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教育教学 > 基于教学合一的理念的中职信息技术课程研究

基于教学合一的理念的中职信息技术课程研究

日期: 2023/6/14 浏览: 3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顾媛媛 顾井莲

(如东中等专业学校 江苏南通 226400)
  
   摘要:“教学合一”由教育家陶行知提出,强调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动手实践是同一件事情,而不是被割裂开的三件事。因此,教师要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指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和创新,让学生在课堂上不仅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还要将其应用于实践活动中。“教学合一”指导下的中职信息技术课程,不仅能有效完成深化教育改革下的基础教学目标,而且能够满足新时代学生具有个性化的发展需求。本文分析了现阶段中职信息技术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帮助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教学合一;中职教育;信息技术课程
  
   教学合一理念可以有效推动中职信息技术课程的改革和发展。不仅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为学生提供表达和展现的平台,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动性,并且为学生构建适宜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自身动手能力,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中职学生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为目标,教学做合一理念的应用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将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融为一体。
   一、现阶段中职信息技术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能力差异较大,教学目标不够明确
   在中职学校接受教育的生源类型多样,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着巨大的个体差异,由于成长环境和学习能力的不同,学生的信息技术知识储备参差不齐。同时,部分教师虽然在备课环节针对学生情况制定了相应的教学目标,但基本上都以通过应试考试为主,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方式,很少顾及学生可能会用到的岗位需要和职业技能。大部分学生也对信息技术课程存在一定误解,并将其作为一门技能进行学习,认为只要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就达到学习目标,缺乏正确的职业发展规划。
   (二)教学方式单一,重理论轻技能
   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中职教师往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向学生传递大量的知识,导致部分教师并未向学生系统的讲述课程内容,仅仅向学生讲解考试重点内容,缺乏对相关知识的拓展和补充。学生的能力往往不能满足企业岗位的实际需求。此外,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但是大部分教师由于时间、空间和教学设备的限制,只能向学生开展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性被严格限制,只能被动的追随教师的思路进行学习,这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导致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度过低。
   (三)考核方式单一,缺乏综合性的评价
   当前,大部分中职学校信息技术课程的考核方式仍以考试和检测为主,对学生学业的评价主要依靠教师的主观判断,缺乏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评价主体也过于单一。学生期末总成绩大多由日常作业、课堂表现和期末成绩以3:1:2组成,过分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因此,中职院校应当不断改进对学生的考核评价形式。
   二、基于教学合一的理念的中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策略
   (一)构建生活情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中职学生对信息技术已经形成初步的认知。因此在中职信息技术课程中,教师必须充分发挥使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加强对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从自身学情出发寻找适宜个人发展的学习方式,选择科学、合理的方式获取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判断和分析。从具体教学活动来看,教师需要为学生构建较为熟悉的生活场景,让学生在相对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交流和探讨,并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遇到的问题。比如说,当教师在进行有关“网络模块”的内容时,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本章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培养学生在网络上获取信息、使用数据的能力,在备课环节教师要深挖教材内容,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寻找相关的资源,充分运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呈现课堂教学内容,将学生分成小组开展合作探究活动。可以构建类似的生活场景,比如,某公司组织员工去海南开展培训活动,在前往机场的路上有个学生接到航空公司的电话,通知他们因为不可抗力因素此次航班取消,需要他们在网上退票并改签,稍后航空公司会给每个人赔偿500元,稍后将会有一条短信发送到手机上,请他们点击链接进行操作。教师向学生描述完上述场景后,按着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能力分成小组,并围绕上述场景进行讨论,表明自己的立场。在谈论结束后,每组由1到2名学生展示本组成果。部分学生表示:该公司员工应当在官方网站上查询相关的航班信息,不能随意点击对方发过来的链接,很有可能是诈骗信息,容易造成经济损失。在小组展示完毕后,教师要对学生的成果进行评价和引导,鼓励学生深入思考当自己遇到此类情况后,应当采取哪种措施才能在保证自己财产不受到损失的情况下,顺利乘坐航班回家。经过学生激烈的讨论后,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在官方网站上进行查询该航班是否取消,核实该信息是否有效。第二,如果该航班确实已经被取消,也应该询问官方网站如何进行改签或者退票,不能随意点击来历不明的链接,防止出现经济上的损失和个人信息的外泄。在上述活动中,教师为学生构建了适宜的学习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的去思考如果是自己遇到此类情况应当采取那些措施,学生在思考过程中不仅运用到所学信息知识,也提高了自身综合实践能力,做到教学合一,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素养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中职信息技术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也就是说,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提高运用信息技术,分析归纳信息的能力,并能不断发现信息中隐藏的规律,解答遇到的问题。近年来,我国信息技术和互联网迅猛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要求学生能够将抽象、复杂的问题用更为简便、形象的方式进行解决,提高自身处理问题的效率。“Excel”是中职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必学知识,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基本的运算方式和对应的公式。如果教师采用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会导致课堂教学氛围枯燥、沉重,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难真正从课堂教学活动中有所收获。此时,教师可以将Excel中的相关学习内容与现实案例结合起来,将有关内容和公式融入具体案例中,让抽象的函数公式变得形象,有利于学生理解和学习相关知识。比如说,教师可以从教学内容出发,结合以下案例,某化妆品公司要核对员工每月的生产情况,并将其生产量和工资进行挂钩。展示完案例后,教师向学生提供相应的计算公式,即:产值=产品单价×数量,计价工资=产值×10%,并要求学生用Excel中的相关知识解决上述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首先向学生明确了该案例是一个数学问题,然后采用信息设备进行解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和计算思维,且结合公司案例有益于学生在毕业后更好的接手相关工作内容。
   (三)为学生搭建网络平台,培养创新意识
   信息技术课程包含大量的内容,有硬件学习和软件学习,由于学生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个体差异,因此感兴趣的内容也各不相同。中职教师应当充分发挥自身专业知识为学生搭建适宜的网络学习平台,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学生自由的分享获取到的学习资源,如微课和慕课。这样学生就能够从自身学习情况出发选择相应的课程,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进行实践。其次,教师也要为学生创造能够应用信息技术的活动,鼓励学生参加相应的比赛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应用能力。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先向学生介绍可能会用到的数字化工具,为学生开展更高难度的学习任务夯实基础。比如:Photoshop是中职信息技术中的必修课程,教师要先向学生明确Photoshop的用处。然后,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展示利用该软件制作的精美照片和海报。接着,向学生传授相关知识内容和学习方式。在课余时间,教师可以在网上寻找多种相关的比赛活动,鼓励学生从自己的兴趣出发选择活动,也可以组成小团队共同参加比赛。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做到教学合一,并且学生参加比赛活动,也能不断拓宽眼界,在活动中不断激发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也提高了中职信息技术的教学效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中职信息技术课程存在较大的问题有:学生能力差异较大,课堂教学目标不够明确;教学方式单一,重理论轻技能;考核方式单一,对学生缺乏综合性的评价。因此,中职教师应当构建生活情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素养;为学生搭建网络平台,培养创新意识,从多个角度出发,全面提高中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效率,做到教学合一,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和能力。
  
   参考文献:
   [1]程晓立.基于OBE教学理念的中职计算机课程项目式教学改革实践研究[D].河北:河北师范大学,2020.
   [2]张灵芝.基于信息技术与高职课程教学深度融合的"3+5"云系统应用实践研究——以《接触网设备检修》为例[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0,30(3):66-69.
   [3]成玉祥."互联网+"视域下中职会计专业"做学教合一"教学模式的构建[J].现代职业教育,2019(28):28-29.
   [4]陆蔚.后危机时代高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4):92-9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