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教育教学 > 基于思维导图的中小学英语衔接教学研究

基于思维导图的中小学英语衔接教学研究

日期: 2020/4/8 浏览: 7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泰州智堡实验学校 王璐

摘要:基于思维导图模式的中小学英语衔接教育是新时代英语教学不断发展的重要表现,它主要是通过思维的不断发散式教育,来启发众多的中小学生学习英语,并最终获得进步。因此本文主要从思维导图扩散方面来加强中小学英语的教学衔接,引导中小学生通过多种英语学习方式,简化英语教学内容,不断地激发学生们学习英语的兴趣,这样不仅能够及时的使学生了解文本内容,还会使得英语技能的得到提升。
   关键词:思维导图;中小学生;英语教学;英语技能
  
   引言:英语作为学生的基础类别学科,在小学乃至中学的学习方式以及学习成果将直接影响到后期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和途径,因此采取快速有效的英语教学模式对于小学和中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尤其重要。思维导图为了改变当前英语教学现状应运而生,而要想使得中小学英语教学与思维导图学习方式达到有效的衔接,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进行此类模式的英语衔接教学之前,一定要对班级学生有精确的了解和认识,不断挖掘学生们的英语学习兴趣所在,对症下药,从而不仅使得教学内容得到完美实施,而且还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中国获得双赢。
   一、思维导图与中小学英语完美衔接的概念界定
   思维导图也可以称之为发散式导图,这种方式主要是通过一个基点或者是中心点来进行不断地发散和放射,从而能够联想出更多的有效信息和关联知识,通过将知识点进行及时的衔接,便能够有效获取更多的学习内容,启发思维的不断进行联想,从而通过学习与思维导图的运用达到最完美的呈现。在视觉上,思维导图的发散状形态也更加显著直观,它将不断联想的知识内容与有效信息进行完整的呈现,可视化意义加强,学习意义得到展现,可以说,思维导图方式是学生学习知识、构想知识的强力运用工具。
   对于传统的中小学英语教学来说,普遍都是老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以教师教学作为主导型的课堂不仅会使学生学习学习英语的兴趣不断下降,而且还会弱化教学质量,使得教学效率严重大打折扣,中小学生英语的学习处于瓶颈化趋势,难以得到有效提升。
   通过思维导图式的英语教学衔接,学生自己便可作为英语课堂的主导力量,通过教师在课堂给予的英语教学知识点,学生可针对此知识点进行不断地发散和串联,并动手做出发散状图形,用于自己的英语学习。这样的英语衔接教学方式,不仅简单直观,便于学生认识和了解,而且以学生作为主导的英语课堂,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教学质量在提升之余,也使得众多学生英语学习技能得到普遍提高。
   二、中小学生英语教学如何与思维导图模式达到有效衔接?
   (一)基于思维导图模式,衔接中小学英语词汇教学
   在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英语词汇教学是基础,也是难点。传统的英语教学课堂在此内容的学习安排上多是学生死记硬背的方式,学生们不仅记不住单词,而且最后的后果往往是记得多,忘得也多。因此,在这样的境况中,教师应改变这种现状,采用思维导图模式的衔接与渗透,通过简单直接的可视化形态,启发中小学生在英语词汇课堂的学习中,进行发散式联想学习,可以通过联想周边事物,或者音译相同的单词,通过比较学习,能顾及时加强学生的认识和理解,这样的思维导图式衔接教育,不仅使得教学内容事半功倍,而且直接引导着学生的思维发展和扩散,从而使得英语词汇教学内容产生意想不到的收获效果。
   最关键的是,学生可以自由运用思维导图,选择自己的盲点知识区进行重点补习,而不用因为没有来得及跟上课堂教学而产生压力。所以,从这方面来看,思维导图式的有效衔接不仅缓解了师生的压力,而且自由的学习模式是当代每个学生所追求的,通过不断地发散思维,学生便可大胆的进入知识的探索空间,去畅想,遨游。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实现了双赢,也让学生发现了自己英语学习有效取得进步的方式和途径,并最终达到思维导图与英语教学的完美衔接。
