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移动学习+小组合作”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践
摘要:技工学校“低头族”学生人数日渐增多,给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若能将手机、Ipad等移动设备应用到日常学习中,不仅纠正了学生的不良行为,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小组合作学习能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还可以提升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翻转课堂能够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因材施教,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中心。本文以《油炸排骨加工》为载体,开展以“手机为学习平台、小组合作为学习方式”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践教学,并对实践进行总结反思和提出自己的建议及意见,以期对教学创新与改革提供一些实践经验和参考。
关键词:移动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 翻转课堂 教学模式 教学改革 实践
本校是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项目《基于移动学习方式的新型职业培训模式研究》课题组的试点单位,项目负责人为华南师范大学汪晓东副教授(教育学博士)。本论文是在该课题组的思想指导下,全校公开课的基础上整理而成。以本校为例,学生手机拥有率为100%;学生课后由于用手机玩游戏、微信、看视频等现象较严重,导致课堂上经常可以碰到无精打采、甚至趴台睡觉的学生。本校探索新的班级课堂组织形式,全系所有班级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已经近四年,总体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提升,自信心和综合能力得到提高。目前,本校还没有全面推行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正因为此,本校以试点单位为契机,依托课题组和汪晓东博士的指导,以《油炸排骨加工》学习任务为载体,尝试利用手机和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以期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手机,又能创新教学模式以达到教学改革的目的。
1 基本教学流程和内容
图1是《基于移动学习方式的新型职业培训模式研究》课题组的基本教学流程和内容,本论文的研究对象“利用手机和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教学流程包含于图1中,但又不完全和图1一样。

图1 翻转课堂基本教学流程和内容
2 课前准备
2.1 教学辅助工具的准备
本次全校公开课特别邀请了该项目负责人华南师范大学汪晓东博士亲临现场指导,还邀请了本校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教务处分管教学和职教研究的两位副主任及教学督导,兄弟系的教师和本系教师。因此,在公开课开展前准备了以下表1中的教学辅助工具,以保证翻转课堂的顺利进行。这些教学辅助工具基本上都是入门级别的,上手操作比较容易。
表1 翻转课堂教学辅助工具

2.2 教学设计与学习指南的准备
首先分析班级学生情况,然后吃透教材,查阅课外油炸食品相关知识,结合手机APP(蓝墨云班课)功能和小组合作学习的特点,设计出符合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和学习指南,包括教案、教学PPT、学习任务书、微课视频等,并由汪晓东博士指导和改进,并确定最终实施方案。
2.3 微课视频的制作
翻转课堂的最大特点就是突破了课堂的限制,将学习内容前置,学生需要上课前自主学习,那么重难点知识化解就显得尤为重要。微课视频就是重难点知识的影像化,如果一遍听不懂的话,可以反复听反复看,对学生课前自主学习、化解重难点知识非常有帮助。《油炸排骨加工》学习任务的重难点知识有两个,需要制作两个微课视频。一个是配方的调整与计算,另一个是油炸排骨的加工过程。具体流程:通过“超级录屏软件”制作好原始微视频,再通过“爱剪辑软件”修改和调整,最终制得正式的微课,根据手机APP(蓝墨云班课)要求,再通过“格式工厂软件”转换成MP4格式。
2.4 发布资源与任务
将准备好的教学设计、学习指南、微课等资源发布到手机APP(蓝墨云班课)中,以提供学生课前自主学习。学习任务就是作业,是检查学生课前学习效果的试金石。本次学习任务《油炸排骨加工》的作业有两份,在此仅举1例,如表2。
表2 学生课前学习任务一
任务1:5kg排骨原料,所需10种辅料及重量如下表,请问,实训时只有967g排骨原料,新配方中10种辅料又各是多少?请完成下表,然后上交教师。

2.5 自主学习与提交作业
翻转课堂成败与否的关键就是学生的课前自主学习,学生利用手机的方便性,可以随时随地地打开手机APP(蓝墨云班课)进行学习。如果课前没有完成学习,课中学生就没有疑惑,教师就没有办法答惑解疑,导致翻转课堂流于形式,进而退回到传统的课堂。怎么样检查和督促学生完成课前的自主学习呢?办法就是课前学习作业的考核,每个学生自主学习完成后,需要独自完成作业,并提交给教师审核与批改。
2.6 作业批改
教师根据学生提交作业情况,掌握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状况。由于学生课前自主学习完成情况直接决定翻转课堂的成败,教师需要想尽一切办法尽可能保证所有学生都完成课前自主学习。比如课前学习完成情况与平时成绩、期末成绩等直接挂钩,也可以采取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的方式。教师根据学生提交的作业,批改后找到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然后在课堂上采取恰当的时机不同的方式给学生答惑解疑。
