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和实践探究
[摘要]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意义非常重大,是培育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主阵地。本文在对广安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调查的基础上,从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现状和实践方面进行探究。
[关键词] 思想政治工作;现状;实践探究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志码:A
一、高校学思想政治工作概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教育强则国家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党中央作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战略决策,就是要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新思想新理念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强力保障,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2]。”高校的主要任务之一是人才培养,学生健康成长关系着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复兴。提升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教育质量,是适应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履行好“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做好其他工作的生命线,是做好其他工作的思想保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理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的“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为主要内容,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根本目的,以培养学生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为根本任务,提高学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自觉地加入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潮流中,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针对当代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一门科学,主要研究学生的思想现状、意识形态、理想信念和发展规律。从教育方式来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内化和外化。内化主要通过课堂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使学生转变学习态度,将被动接受教育的学习态度转变为主动学习的态度,把外在的要求变为受教育者的自觉行动,同时有意识地将思想政治课、专业课的教学内容,与自身的思想意识、社会实践相结合,内化为自己人格的一部分;外化则通过人的情感、思想认识具体化,用思想认识指导人的实践活动,将思想认识客观化、具体化的教育过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到来,高校学生的活动方式、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学习方式、价值观念等都在发生相应的改变,进入新时代,面对新思想、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应该积极思考、理性思考,找到解决新问题的措施。本文主要从在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情况切入,如何改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新路子、新方法进行了探索和思考。
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调查及现状
以广安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开展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调查工作,对广安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情况进行问卷形式调查,发放问卷400份,收回有效问卷377份,回收率为94%,主要采取抽查的方式进行。列举代表性的调查结果如下:
(一)政治素养层面:在被调查的377人中对“你是否向往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一问题调查时,有323人表示向往和愿意加入,占被调查者人数的86%,8人不愿意,占被调查者人数的2%,有15人表示没有想过,占被调查者人数的4%,31人没有听人说过中国共产党,占被调查者人数的8%。
(二)心理素质层面:在被调查的377人中对“你认为自己最大的心理压力是?”这一问题调查时,有193人表示过于担心自己的前途,占被调查者人数的51%,有40人表示抑郁,占被调查者人数的11%,有39人表示自卑,占被调查者人数的10%,有105人表示做什么事都提不起兴趣,占被调查者人数的28%。
(三)生活态度层面:在被调查的377人中对“对于寝室卫生和内务,你室友的态度是?”这一问题调查时,有249人表示相互配合,努力做好,占被调查者人数的66%,有52人表示相互依赖,力争做好,占被调查者人数的14%,有53人表示无所谓,谁做都一样,占被调查者人数的14%,有23人表示不做,占被调查者人数的6%。
(四)学习态度层面:在被调查的377人中对“你认为当代高职学生是否需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培养?”这一问题调查时,有350人表示需要,占被调查者人数的93%,有8人表示可有可无,占被调查者人数的2%,有19人表示不需要,占被调查者人数的5%。
(五)兴趣爱好层面:在被调查的377人中对“你周围大多数同学的兴趣在于?”这一问题调查时,有147人选择“玩乐”,占被调查者人数的39%,有124人选择“按社会需求设计自己”,占被调查者人数的33%,有60人选择“钻研专业知识”,占被调查者人数的16%,有46人选择“关心社会问题”,占被调查者人数的12%。
(六)诚信考试层面:在被调查的377人中对“关于考试是否作弊的选择?”这一问题调查时,有313人选择“诚信参考”,占被调查者人数的83%,有64人选择“经常考试作弊”,占被调查者人数的17%。
总体来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受到学生认可。93%的学生对当前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和效果持肯定性评价,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成效正在不断彰显。但是在学生的心理素质、学习态度、生活态度、诚信考试和个人爱好方面的问题不容小视。
三、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探究
(一)统筹落实学校党委主体责任。
习近平强调,高校党委对学校工作实行全面领导,承担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要加强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创新体制机制,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党的基层组织做思想政治工作能力。要做好在高校教师和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加强党员队伍教育管理,使每个师生党员都做到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为党[1]。
1、构建大思政格局,形成齐抓共管局面。党委要负起把关定向、统筹指导、建强班子的责任,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纳入党建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确保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组织、宣传、教育等部门要各负其责,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高校党委要履行好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把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优势转化为高校发展优势[1]。学校党委要每年专题研究部署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促进全校上下全力协调,形成全员育人工作合力。
