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生涯教育在高中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职业选择多元化形势下,缺乏生涯规划指导的中学生,没有确立职业目标,对大学和专业的选择也具有盲目性,导致学习没有动力,升学没有规划性,就业满意度和幸福感降低。本文立足粤西县城普通高中,分析学生生涯规划现状,探索生涯理论在班级管理中应用的必要性,总结出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 升学规划 高中班级管理
一、现状分析
如今,不少高中学生在学习上,缺乏目的性、自主性,沉迷手机网游不能自拔,普遍感到迷茫,这已经是令家长和学校感到非常头疼的事情。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没有了来自生活上的压力,加上社会职业种类呈多元发展,还有网红经济的兴起,读书为了考大学为了找好工作,对学生的吸引力已经不大。
本人调查发现,粤西县城高中的学生,大部分职业理想不明确,大学目标和专业目标不明晰,对升学路径也不了解。我带过的班级,六七十人的班,其中有明确职业理想、大学目标或专业目标的,基本不超过十人。而这这几个人,他们的目标的确立,大多是受家庭亲友的影响,以职业形象和薪资收入作为判断标准,几乎不考虑个人的职业兴趣、能力、性格、气质、职业价值观等是否与职业匹配。也就是说,学生之所以选择这种职业目标,是因为学生个人或学生家人认为这种职业体面、收入高。
导致学生生活迷茫、对生涯知识的无知,原因主要有:一是社会不重视生涯规划。生涯规划与心理咨询一样,经常都是专家学者在网上大声呼喊,社会反应平平。除了省城等发达城市之外,粤东西北县市几乎没有专业的咨询机构,家长也不觉得自己和孩子需要咨询。大多数家长和学生没有生涯规划意识,不清楚什么是职业生涯规划,只要孩子能考上大学本科就好。二是学校不重视学生生涯规划指导。很多中学都觉得职业规划是大学的事情,什么都等考到好分数再说;老师也觉得职业规划、志愿填报是学生和家长的事,不需要给建议,也怕引错方向耽误了学生前途。虽然近年教育文件要求中学要对老师特别要对班主任进行生涯知识培训,要求对学生开设生涯课程,有条件的学校要配备专业生涯老师,现实却大多停留在文件上。缺乏生涯咨询知识和技能的班主任,又如何能指导学生做好职业规划,帮助学生树立目标,做好科学的高考志愿填报?
二、生涯理论融入到班级管理的必要性
在高中班级管理中融入生涯理论,并不是说班主任要像生涯咨询机构那样与学生辅导,因为人数多、时间少,技术不专业,那是不现实的。这个融入,应该是这样一个过程:班主任应用生涯理论,让学生了解生涯规划的基本常识,引起学生重视职业规划,引导学生找出职业方向,慢慢确立大学和专业的目标,努力学习,考上理想高校。结合现状和生涯规划的特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去理解职业生涯教育融入高中班级管理中的重大意义。
1.有利于引起重视——在班级中进行职业生涯的教育和指导,使得职业生涯规划理念得以传播,提高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从而促使学生和家长重视职业规划,并认识到职业规划和志愿填报的重要相干性。人生充满选择,在重要节点上选择不当,后悔终生。在网上买件衣服都要看来看去,选了好几天才下单;家庭买车买房,无不是全家出动,力求选到最满意的。读大学选专业,决定将来的就业方向,是人生的大事,难道就可以随随便便?古人讲,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放到今天理解,就是:男女都怕入错行,男女都怕选错另一半。
2.有利于科学选择——在班级中进行职业生涯的教育和指导,有利于学生进行职业探索,选择适合的职业目标。当学生有了生涯规划意识,重视了职业选择,他们就有意识的了解职业的种类、特点,再去比较职业的内容、环境、收入、形象等。有了这些材料数据,他们才可以在职业选择中做出更适合的判断。一如买房子的人,收集了所有楼盘各种户型的数据,再进行大量的比较,才能做出满意的选择。
3.有利于未来幸福——学生重视了生涯规划,理解了职业的相关信息,还要懂得自我探索,明确什么才是自己想要东西。职业本身没有好坏,选择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因此,科学正确的职业选择,有利于提高职业满意度和幸福感。买了鞋子就希望穿着舒服,买的房子也希望住着舒适。如果从事的职业不满意,越干越不想干,何来幸福感可言?学生可以通过多次的职业性格测试,做好性格等与职业的匹配,可以提高大学和专业学习的有效性,提高未来就业的满意度和幸福感。在高中阶段所做出合适的大学专业选择,进而必将影响到大学的专业学习的兴趣度和有效性,也进而必然会影响到将来走出社会就业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4.有利于人才培养——在班级中进行职业生涯的教育和指导,让学生早早就明确了未来职业发展方向,有利于人才的培养和生产效率的提高。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总是想办法去争取;选了自己喜欢的事情,总想办法把它做好;读到自己喜欢的大学和专业,就努力学习,不会总想着逛街和游戏。在自己喜欢的行业和岗位上工作,叫事业;在不喜欢的行业和岗位上工作,叫谋生,甚至是煎熬,工作当然没有积极性和创造性。干着自己不喜欢的职业,被大人逼迫着读书,当然没有积极性,效率低浪费时间浪费资源。