3 课中学习
翻转课堂课中学习与传统课堂课中学习最大的区别在于不是教师“一言堂”和“满堂灌”,而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仅仅是指导和帮助,解答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困惑和疑难点。
3.1 课前作业的点评
3.1.1小组内讨论与点评课前作业
学生将自己独自完成的课前作业在小组内讨论,遇到答案不一致时,小组内相互帮助解答,最后整理出一份小组成员都认可的答案,进行全班展示;还产生了一份全组都弄不明白的疑难问题,等到答疑环节向教师求助。
3.1.2 组间互评课前作业
各组成员以组为单位互评,如果发现别组存在错误,可以立马上讲台修改正确并说明理由,修改正确并理由充分的组可以追加平时分。通过本环节,集全班的力量解决自主学习中的疑惑,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还可以提升学生的自信心。
3.1.3 教师点评与评分
通过组内和组间的讨论与互评,学生们在课前自主学习中遇到地小问题或个性问题一般都可以解决。教师需要根据课堂组内组间讨论结果及组员表现和对课前学生提交作业批改的情况,公平公正恰到好处地给每组评价并打分,还特别需要将学生在组内组间讨论过程中存在的错误进行纠正。
3.2 教师答疑解惑
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后,遇到的各种疑惑,通过组内组间的讨论还不能彻底得到解决,就可以在教师答疑解惑环节勇敢大胆地向教师提问,然后教师向学生以他们听得懂的方式一一作答。最后,教师总结答疑解惑环节学生提问情况,补充学生没有问到而又非常关键的重难点知识。
3.3 查漏补缺
通过手机APP(蓝墨云班课)的测试功能,将《油炸排骨加工》学习任务的关键重难知识点以试题的形式展现,学生通过做这些试题,评估自己学习的效果,以达到查漏补缺的作用。教师需要分析学生地测试结果,以达到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补充学生还不明白的疑难知识点。
4 课后收获与反思
经过上公开课和课后的集体评课,本人获益良多,学到了很多新的教学思路,反思了自己教学中的不足。在此总结本次公开课的收获和不足,希望可以给大家借鉴和参考。
4.1 翻转课堂使得学生的学习效率显著提高。本次学习任务《油炸排骨加工》的课时计划是两节课,但实际上只用一节课就完成了,并且与传统课堂相比,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显著提高。尽管如此,学生的付出也比传统课堂显著提升,他们花了两个晚修才完成。偶尔一次公开课学生很配合很认真的完成课前自主学习,如果将一门课程进行一个学期的翻转课堂,学生的真实表现又是怎么样的呢?有待进一步验证。
4.2 学生参与度和满意度大幅度提升。与传统课堂相对比,由于可以课堂上拿出手机进行学习,平常爱趴台的学生都“满血复活”,积极参加到小组讨论中去。课后和学生聊天,发现学生们喜欢用手机的翻转课堂。这个结果令人鼓舞,可惜接下来几堂课学生的某些行为给这个令人鼓舞的结果蒙上阴影。有部分学生利用手机可以用于课堂学习的机会玩微信、浏览网页、甚至参与发红包和抢红包游戏的现象,这严重冲击了课堂的正常教学。该如何正确引导学生在课堂利用手机来学习,需要进一步在实践过程中摸爬滚打之后的经验总结。
4.3 学生表达能力和自信心有进步。翻转课堂中有组内讨论与组间互评环节,还有教师答疑解惑环节。这些环节都需要学生与学生或学生与教师之间频繁的互动,学生还有上台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这些活动能够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本系四年的小组合作学习实践经验可以支持这一结论,本系同学经过四年的小组合作学习后,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信心显著提升了。不过四年的实践经验还发现,某些小组在学习过程中发言和交流的学生固定为一个人或几个人,其他人基本没有参与小组活动。到底怎么样分组,才能让小组所有学生尽可能的参与讨论也需要进一步的实践才能解决。
4.4 教师工作量增加和工作能力要求提升。与传统课堂相比,翻转课堂要求教师制作微课、学会蓝墨云班课软件的使用、对前置学习学生完成作业的批改和总结,大大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一般技工学校的教师教学任务较重,如果进行翻转课堂教学而牺牲了教师的大部分休息时间,结果必定不尽如人意。与传统课堂相比,翻转课堂有使用手机、小组讨论和答疑解惑环节,加大了教师课堂管理难度,甚至有时候学生的问题教师根本就不能解决,影响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形象。这些问题的出现,都需要教师提升工作能力。虽然翻转课堂效果很好,但是也给教师带来了麻烦。因此,翻转课堂到底值不值得推广,有待进一步在实践中找答案。
4.5本次教学模式实践反思。本次教学模式实践深深的警示我们,学生喜欢在“学中做”和“做中学”,不喜欢“满堂灌”和“一言堂”。教师应该减少讲授让学生自己构建知识然后分享,可以反复看教师提前准备好的资源,也可以上网查询找答案;教师更应该走下讲台,到学生中间去,亲密接触,指导学生或与学生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保证本教学模式成功的两大重要前提分别是学生提前学习和小组合作,评价学生提前学习的效果一般为课前作业。因为课前作业是学生课前完成的而不是在教师监督下进行的,就有可能存在学生间相互“借鉴”,最好的监督办法是课堂前三分钟利用蓝墨云班课软件开展一次课堂测试检验课前学习效果。小组合作不能流于形式更不能滥竽充数,那么如何保证小组合作真正发挥作用呢?本人认为教师给学生的任务难度要适中合理,还需配合适当的方法比如头脑风暴法、个人分享法等,更需要及时鼓励学生,比如为学生点赞或加平时分,还可以带点小奖品比如牛轧糖等。
5 建议与讨论
