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推动和谐文化健康发展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推动和谐文化健康发展

日期: 2010-7-17 23:00:43 浏览: 14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刘卫平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观点,而以“八荣八耻”为核心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和集中体现。因此倡导在全社会范围内树立和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和谐文化不断发展,必将成为建设和谐社会中的一个新亮点。
一、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是当前和谐文化建设的迫切要求
改革开放近30年来,我国文化的发展变化,在保持先进文化不断发展壮大且始终占主导地位的总态势下,逐步出现了一些突出而复杂的现象,从而把文化价值观问题严肃地摆到了我们面前。文化上出现的突出而复杂的现象,有三个原因,一是开放的格局。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时间,我国与世界的联系,越来越广泛,越来越紧密,过去那种闭关自守状态下不存在的问题,伴随着对外开放进程中多元文化相互间的交锋和冲突,纷纷开始出现。

学海网
二是社会的转型。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期间,人们原有的价值观念已逐步失去了支配地位,而新的价值观还未完全确立,人们的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三是思变的心态。开放的格局、快速的发展,自然也引发和培育了人们思变的心态。过去那种长期安于现状,不求新不求变的现象,已经不多了。现在人们几乎每天都发生着观念、情趣的变化。
这些矛盾是无法回避的,只有妥善处理,正确解决,才能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不但要有制度的保障,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坚强的领导,而且还要有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因此,广泛宣传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在全社会形成一种高尚的社会主义道德氛围,是一个重要的精神条件。而社会主义荣辱观正是价值观和道德观的直接具体的表现形式,所以,在全社会深入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是恰逢其时的。
二、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出和谐文化的基本要求
和谐文化是一种社会秩序,也是人类的一种价值取向。从现实看,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础、精神动力、道德支撑和舆论氛围。推进和谐文化的建设,实际上是加强和改进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深化和拓展公民道德素质的一个重要的内容,是实施和开展公民道德评价的一个重要尺度。所以,“和谐文化”在今天的某种意义上来讲,是道德的文化、道德的思想、道德的理论、是当代中国道德进步的一个目标和方向。它和我们整个道德文化、道德思想或者道德理论的进步应该紧密联系起来,这样更能够把和谐文化的思想内涵、价值导向牢牢把握住。
毫无疑问,我国发展和谐文化的态度是鲜明的,目标是明确的,我们所取得的文化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但只要我们稍微留心就会发现,当前人们在文化价值观上存在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一是文化价值观错位。本来我们对待文化的利害、善恶、美丑问题,应当标准明确、态度坚决,但在有些人身上却错位了。明明是健康有益的文化,往往得不到大力的支持和提倡;明明是颓废没落的文化,往往得不到及时的批评和制止。二是文化价值观颠倒。这种文化价值观,把利当成害,把害当成利;把美当成丑,把丑当成美;把善当成恶,把恶当成善,完全颠倒了价值判断的标准。一些格调低下、趣味庸俗的娱乐节目充斥着电视荧屏;一些毫无观赏性、缺乏艺术价值的所谓商业“大片”被大肆炒作。那些弘扬社会正气、彰显时代精神的文化作品,却得不到舆论的及时关注,被人为地冷落在一旁;而一些歌星影星的“婚外情”、“私生子”,却成了某些媒体的主打新闻。这一类现象,警示我们在文化价值观上存在的问题不容小视,应当引起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重视。
而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以道德建设作为切入点,同时在哲学方法论上还涉及到真理观、价值观和历史观。其内涵非常丰富,囊括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及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本质要求,还涵盖了个人、集体、国家三者关系,涉及人生态度、公共行为、社会风尚,构成了社会主义道德的鲜明指向,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明确了当代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说,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八荣八耻”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本要求,是当前发展和谐文化的重要内容。
三、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力推动和谐文化建设
第一,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要把握社会主义方向。荣辱观属于道德观和价值观的范畴,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与道德标准和价值尺度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也是与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要求和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的。树立和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应当始终清醒坚定而又旗帜鲜明地坚持社会主义的立场、方向和根本出发点,坚持社会主义道德观和价值观的根本标准。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第二,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构建和谐文化,舆论引导相当重要。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纳入到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公民教育和社会管理的全过程。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开展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也是为了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教育人们树立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的、正确的社会理想、道德情操和价值目标,这些都是和谐文化基本内容的具体体现。要充分发挥和谐文化启迪思想、陶冶情操、传授知识、鼓舞人心的积极作用,形成强大的舆论氛围,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认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
第三,社会主义荣辱观要和基层文化建设相结合。基层群众文化和广大群众的精神物质生活息息相关,办好基层群众文化,对于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至关重要。按照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要求,更自觉地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更好地发挥先进文化启迪思想、陶冶情操、传授知识、鼓舞人心的积极作用。
第四,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要结合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和科学文化教育来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也是加强和改进思想道德建设、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要通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促使广大青少年明白在现实生活中“光荣”与“耻辱”的深刻内涵,自觉养成“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优良品德,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灵魂,同时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价值导向、智力支撑、精神武装。而构建和谐文化,根本任务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只有每个社会成员都能知荣辱、明善恶,才能真正推动和谐文化健康发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