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任务驱动法为核心的中职机械基础教学思考
(扬州市邗江中等专业学校 江苏扬州 225000)
摘要:中职学校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开展时理论性强、内容较为枯燥,课堂教学很容易缺乏趣味性,因此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期间采用更加新颖的教学方式为学生讲授机械基础知识。而本文就以现阶段各个学校教学时经常运用的任务驱动法为核心,首先对任务驱动法在中职机械基础教学中实施时应遵循的原则进行详细分析,其次阐述以任务驱动法为核心的中职机械基础教学流程。
关键词:任务驱动法;中职;机械基础;教学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在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教学方式,此教学方式最明显的特点就是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完全颠覆了以往课堂上教师讲授,学生听讲的被动教学模式。不仅如此,任务驱动法还可以在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的基础上,将单一式的机械基础教学模式转变为多维互动的教学模式,将重复式的教学转变为探究式的教学。
1.任务驱动法在机械基础教学中实施时应遵循的原则
首先目标性原则。教师在设计“任务”的前需要先对教授班级学生思想动态、情感态度以及个人价值观等进行充分了解,随后要明确好教学目标以及培养目标,以此为基础进行任务设计,这样设计出来的“任务”在课堂发布后流程以及目的才会更加清晰。其次适度性原则。适度性原则就是指教师在设计“任务”时应把握好任务难度分寸,任务难度应该是适中,不可出现难度过大或过简单的情况。此外,教师在设计“任务”前需先选取教授班级内中间水平的学生学习情况作为参考,这样任务设计时涉及的知识内容才能符合学生当前的认知水平。再者完整性原则。教师在设计“任务”时除了要遵循目标性和适度性原则外,还需遵循完整性原则[1]。倘若设计的“任务”不具备完整性,那么任务在课堂发布后学生的学习动机会大大降低,学生在完成任务时也会出现各种不科学与不合理的问题。因此,“任务”的设计必须具备完整性,这样教师在课堂发布任务后学生才会很清楚知道自己收到任务后应该做什么以及取得怎么的成果。最后趣味性原则。教师在设计“任务”时可以在任务中加入一些音频、图片、故事、视频等教学资源,让原本枯燥的知识变得更加有趣、更加丰富,从而增添课堂教学趣味性。
2.以任务驱动法为核心的中职机械基础教学的具体流程
2.1前期的分析设计任务
教师需要重视前期的任务分析与设计,做好任务分析与设计工作。而任务分析与设计工作开展时,教师需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师要明确机械基础课程教学目标,以教学目标为核心开展任务设计工作。第二,教师要对教授班级内的每一名学生学习情况有所了解,并将其大致分为几个层次,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出不同难易程度的任务,以保证任务在课堂发布后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参与进来。第三,教师要做好任务重难点设计,任务发布后需保证任务的完成是由简单逐渐变得有难度,这样学生不仅能够在完成教师发布的任务过程中更扎实的掌握知识,还能够在教师发布任务后积极完成任务,对于任务十分感兴趣。
2.2中期的课堂任务发布与引导
在机械基础课堂教学开展时,教师可参照以下步骤完成任务的发布与引导:第一步,教师可以在课堂中为学生创设一个与生活相关的教学情境,通过情境的创设来激发学生学习机械基础知识的好奇心,引出提前设计好的课堂学习任务。例如,教师在讲解铰链四杆机构时,就可以在课堂中为学生播放一些生活中比较常见的通过解铰链四杆机构运行的机械设备相关视频或图片,在学生完毕视频或图片已经产生兴趣的时候向学生发布本节课堂学习任务,如先向学生提问:“为什么视频或图片中机械设备会使用到铰链四杆机构的方式”[2]。第二步,教师可以在发布课堂教学任务后,将班级所有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并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一起探究刚才教师发布任务中的问题。例如:以铰链四杆机构为例,教师在发布任务,分配好小组后,就可以为每个小组发放若干个杆件和螺栓螺母,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动手设计铰链四杆机构,探究铰链四杆机构的曲柄存在条件。
2.3后期的任务总结与评价
中职教师在以任务驱动法为核心开展实际教学时,后期的环节就是任务总结与评价。任务总结与评价环节是整个课程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教师可以通过此环节检验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实际效果,学生则可以通过此环节了解任务完成过程中自己存在那些问题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具体的后期任务评价教师可以采取班级内学生之间自评、组间互评的方式进行,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在学生评价完毕后,对学生的评价进行总结,比如:从学生任务完成过程中的知识点掌握情况、课堂学习纪律情况以及小组合作表现情况等方面进行总结,对待课堂综合情况好的学生教师可适当给予表扬,而对待综合情况较弱的同学教师则需给予一定鼓励[3]。
结语:在中职机械基础课程中融入任务驱动法,不仅符合当前国家对于各学校课程教学开展的要求,更是可以提升学生对于课程教学的兴趣,从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效果提高的层面看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以任务驱动法为核心,开展实际的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时,教师要遵循相应原则的基础上,结合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任务设计,并在课堂任务发布后积极引导或组织学生完成任务、总结任务,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蔡子琳,王锐,张一然. 任务驱动法在中职机械基础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 造纸装备及材料,2023,52(4):237-239.
[2]施雯. 基于中职学测下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机械基础课程中的初试[J]. 现代职业教育,2020(15):100-101.
[3]周怡,丁海涛. 核心素养视角下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机械制图》教学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2021(13):119-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