5.1 微课视频制作水平问题。微课视频是重难点知识的影像化,学生在课外可以随时随地学习。学不会时,可以重新播放重新学习,克服了传统课堂上教师讲授的不可再现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解决了学生个体差异化的问题。既然微课在翻转课堂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那么课前微课的制作务必要重视。日常教学中,是不是要制作“高、大、上”的微课视频呢?李志欣等人[1]认为进行翻转课堂时,教师需要制作优质的微课视频。实际情况是:教师平时精力有限,教学任务又重,还得抽出大部分时间来做类似于全国微课大赛获奖水平的微课视频,是一件不太现实的问题。汪晓东博士认为日常教学中微课只要能化解重难点知识,学生能够看得懂学得会就可以,不必追求“高、大、上”。其实,一台普普通通的手机就可以制作微课视频,在入门级辅助软件(超级录屏软件、爱剪辑软件、格式工厂软件等)的帮助下,完全可以制作出符合教学要求的微课视频。
5.2 小组分组与讨论点评问题。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可以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学生的交流能力和自信心。本系经过近四年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发现了一些现象,比如有些小组整体表现很好,有些小组却默默无闻;有些小组永远都是某个人挑大梁,有些小组讨论的时候借机聊天;有时候教师对小组作品评价不太到位的时候整组学生都有意见,然后消极抵制。因此,在小组分组的时候需要按照“组内差异,组间同质”的原则[2],并且需要对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流程及技巧的宣讲与培训。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发言,特别是组内发言较少的同学,教师要积极推动其参与小组讨论,及时鼓励与表扬,保证小组内没有掉队的队员,比如全班宣讲小组作品时由教师随机点名小组内一名学生代表该小组,防止偷懒不动手不动脑的人。无规矩不成方圆,教师还需要制定小组讨论时的规则,控制小组讨论时的纪律;对于小组的作品,教师需要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
5.3 翻转课堂的推行问题。“海鲜很好吃,但是天天吃也会有腻的时候。”同理,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也不能每节课都用。有些学校觉得翻转课堂好,但规定所有课程都采取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这是不顾现实的理想主义“一刀切”[1]。任何教学模式都不是万金油,很难做到普遍性[3]。在汪晓东博士指导公开课后,本人还积极的采用此类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当尝试到第四次时,学生开始出现抵制情绪。“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本人认为只要能让学生学到知识,提高学习效果的方法就是好方法,不能盲目崇拜新的教学模式,更不能盲目推广新的教学模式。基于“移动学习+小组合作”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团队合作意识,提升学习效果,是具有先进性的教学模式,但在推广时需要考虑客观现实性,比如学生手机拥有率、网络畅通情况、学生网络流量、教材情况、辅助教具等,切不可操之过急,东施效颦。
5.4 教师角色转换问题。翻转课堂是一个构建深度知识的课堂[4]。翻转课堂上教师角色具有多重性,发生了重大转变。传统课堂上教师大部分时间都是“一言堂”,滔滔不绝的讲授知识、传播知识。而在翻转课堂上,教师是微课的开发者、意义建构的促进者、学生的引导者及现代教学理念和新型教学模式的研究者[5]。因此,教师应提高实施翻转课堂的能力。教师在课堂上不仅仅是单纯的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调动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积极性。首先,教师需要吃透教材,阅读课外资料,教学生“三桶水”、教师自己需要有“十桶水”。分析班级学生情况,根据教学大纲,制定出适合学生情况的重难点知识,然后结合手机和入门级辅助软件(超级录屏软件、爱剪辑软件、格式工厂软件等)制作微课视频。其次,教师要提高课堂组织能力。由于课堂上需要使用手机参与教学,对于学生手机使用情况要了如指掌,防止学生使用手机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比如浏览网页、聊QQ和微信,甚至拍照和录音。小组讨论时讨论知识点的确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讨论知识点太简单,学生觉得没挑战性,讨论就流于形式;讨论知识点太难,会增强学生的畏难情绪,影响小组讨论的持续性。再次,教师课堂答疑解惑环节,学生会提出意想不到的问题,甚至一些不堪入目的问题。教师需要灵活应对,实时作出调整,选择最佳的交互策略,保证课堂活动的有效实施。在翻转课堂上出现的这些问题一般在传统课堂上较少出现,这种新变化需要教师去适应和管理,对教师要求提高了。最后,教师应该加深个人学习,从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从教学理念、教学结构到教学方式等多方面对新的教学规律加以研究,不断推进翻转课堂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志欣.推广“翻转课堂”别搞“一刀切”[N].中国教育报,2016-01-08 (002).
[2] 王林.论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与学生主题发展[J].教师通讯,2015,(17):60.
[3] 申恩军.过热易伤身,推行需谨慎[J].语文教学之友,2015,(9):6.
[4] 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46-51.
[5] 蔡志全.解析“翻转课堂”中的教师角色[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4,(8):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