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超星学习通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探究——以机械基础课程为例
(福建省晋江华侨职业中专学校, 福建省泉州晋江 362200)
注:泉州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第一批)课题项目资助(编号QG1451-031)的研究成果。
【摘要】在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背景下,将信息化教学手段应用于实际教学中,依托超星学习通平台——学习通对“机械基础”线上、线下课程进行建设,整合教学内容,对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活动进行设计和实践,制定适合本校学生特点的线上、线下考核评价体系。旨在利用混合式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学习“机械基础”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教师和学生不再受时空的限制,使学生能随时随地进行交学习、交流、互动,借此提高本课程的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模式;中职学考 ;超星学习通;机械基础
【作者简介】黄文生(1985—) 男,福建晋江,福建省晋江华侨职业中专学校,讲师;机械基础教学。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如学习通、蓝墨云班课、雨课堂等网络学习平台的出现为移动教学提供了信息技术支撑,因此作为新时代职业教育教师如何将移动媒体有效地融入到传统的教学当中,让其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辅助手段,对教师教学管理、学校教学资源建设、构建学习共同体、学生学习满足感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促进的作用。
机械基础有着概念多、原理多、知识面广等特点,是理论性较强的核心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加工制造类专业岗位群所必须的机械原理和机械设备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及职业素养。鉴于机械基础的重要地位,尤其在福建省中职学业水平考试的背景下,中职学生的专业能力越来越培养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机械基础作为制造类的专业基础知识考试科目,其重要性尤其凸显。再加上2020年一场新冠疫情突如其来,正常的教学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为响应国家“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政策,利用学习通平台与在线授课软件信息化手段,对本门课程进行线上线下教学,满足疫情的教学要求。同时作为新时代中职机械专业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模式,要用精彩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不断提升教师职业素养。笔者以混合式教学理念为基础,结合机械基础课程作为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研究对象,开展基于学习通平台的“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以克服传统教学存在的不足和弊端,提升机械基础教学质量,为其他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一、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特点
混合教学是移动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有机融合[1],是在多种学习理论指导下,将不同的教学实施手段、多元化的学习方法等融入教学过程的一种策略。“线上+线下”的教学模式将开启自由化和碎片化的学习新模式,同学们可以突破教与学在时间、空间的限制,在课堂内外的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的方式进行学习,有效提升学习的整体深度。通过对比不然发现混合式教学模式存在以下优点:
(一)教学方法上打破了传统教学中教师主宰课堂的模式,重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根据教学目标和要求进行线上、线下学习内容的合理搭配,重构传统课堂教学。
(二)“线下”教学是必须的。它是在前期“线上”学习取得成果之后继续开展的进一步的教学活动,教师应对其进行合理、科学的安排。
(三)混合式教学模式对传统课堂教学的教与学各要素进行了重构,包括教师教学手段、教学方式、评价方法,学生学习方法、学习载体、学习成效等。
课程混合式教学整体设计基本流程如下:学生注册—教师发布教学资源(课程导学、教学视频、课程任务)—线上学习—在线课堂互动(讨论、问卷、测试)—提炼课堂精讲内容—钉钉(直播)教学—课后(作业、在线互动、知识拓展)[2]
二、基于学习通平台的机械基础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
传统的机械基础课程内容概念非常抽象所涉及的对象都是生产实践中应用的机器零部件,但由于大部分中职学生并无生产实践经历,无法想象出机器、机构、零部件的结构,学生学习难度大,教师教学程度难以把握。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致,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同时网络信息的海量化结束了教师对知识的垄断,使学生不再满足于传统课堂[3]。所以传统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需求和会考的能力要求,机械基础课程的改革十分有必要。因此依托超星学习通平台,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多方面对机械基础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设计和实践,并引导学生使用学习通平台移动终端提高学习效率[4]。
三、机械基础课程混合式教学网络资源建设
在以往的教学中,机械基础主要的教学资源集中于教材配套的课件、相关的动画及视频等,学生无法反复地观看、学习。现在在学习通平台上搭建了教学资源库并进行建设和共享,主要包括了各章节知识点讲解PPT、相关视频音频资料、各章节微课、课题测试、学业水平考试、各章节知识点归纳、教师布置的各章节学习任务点、历年相关试卷与练习等资源。教师要根据学生学情特点选择和推送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完成线上学习,以分化课堂的学习压力。
四、机械基础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学案例设计
学习通平台与在线授课软件混合式信息化教学,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灵活利用创设情境、任务驱动、项目化教学、案例教学等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实现“教学做”三位一体的教学效果。根据上述对“机械基础”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研究,结合柴鹏飞主编的机械基础教材第4章平面四杆机构这一节为例,具体阐述该章节的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教学环节设计。
