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教育教学 > 《数控设备管理与维护》“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思政元素

《数控设备管理与维护》“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思政元素

日期: 2023/3/4 浏览: 2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屈海军 吉强 张继光

江苏安全技术职业学院 江苏徐州 22011
  
   摘要:以《数控设备管理与维护》课程教学为例,针对高职数控专业课对“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实践。探讨“课程思政”中思政元素在教学中的融入的课程改革。
   关键词: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思政元素
   作者简介:屈海军(1980—),男,江苏徐州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控制
   备注:2020年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题项目立项课题“基于课程思政的高职院校专业课课改研究”研究成果,课题号2020SJB0541;2020年校级课题“课程思政背景下《PLC编程与应用技术》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研究成果,课题号4589202008;2021年校级课程思政示范专业课题研究项目。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一、“课程思政”制度和观念
   学校成立了校院二级“课程思政研究中心”,制定一系列“课程思政”课程改革相关文件,鼓励专业教师进行专业课程“课程思政”,在专业知识点讲授时融入思政元素,通过基于“课程思政+专业技能”的课程实践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作为专业教师自己的教学观念要转变,在思想上要意识到思政教育不仅是思政教师的职责,也是专业教师的职责。在专业教学中,如果能很好地从专业的角度渗透思政内容,不仅会活跃课堂气氛,也避免了思政的单纯“说教”模式,也许学生更能接受,更有兴趣。
   二、“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数控设备管理与维护》课程是高职数控技术专业的的核心课程之一,涉及数控设备的管理技术和维护技术,采用了综合化、模块化的设计方法,每个模块均采用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思路,主要包括数控设备管理模式、机械部件维护保养、数控系统维护保养、电气系统维护保养等技术。
   课程以突出培育求真务实、实践创新、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为主线,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贯穿于整个教学实践,培养学生踏实严谨、耐心专注、吃苦耐劳、追求卓越等优秀品质,成长为心系社会并有时代担当的技术性人才,培养创新能力与家国情怀并重的工程师。
   三、“课程思政”的思政要素
   1.爱国主义情怀
   结合本专业以及《中国制造2025》和中国政府的“制造业强国战略”,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爱国主义情怀,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勇敢地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全面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
   2.科学的思维习惯
   结合数控设备结构作用进行故障诊断训练,学会用唯物辩证法的思想看待和处理问题,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与辩证思维能力,以利于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高职业道德修养。
   3.“工匠”精神和安全意识
   实训实践教学环节中,培养学生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方面的“工匠”精神,认真负责、踏实敬业的工作态度和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要经常以数控设备管理、操作、维护不当会给生产带来损失甚至是严重的生产事故教育学生,帮助学生培养安全意识。
   4.遵守标准规定
   通过学习数控设备管理、操作、维护等行业标准和规章制度,养成严格遵守各种标准规定的习惯,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增强遵纪守法意识。严格执行实训室的管理规范,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爱护公共财物的优秀品德。
   5.团队合作精神和服务意识
   分组讨论教学时,通过合理分工和有效组织,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服务意识。鼓励学生解答难题,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培养学生严以律己、知难而进的意志和毅力、对技术精益求精的良好职业品质。
   结束语
   本文以《数控设备管理与维护》课程为例,在教学设计中将思政育人理念融入专业知识点的讲授和技能培训,
   让学生更有兴趣地融入课堂,学习到知识和技能。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稿[N].新华社,2016,12-08.
   [2]李强华.高校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探讨--以“公共伦理学”课程为例[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8,20(5):51-54.
   [3]杨国平,张缓缓,李传昌.专用汽车设计课程教学方法的思考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8(3):179-18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