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教育教学 > 教师混合式教学能力提升面临的挑战与对策——以广西钦州农业学校为例

教师混合式教学能力提升面临的挑战与对策——以广西钦州农业学校为例

日期: 2022/9/12 浏览: 2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广西钦州农业学校 苏艳林 蒙家星

摘要:在信息化大背景下,中职教师混合式教学的能力是职业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阐述了混合式教学能力的内涵和教师混合式教学能力的构成,通过分析教师混合式教学能力提升过程中存在的诸多挑战,提出中职教师混合式教学能力提升的途径。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 中职教师 能力提升;
  
   2020年5月14日,教育部召开的介绍疫情期间大中小学在线教育情况发布会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透露,复学之后,在线教学将从“新鲜感”走向“新常态”,把“战时”措施转化为平时机制。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学校的管、教育的形态等方面的变化,有些可以从“战时”平移到平时机制里,有的不能简单平移,需要一些改造变化。清华大学在线教学指导专家组组长于歆杰在会上也指出,疫情期间在线教学的各种探索,会促使教育新常态的形成,主要从三方面来理解:第一是混合式教育教学会成为大势所趋,第二是混合式教学的新场景会不断涌现,第三是混合式教育的新模式初见端倪。
   这场教学革命的到来,让中职教育迎来了前所未人的机遇和挑战,教师应准确把握混合式教学的发展趋势,尽快适应新常态下教师角色的变化。在此背景下,提高教师混合式教学能力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一、混合式教学的内涵及意义
   混合式教学,是一种将在线教学和传统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的一种“线上”+“线下”的教学手段,其表现形式主要为:
   1.有能够实现对知识进行讲解的线上资源;
   2.有能够检验、巩固、转化线上知识的线下学习活动;
   3.有能够对线上和线下、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估的学习反馈。
   2001年,修订版的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面世,它将知识的认知过程分为六个难度依次增加的层次: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混合式教学的关键就是把记忆和理解、事实性、概念性知识的低阶学习放在课前的线上学习,线下课堂教学重在引导学生进行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类高阶认知训练,实现高阶性教学目标。
   二、教师混合式教学能力的构成
   在混合式教学中,教师面对的挑战是不仅要求有丰富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更要求有熟练的混合式教学能力,该能力主要构成为:
   1.职场化课程设计能力
   中职教育的重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实践技能型人才,随着技术的进步,相关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和技能要求也在不断的进步。职场化课程设计 ,是指教师要及时了解行业技术水平的发展动态,根据专业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工作流程、工作标准等职场要求,掌握该岗位的工作能力要求,确定该课程的重点内容和技能要求,完成以职场为导向的课程设计。
   2.混合式课程教学设计能力
   混合式教学的核心内容是将知识点根据认识过程进行分类,将记忆和理解等低阶学习放在课前的线上学习,将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等高阶学习放在线下课堂活动。这就要求教师能根据教学目标、学情特点等,将整体内容、单元知识点进行混合化设计,包括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呈现方式、学习模式、评估办法等。
   3.课程资源建设能力
   知识内容的可视化、职业环境的虚拟化、教学活动的互动化、学情分析智能化已成为教学的新方向,也是混合式教学必备的条件。这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信息化课程资源建设能力,包括课件制作、动画制作、视频编辑、图片处理等,能把抽象的知识内容直观化、职业环境虚拟化,能利用信息技术建设教学云互动,能从云数据智能分析学情,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进度。
   4.云教学平台的使用能力
   混合式教学是依托云教学平台开展教学活动的,要实现混合式教学的目标,要求教师必须熟练掌握云教学平台的应用。常见的云平台主要包括几个模块:一是课程内容发布模块,包括课件上传、文章编辑、视频上传,结合APP还可以实现语单微课讲解等;二是互动模块,包括交流群、签到、提问、讨论、拍照、问卷、游戏等;三是教学评估模块,主要包括试题库管理、在线测试等;四是成果展示,主要为在线提交作业;五是学员管理模块,主要为班级成员管理、学习任务发布等;六为数据分析模块,主要包括学习进度、学习积极性、教学评估结果分析等内容。
   5.线上线下教学组织能力
