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在中职会计教学中的应用问题研究
内容摘要:在现代教育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进一步强化,为了提高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效率,提升老师的教学能力,有必要对新的学习方法进行有效的研究和探索,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十分有效的现代教学方法,对于加强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提升老师的教学水平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在中职教学中如何将这种方法更加有效的贯彻,是教育工作者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立足中职会计教学实践,探讨该领域如何行之有效的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方法。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中职会计;教学思路;改进策略
引言
我们知道,中职学校为社会培养了大批的实践性人才,在生产的第一线以及长时间磨合的理论研究领域,都能见到他们的身影。在中职院校发展的过程中,会计专业教育是培养社会亟需的会计人才的一个重要渠道,如何实现学生综合能力、协调能力,如何实现老师的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是摆在当前中职院校会计教学的一个重要问题,笔者多年来从事会计教学工作,认为在中职会计教学中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有重要意义,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对教学实践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一、中职会计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概述
在中职会计教学中引入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学界普遍认可的一种现代教学方法,其主要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学生群体,为了达到在会计课程学习过程中的共同目的而进行相互配合进行学习的过程,是会计课堂教学中的一种自发式的组合协调方式,这种合作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以老师为主导的提问式的一对一的交流方式,防止了会计教学老师“一言堂”现象的延续,同时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样,学生才处于一种主体的地位。会计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对于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在该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各司其职,“扮演”着社会上不同的角色,提前进入社会场景;同时,有利于培育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学生对新生事物的接纳和理解,自然形成了自身的一种独立思维,但是在会计教学小组合作学习中,这种思维就会相互碰撞,形成一定的创造性思维,在这种环境下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性;除此之外,会计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提升了学生学习的正确率和发展的全面性学生在发展的过程中,自然而然有想法上的冲突,正是这种冲突,促进了学生对同组其他学生思维的理解和接受,这样促进学生会计知识的全面发展,使学生更容易融入社会,各成员之间精诚合作,能够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能够提高正确率,这对于使学生走向社会后形成合作意识有一定的帮助。
二、小组合作学习在中职会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中职会计教学过程是培养实践能力极强的学生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需要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发散式引导,同时需要对实践操作进行科学培训,只有这样才能培育出更加出色的中职会计人才。
(一)中职会计教学中实现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思路
首先,制定中职会计小组合作学习方案
在中职会计小组合作教学中,方案的制定是合作学习的前提,该方案的制定需要老师和学生共同来制定,老师主要负责会计教学大纲中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的掌控,而学生则根据大纲要求做到心中有数,预测合作学习能够达到的效果,老师和学生对课堂任务进行分工并组合后形成的方案,才能有效的对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产生引导作用,同时也能使学生自主的学习会计理论和实践操作。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老师做出的一点深入性工作就是在方案制定之后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有效的启发,如学习“会计的功能”时,要使同学们知道这种功能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而不是简单机械的学习理论。
其次,小组合作学习过程
根据老师的思路和学生自己研究的学习路径,学生开始以小组的方式进行会计理论学习,可以进行一定的分工,如章节对每个人布置学习任务,最后相互沟通,用学生自由的方式进行交流,使知识通俗易懂,同时对各自知识盲点进行勾画,最后在全班讨论中提出,这个过程需要引导、管理、合作,并不是一个人能够完成的,然而该部分也是小组合作学习的核心,对会计理论的学习进行分解,最终达到完美的组合,使小组每个人都能得到知识储备的最大化。
最后,小组合作学习成果交流和巩固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每个小组对会计的基本理论都有了自己的理解,这就需要老师对各小组的知识进行汇总,可以在每个小组中制定一名主讲同学,对本组的共识观点和存在的疑问在全班进行讲解,各个小组的交流,能够促使学生吸收更多的知识,增加储备量,同时也加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造意识。这个过程中,作为老师要对小组进行积极跟进,掌握知识盲点,最后进行集中讲解。
(二)中职会计教学中实现小组合作学习的流程图
在会计教学中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在具体的案例分析中的作用仍效果显著,如在学习“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中,基本的小组合作学习方案如下图所示:
三、中职会计教学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应注意的问题
小组合作学习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有较为理想的效果,在中职会计教学中发展小组合作学习,应该注意几种“有机结合”。首先,会计专业老师的讲解与学生的自学要有机结合,只有这样才能达到 教学的基本目的。其次,教师的提问与学生的反问应该有机结合。老师对各小组合作后掌握的会计知识要进行必要的验收,提出系列问题,各小组进行解答,同时各小组应该对老师的提问进行反思,并提出反问,只有这样才能更深刻的掌握会计理论。最后,小组之间的各成员要有机结合。这种组合是小组内部的,班上分多个小组,这就需要每个小组有统一的认识,达成统一的共识,这样才能对专业理论更加深刻的领悟。
小组合作学习在中职会计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是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社会对实践型人才需求的体现,要在会计理论教学中将这种方法积极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提升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周永林:《浅析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J],《今日中国教研》,2008年第二期。
潘燕:《小组合作学习在双语教学中的应用》[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年02期
简海花:《谈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J],《小学教学设计》,2011年16期
缪晶晶:《走出合作学习的误区》[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0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