   (二)基于思维导图模式,衔接中小学英语写作教学
   在中小学生英语教学的研究过程中能够发现,英语写作作为英语教学的难点和重点,不仅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和发现,同时也需要中小学生不断扩展自己的英语写作词汇量和写作语法、技能等。但是,传统的英语教学现状不仅直接忽略了英语写作对于学生们英语学习的重要性,而且由于教师教学压力的增加和学生课业压力的繁重,为了提高教学效率,英语写作经常被忽视,很多写作技巧、英语词汇重难点、语法讲解、写作注意事项等众多方面都没有在实际的英语教学过程中得到体现,因此,学生最后呈现的写作质量可想而知。
   新形势下,为了改变这种英语学习窘状,思维导图这种渗透式学习得到了有效的体现和运用,通过教师对于某英语写作主题的给予,学生便可以充分通过自己的联想进行多种方位的展开,构造出丰富且详细的思维导图。
   在进行具体的分散式联想时,由于英语写作涉及的英语类别知识众多,不仅包括英语词汇量的检测,同时还有英语语法、句式和写作注意事项的多方面构成,因此,在初期英语教学与思维导图进行衔接时,教师必须有方向的引导学生将上述众多英语分类内容进行串联,教师可以采用事例教学,通过对于某一个英语主题单词的提供,引导学生创造性的联想更多相关内容,先由一个单词进行扩展,接着引入句式、语法,最后构成完整的句子,这样成型的思维导图是全面的、丰富的、有实际内容的,可以说,通过此类思维导图的有效衔接与联系,不仅可以直接拓展学生的词汇量,加强学生的英语语法技能,而且在提高学生英语成绩之余,丰富了学生英语学习的视野,并达到两全其美的地步。
   三、中小学生英语教学与思维导图模式有效衔接产生的实际意义
   (一)学生主体地位得到体现
   新课改明确提出,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有更多的主动权来掌握自己的学习,老师要及时的起到引导作用。思维导图的有效衔接便顺应了新课改的要求,学生可以充分做主,对于自己不明白的知识,一是可以向老师请教,或者直接采用思维导图式学习,不断发散自己的思维,进行相关知识的串联和联想,直到将问题搞清楚。当然,教师也要在旁引导,体现辅助者的作用。
   (二)形成轻松的课堂氛围
   当学生面对那些繁杂的英语单词和句式,教师总要采用一定的方法与之互动,进而加快教学目的的完成。可以说,通过思维导图的引导式教学,教师便可以在第一时间感知学生对于某些英语知识的独到理解,包括某些知识内容缺乏,便可及时通过轻松的联想学习和课堂互动,来填补学生对于英语知识领域的空缺,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便能主动投身到英语课程的学习,它从根本上改变了教学方式,越来越多的学生投入到了主动学习的行列,进而达到教学目的。
   结语:
   相比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通过思维导图学习方式的有效衔接,这种教学模式极大的改变了传统英语教学的劣势,它以学生为主要出发点,采用不断发散学生的思维并引导学生动手绘制出课堂主题内容思维导图,这种新型教学模式在缩小教学讲解时间的前提下,为老师与学生的互动争取了更多的机会,学生的答疑解惑有了解决的途径,不仅牢固的掌握了英语知识,更使得现有的教学方法获得了质的提升,最后,学生与教师都能在这种模式下更好的享受课堂,并获得进步。
  
   参考文献:
   [1]万莉.如何做好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工作[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2014(12):21-23.
   [2]付友花.如何做好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工作[J].江西教育,2016(20):35.
   [3]苏红燕.“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华夏教 师,2018,12(34):50.
   [4]唐丽芳.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英语思维导图词汇教学策略——以仁爱版英语九年级上册Unit 1 Topic 3为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8,19(11):13-1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