   与传统教学不同,混合式教学最大的特点是将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进行有机结合。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具备线下教学活动的组织能力,还应当包括线上教学活动的组织能力,包括能有效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线上学习并按要求完成学习测评、能根据学生线上学习情况来设计和组织线下的教学内容和活动形式、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线下的互动教学环节、能有效地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估等。
   三、我校教师混合式教学能力提升面临的挑战
   1.对混合式教学的认识存在误区。部分教师没能充分认识到混合式教学的重要意义,在信息化教学改革过程中,也只是简单的把WORD文档、PPT课件放到网上开展教学,其本质上与传统教学无异,没能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信息化教学模式。
   2.混合式教学能力不足。我校教师的教学任务较重,同时承担较多非教学方面的工作,无法集中精力开展专业教学的研究,不能明确知识认知的层次目标,线上线下的重点不明确,信息化教学手段不足,缺乏线上素材整合和制作的能力,对如何有机结合线上线下的知识点、如何实施开展实施混合式教学等问题较迷茫,缺乏有效的教学评估手段。
   3.缺少针对性的培训。当前我校对教师混合式能力提升的主要方法有:一是外出参加培训机构组织的系统化培训。这类培训因不熟悉学员的具体能力状况,设计的培训内容广而不精,无法针对个体实施针对的培训,培训效果不理想。二是组织接受过培训机构培训的教师公开课展示。这类学习更大意义在于授课教师为了完成培训机构的跟踪任务,因此,在开展公开课前,授课教师往往会先“彩排”一次,导致听课教师在学习的过程中倍感迷茫,学习效果非常差。
   4.缺少统一的云教学平台。目前,我校还没有开发或采购统一的云教学平台,教师在开展混合式教学实践时选择的云教学平台不统一,有学习通、云课堂、雨课堂、QQ直播、钉钉直播等平台,单人单干,缺少经验借鉴,其结果是教学信息“孤岛化”,监管部门无法监管到教学过程及教学效果,有益的混合式教学经验无法快速传播和共享,教师的混合式教学能力提升有阻力大。
   四、教师混合式教学能力发展对策
   1.观念转变。教师对混合式教学的认识程度和重视程度,直接影响着教师混合式教学能力的提高程度。为此,学校可以通过邀请专业到校开展相关的专题报告、设置混合式教学工作团队、开展混合式教学竞赛等方式,使教师深刻认识到采用混合式教学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从而产生危机感和紧迫感,引导教师积极参加混合式教学,在实践中提高能力。
   2.团队引领。混合式教学的建设,需要三方面的团队:一是由校内和校外专家组成的指导专家团队,负责研究制定混合式教学的原则、要求、标准等,收集优秀案例,汇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出版指导手册等;二是技术服务团队,负责指导和培训开展混合式教学课程设计、线上资源建设、云教学平台的使用、云数据学情分析等;三是混合式教学实施团队,以立项的方式组建,在实践中相互学习和研究,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3.针对性培训。教师的混合式教学能力的构成是多方面的,因教师的个体差异及学习进度不同,应采取更有针对性的培训方法。首先,学校应当组织专家团队,建设教师混合式培训平台,用混合式教学的方法针对教师开展培训,让教师“先当合格的学生,再作称职的教师”;其次,收集教师的培训需求,有针对性、有重点的开展各模块化培训,如混合式教学设计培训、云平台功能使用培训、教学过程评估策略培训等;最后,可举办形式多校的混合式教学研讨会、交流会,让大家分享经验和做法。
   4.能力测评。开展教师混合式教学能力的测评是提高教师混合式教学能力的重要措施。为此,一要编制混合式教学能力清单,针对不同的能力模块组建不同的专家团队,建立有效的混合式教学能力测评办法和评价标准;二要明确测评客体是教师个人,但测评的效用范围为混合式教学实施团队,团队的能力并集满足混合式教学能力清单后方可申请立项实施;三是实施定期复评,以巩固和更新教师的能力。
   5.制度保障。完善的混合式教学项目建设管理制度、考核制度、激励制度等制度是教师混合式教学能力提升的有力保障。在混合式教学中以教学团体为实施主体,因此,在管理、考核和激励方面也应当以团队为考核对象,对在混合式教学研究和实践中有优异表现的团队,在评优评先、职称职务晋升、外出培训等方面可作为优先选择的条件,在课酬系数方面也可以适当提高。
   在教育信息化改革的今天,在混合式教学的背景下,中职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要求是非常迫切的。要保证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持续提升,需要学校和教师们共同努力,及时更新传统教学观念、完善教师激励机制和支撑信息化教学的软硬件措施,加快教育现代化,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实现“混合式教学”,实现与时俱进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 谭永平,高职教师混合式教学能力构成要素及其培养的策略[J].高教论坛.2019,(1):43-45.
   2. 范雯雯.“混合式教学”背景下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途径探析[J]. 智库时代.2019,(47):120-121.
   3. 刘民娟. 互联网时代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和提高策略分析[J].[ 智库时代].2020,(08):200-201.
   4. 李振华. 混合式教学模式高校思政课的机遇与挑战分析[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7,(09):49-51.
   5. 江求川. 浅谈实施混合式教学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思路[J].[教育现代化].2018,(45):263-2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