(一)在学习通平台建设课程资源
基于该学习通平台建设机械基础的线上资源,在充分考虑学生需求的情况下,结合课程特点,梳理课程的知识点,并进行了合理的规划,以确保该门课程混合式教学开展的有效性。课程资源建设以够用、适用为度。确定了线上课程的“度”,即线上课程的比例,通过对教学内容进行再设计,为学生创设积极的、互动的学习体验,搭建了线上课程资源的框架。因此课前在超星平台建立课程,教师把机械基础第四章平面四杆机构课程PPT、对应导学案、重难点解析、微视频、课题测试、生活中铰链四杆机构应用实例[3]等资源整理、分类、上传平台。
平面四杆机构机构混合式教学学习资源设计表,学习指引和学习资源设计。(1)平面四杆机构概念①特点②日常应用实例(2)平面四杆机构组成①名称归纳:机架、连架杆、连杆②三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3)平面四杆机构分类 ①三种分类:双曲柄机构、双摇杆机构、曲柄摇杆机构②三种分类的应用实例及简图(四)平面四杆机构类型判断①判定方法的归纳表格a.Lmax+Lmin 与L另两杆之和关系 b.最短杆 ②判断例题解析(五) ①平面四杆机构生活应用实例(个人单独完成,上传照片②平面四杆机构应用实例的分类及简化图(小组合作完成)③平面四杆机构类型判定方法的归纳(小组合作)④平面四杆机构类型判定方法的归纳(小组合作)⑤(选做)四杆机构模型设计微课制作(小组合作)
(二)在学习通平台上进行课前自主学习活动
学生在接收到老师发出的学习任务通知后便可着手各项任务。首先可以通过互联网或者在生活中查找平面四杆机构的应用实例,收集并上传至学习通。在认真预习教师提供的微课的前提下进一步查阅资料,以小组为单位将收集到的照片进行三种基本分类型的分类,对有争议的分类进行讨论、记录。其次,选取小组感兴趣的四杆机构类型,利用现有材料制作成实物模型,并录制设计、制作过程上传至学习通。小组成员进行四杆机构类型判定方法的总结,并将总结结果上传至讨论区进行展示,教师可以进行点评,同学间也可以就不同的观点、想法进行辩论、探讨。教师应根据学生提交的情况总结归纳前期学习存在的问题,并将其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进行讲解、答疑解惑。
(三)在学习通平台运用混合式教学进行课堂讲授
在面对面的课堂讲授中,应避免回到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首先展示学生收集的典型平面四杆机构应用实例:电风扇、公交车车门开关、缝纫机踏板等,并请学生进行相关的阐述,顺利进入平面四杆机构的概念、组成、分类的讲解。利用多媒体动画进行组成构件的拆解、机构分类连线的小游戏,寓教于乐加深学生对机架、连杆、连架杆的理解及三种类型的区别。小组派代表展示完成的四杆机构模型并对设计的构思、构件搭建的条件、结论、存在问题进行班际间进行交流,最后进行最优设计投票。小组任务实施过程中,通过计时器预设任务时间,以投屏形式播放学生任务实施情况,最后在作品展示、点评阶段,小组点评、投票,评出优胜小组。最后教师利用课程 PPT 梳理本节课重难点:铰链四杆机构类型的判定方法,布置课堂练习巩固教学成果。整个教学过程充分利用学习通投票、选人、随堂练习等功能,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课堂参与率。
(四)课后评价手段及拓展
传统的教学评价主要集中于期中、期末考试、平时作业、课堂表现,对于学生的课堂表现主要依据教师的主观考核,量化考核难以操作。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机械基础采用过程性考核(平时成绩+能力评价)+期末测试的方法进行。教师可通过统计模块下的成绩管理中的权重设置,对过程性考核的内容进行比例分配,以量化的形式评价学生上课参与度、规定任务自主学习情况、线下学习情况等。
本次课的教学评价考核主要从课堂签到、课前学习任务单的完成情况、课堂展示情况、随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四个方面进行评价,评价手段丰富、直观。教师应认真分析评价结果,及时、科学地调整课堂策略、教学进度等,并对后进生进行课后辅差指导。教师布置课后拓展任务后,通过平台随时查看、指导学生课后任务的完成情况。课后拓展阶段教师主要根据课堂教学效果及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发布拓展作业,并根据完成情况对学生进行个性化辅导[4],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多样化的线上线下评价方式,更多是过程性与终结性的评价的结合,是学生学习的方向标,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完成课程学习,达成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确保混合式教学改革的质量。
五、机械基础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
基于学习通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结合目前职业院校的高水平院校和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学校在机械基础课程资源建设、课程教学模式和方法改革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财物力,也尝试了一些举措。将机械基础课程基于“学习通平台+钉钉直播”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单纯在线学习的缺点,为老师和学生创设了一种互动、开放、没有限制的教与学空间,充分发挥了“在线课程+直播”的优势,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体现了信息技术与混合教学整合的理念。通过后期的课程问卷调查表明,95%的学生认同和接受这样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实施效果令人满意。通过对比传统教学与混合式教学的教学过程和效果可知,混合式教学使学生对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更加明确,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大增强,资源化和碎片化学习时间增加,学习效率提高了;同时教师拓展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丰富了教学评价内容方式。该探索实践是机械基础课程改革和创新的有益尝试,将学生的学习模式进行了空间、时间的延续,符合现代职业教育信息化的要求,促使学校的机械基础教学质量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 王志丽.基于超星学习通的《综合英语》混合式教 学 模 式 改 革 [J]. 辽宁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8(6):121—125
[2] 申燚,方海峰,吴群彪等后慕课时期融合SPOC的机械原理与设计课程群混合式教学研究[J].装备制造技术,2020(1):184-186+199
[3] 周贤瑞.基于雨课堂的三段混合式教学模式在中职数控加工机械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教学方 法.2019.09:68—69
[4] 张颖.基于 SPOC 的高职“机械基础”课程翻转课堂教学分析[J].科技与创新.2020.06: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