2、健全学校党委的责任体系,落实主体责任。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和针对性,学校党委把思想政治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要点和目标考核,实行责任清单,落实主体责任。校党委定期听取思想政治工作汇报,切实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强化考核问责力度,以确保中央、省委和市委关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各项部署落地见效。
3、强化理想信念教育,用科学理论培养人。深刻认识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大意义、目标任务和基本要求,增强做好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党对高校的领导,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1],以邓小平故里红色教育和学生入党培训为抓手,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开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专题报告,增强学生“四个意识”,坚定学生“四个自信”。
4、落实意识形态责任,用正确思想引导人。紧紧围绕学生、关爱学生、服务学生,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加强对课堂、讲座、论坛、报告会、研究会、学术成果、网络新媒体平台的管理,让正确的思想舆论占领主阵地,决不让错误的思想在校园内传播。抓好了校园文化建设与传播,为学生成长成才创造了良好氛围。
(二)改革创新,发挥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导作用。
1、着力教师队伍建设,夯实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基础。
习近平强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神圣使命。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1]。按照教育部思政课《课程标准》的要求,严格思政课教师准入制度和任职资格制度,积极推行思政课特聘教授制度。按1:350的师生比设置专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岗位,从事思政课教学地教师原则上是中共党员或具备相应的学历和职称。关心教师的培训、学习和成长,把思政工作领军人才纳入优秀人才培养计划,把思政教师队伍纳入干部培训范围。
加强辅导员、班导师队伍建设,按1:200比例配备稳定的专职辅导员,辅导员原则上从党员教师或学校干部中选取。加强辅导员的管理,对他们的职称评审、晋级、奖惩培养等制定相应的规则,使之职业化、专业化,最大限度激励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为学生成才发挥聪明才智。
2、着力育人过程管理,提高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实效。
抓实基础课堂。认真落实教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推动精品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深化课程改革,构建了理论分析、案例讲析、实践探索、热点解读的知行合一教学模式。坚持理论教学和学生关注点有机结合,推动课程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教学体系向价值体系转化、价值体系向行为体系转化,有效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创新实践课堂。开展了创新创业教育,学生参与扶贫支教、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活动,用好红色教育资源,让师生体验历史,创造未来。
(三)加强阵地建设,发挥全方位育人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的作用。
1、充分利用双微平台,围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引领。通过母亲节、感恩节、教师节等一系列节日策划,开展多种形式的线上线下活动,培养学生传递爱心、感恩奋进的品德。官微进行美文赏析推送,提升学生的文学情操和鉴赏能力,达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效果。
2、多形式、多层次开展好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宣传教育。
学习宣传好党的十九大精神是全年最大的政治任务,学校按照中省市的安排部署举办好十九大精神集中宣讲;各党支部围绕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展开专题学习研讨;利用校内各类报告会、研讨会、讲座、论坛、课堂等平台,组织师生员工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和讨论活动。同时全方位、多角度地利用校园网、校广播台、宣传栏等校园媒体,广泛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营造浓厚的氛围,掀起了学习贯彻活动的热潮。传统宣传平台与新媒体平台的有效结合和充分利用,推动十九大精神和党的方针政策在学生中入脑入心,并转化为学习的推动力。
3、加强党校阵地建设,充分发挥党史的育人作用。
“用党的伟大成就激励人,用党的优良传统教育人,用党的成功经验启迪人,用党的历史教训警示人,这是摆在每一个党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随着形势的发展,需要我们不断研究和探索的一项重要课题”[3]。
党史研究工作意义重大,功能强大,简而言之,可以讲两句话,一是把历史挖出来,总结历史经验,揭示客观规律,弘扬革命精神,服务中心工作,鉴往知来,资政育人;二是把现实埋进去,记录现实成就,描述创新历程,反映时代发展,为各级党委政府的现在进行时树碑立传,载于青史,传扬后人。因此,党史工作是告慰前辈、激励后昆的十分重大之事,值得重视和加强,所以党史的育人功能可以分为励志功能、教育功能、启发功能和警示功能。
比如励志和教育功能:百折不挠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对提振信心的激励教育作用,在红军长征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时刻应对国民党反动军阀极其残酷的围剿,但是这支红色军队的全体指战员都保持着对革命最终走向胜利的乐观主义精神,他们不怕牺牲,敢于斗争,先后经历了湘江突围、强渡金沙、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激战腊子口等著名战役。在敌军多方围追堵截的时刻红军突出重围、杀出血路。毛泽东对红军有明确的论述:“这个军队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它要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无论在任何艰难困苦的场合,只要还有一个人,这个人就要继续战斗下去”。是的,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不是天生就有的,是有了坚定的信仰、革命的激情、强有力的执行力的革命军队才能产生出来的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来源于革命者对生死的无畏和对信仰的不渝;来源于革命队伍中每一位指战员的精神面貌;也来源于革命领袖的英雄气质。在长征的艰难困苦岁月中,中国共产党人锻造出的自信、团结、守纪律、有信仰就是真正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落实教育部立德树人工作的体现[4]。高校要加强对时代主旋律的宣传,用正确的與论引导学生对时事政治和客观世界的认识,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深入人心,在校园中形成生动活泼、奋发向上的文化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体育活动,占领校园文化阵地,充实学生的业余时间,陶冶学生的情操,全面开发学生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促使学生在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引燃学生的理想火花,促使他们树立进步的信心,鼓起理想的风帆。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B]人民日报,2016.12.09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教育部,2010.7.29
[3]从党的历史中汲取营养和智慧.李忠杰.[J]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学习月刊》2011年第11期10-11,共2页
[4]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指导意见[Z](教基二[2014]4号)
作者简介:杨中兵(1967—),男(汉族),四川岳池人,广安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一般项目:2018年度四川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项目【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学生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系列论述研究】(项目编号:CSZ18059 )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