5.有利于班级管理。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最怕学生学习不积极、还经常违法纪律。目标不明确的学生,缺少指引,在家长和学校纪律的压力之下,往往学习不够主动、管理上不够配合,增加了班级管理的难度。当班主任向学生传播了生涯规划理念,引起学生和家长重视,帮助学生探索职业和自己性格的匹配,选出心仪的大学和专业之后,学生的目标更加明确,学生升学路径更加清晰,学习会更加主动,对班主任的管理也会更加配合,班级管理会变得轻松。
6.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通过职业生涯教育,让学生进行自我探索,发现自己,老师可以掌握他们的数据,对他们进行因材施教,进行职业规划、学习目标、学习方式等全方位的、个性化的引导和教育。在自我探索中的兴趣、性格、气质、职业价值观等心理测评中,老师能发现学生存在一些心理问题,进而进行心理辅导进行适度矫正,保持高考高压下的心理健康,是开展职业生涯教育带来的好处。
三、生涯理论在班级管理的应用
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把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应用到班级管理中去。
1.宣传生涯规划理念,强调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就是在平时班会课上,用多个专题、主题班会,来系统介绍发达国家很重视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用真人真事告诉学生,从事适合的职业和从事不适合职业的人生差别是很大的,用近年高校大学专业不满意的学生数据说明科学填报志愿的的重要。这项工作,如果学校举办讲座,统一对学生进行宣传,效果也很好。
2.介绍职业种类,探索职业性格,科学匹配。我通过一些招聘网站,搜索热门职业热门岗位信息,介绍各种职业的性格特点,使学生明白,不同的职业对性格的要求是不同的。通过职业性格测试,使学生初步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常用的测试有“霍兰德职业性格测试”“ MBTI测试”。班主任需要参加测试操作培训,才能提高测试的科学性,如果班主任有心理咨询能力,效果会更好。
3.分享专业分类,分析大学专业与职业的关系,选择专业方向。所做非所学、所学非所爱,其实就是浪费时间、浪费资源。在确定了职业方向之后,班主任要和学生介绍专业与职业的相关信息,让学生选择与该职业方向相关的大学专业。班主任要介绍大学专业分类,介绍某专业所学的专业知识以及培养的专业能力是什么,毕业从事的职业有哪些,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职业方向选择相应是专业。
4.讲解志愿填报步骤,确立大学目标。就是按照高考志愿表的顺序,介绍各批次录取的要求,最主要是教会学生,通过前一年高考的录取数据,筛选出与自己分数相符合的省内外高校的名单。这些高校数量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以15所左右为宜,同时这些学校也必须是开设有所选专业的。
5.制定升学方案,推动目标的实现。确定了大学和专业的选择,还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制定自己的升学方案、学习计划,推动目标实现。目标和计划都要可视化,可以印发统一模式的表格,让学生填写,贴在容易看到的地方,时常提醒努力学习。老师还要定期与学生面谈,了解计划实施的情况,帮学生分析,及时完善计划,鼓励学生努力学习,未来可期。
班主任引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时,要具体到以下几个目标,从远到近:未来职业生涯的职业目标——大学专业目标——高考的志愿目标——高三的分数目标——高中的学习目标——学年学期的学习目标——月和周的目标。引导学生制定详细目标后,更重要的是督促他们落实。在月考成绩出来后,班主任要及时找学生谈话,检查学生具体目标实现的情况,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学习和心理问题,帮助学生解决困难,推动目标实现。
通过多年实践,我认为将生涯理论融入到班级管理,是非常有意义的,效果是显著的。利用职业的远景规划去激励学生,帮助立鸿鹄志,做奋斗者,志存高远,追求崇高理想信念。通过职业生涯教育,让人人都有奋斗方向,人人都有奋斗远景,人人找到自我,人人找到方向,少了一些同学对比、成绩对比等导致的心理失衡,班风和畅、同学阳光而积极。学习有了动力,自觉性和纪律都会好转,整个班级的他律管理,会因为个人的自我管理而变成一个善于自我激励的集体。
参考文献
1.陈洁华 .《班级管理:“他律”到“自律”的飞跃》.《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 , 2010年第2期
2.李建英.《职业生涯规划在高中班级管理中的应用》.《考试周刊》,2012年第73期
3.宋明虎.《高中班级管理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杂文月刊:学术版》,2015年 第2期
4.陈亚.《职业生涯教育理念下的高中班级管理研究》.《新课程(下)》 ,2016年02期
5.马昭城.《高中班级管理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分析》.《新课程·中学》,2019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