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通过相互合作,提升他们的学科探究能力及整体课堂质量。
   1初中化学教学现状
   学科性质决定了初中化学应以探究性学习为主,而非死记硬背。化学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应用能力及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等。但受传统教学思维限制,初中化学教学仍存在如下问题:
   首先,应试教育背景下,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自身都过度关注化学成绩和学科知识的更新,而不是化学知识的应用及实验操作。实验操作过程中,教师往往对学生进行择优选取,存在明显的不平等,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普遍偏低,很少主动参与化学实验操作,教学效果不佳。
   其次,初中生在化学学习中过于被动,课本知识讲解和实验操作过程中,往往以教师的讲解为主,没有给学生主动学习和操作的机会,教学方法单一,实验操作缺乏技巧性和创新性等,得出的实验结果都是既定的,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也不利于激发其探究和学习热情,初中生甚至对该学科存在排斥心理[1]。
   第三,化学教师不注重自身专业知识的更新,仍然沿用传统的知识框架和实验手法,难以满足初中生的学科诉求。教师仅为学生示范实验操作方法,没有带领他们对化学实验进行深入剖析,实验的价值无法体现,日常考试也多采用笔试的方式,难以培养初中生的学科兴趣,他们无法将该学科学深学透。
   2“全纳课堂”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和应用
   2.1注重教育公平,兼顾应用能力培养
   “全纳课堂”强调的是以生为本和人人平等的教育理念,其要求教师要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关注个体学生的诉求,而非将关注点聚焦在优等生。化学教师既要注重班级整体教学进度,也要确保个体学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的差异和需求,针对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较弱的学生,要为其选择合适的实验内容,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化学实验中,通过实验操作对书本知识进行消化。
   初中化学知识比较简单,教师要结合课程背景,选择与初中生实际生活关联较大的事物或内容,作为实验素材,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拉近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距离,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以自制叶脉书签为例,提前准备树叶、刷子、锅等实验工具,指导学生用10%的氢氧化钠溶液煮叶片,漂洗干净叶片上残留的碱液,用小试管刷将叶片上残留的叶肉刷干净,只留叶脉,再用双氧水浸泡、晾干,在半湿状态下涂上染料,叶柄上系一根彩色丝绸带,完成叶脉书签制作。诸如此类的生活小实验非常具有趣味性,而且丰富了初中化学内容,既兼顾了每一个学生,也有助于学科兴趣培养。
   2.2贯穿人权观理念,激发学生的实验热情
   很长一段时间,中学教育都将优等生和后进生区别对待。“全纳课堂”并不认同该种教育理念,其赋予了初中生平等的受教育权利。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都应该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哪怕学生水平有限,也要给予其充足的学习和实验机会。化学课堂上,教师要及时与每一个学生沟通,了解其兴趣所在,为学生们设计趣味性比较强的实验课题,营造“全纳”学习及实验氛围,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参与化学实验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
   2.3秉承实践教学观理念,拓展学生思维
   “全纳教育”与传统化学教育的不同之处在于课堂设置较为灵活,在课程内容和课堂方式的选择上,教师要兼顾每一个学生的兴趣、具体诉求和学习能力等,而非让学生适应既定的课堂框架。化学教师要注重课堂形式的多样化和教学内容的丰富性,针对不同的内容和课题,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在该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免其被囿于固定的知识框架,难以实现学科发展和创新[2]。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学中要充分发挥网络多媒体的作用,给予学生更多的实验操作机会,在实践中不断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初中化学虽属于基础学科范畴,但一些实验操作不当,很容易引起爆炸,一些化学试剂甚至会腐蚀皮肤等。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将学生作为实验过程中的主体,引导他们通过逐步操作,掌握相关实验技巧,并辅之以多媒体,让学生了解实验操作错误所带来的后果,或者通过引导学生观看实验失败的爆炸视频,加深初中生的印象,将其作为反面教材应用到化学教学中,增强学科学习深度。
   结语
   综上所述,“全纳课堂”作为新型概念被应用到初中化学教学中,其价值和作用不可估量。化学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关注个体诉求,注重教育公平,使课堂教学内容和形式更加多样化,为初中生营造良好的化学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王海静.全纳教育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6,(21):89-90.
   [2]沈梅.“全纳教育”理念下分组式合作学习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与信息化,2016,(1):23-2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