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办好高职会计,服务海西建设

办好高职会计,服务海西建设

日期: 2010-7-17 20:56:25 浏览: 16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佚名

[摘要]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如何培养适用海西建设需要的技能型会计专门人才,是高职院校会计教育面临的重大挑战。本文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培养目标出发,分析目前高职院校会计教学的现状,并提出高职院校会计教学的新模式。以期真正提高学生知识与技能的适用性与竞争力,更好地服务海西建设。
   [关键词]高职会计 教学模式 实际操作技能培养
   一、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培养目标
   随着科技的进步,计算机、互联网、信息处理能力的发展,企业环境和会计行业本身快速变化。会计职业界提供的服务范围越来越广泛,专项服务越来越专业,业务创新层出不穷,使得会计人才市场对会计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素质越来越全面,而不是仅仅具有会计操作能力的“专门”人才。
   作为能对社会经济管理的发展产生实际作用的会计专业,企业对会计专业人员要求的基本标准是在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具备会计职业资格证书基础上,熟练掌握日常会计核算、电算化操作等现代财务会计实务操作技能,胜任与会计不同岗位群工作需要的具有一定职业发展潜力的技术应用型复合人才。
   二、高职院校会计教学的现状
   1.以学科为中心设置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不少课程是翻版普通大学课程,把所有的课程分成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三个层次,其中基础课将近占了一年的时间,没有摆脱知识的系统性、学科性制约,没有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的技能性、操作性。
   2.实践教学环节簿弱
   一是实践教学课程与专业理论课的比例不尽合理;二是虽然加大了实习实训教学的力度,但由于受学科的影响,不能按照实际会计工作岗位要求组织教学,实习实训的绝大部分内容是账务处理,其实是准则、制度讲解的继续,是将平时做在作业纸上的作业改做在账册、凭证上而已,使得会计实践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会计实践整体流程观念不强。
   3.以理论考核作为成绩考评
   学生成绩考评基本上沿用传统的闭卷、笔试形式的期末评价方式。以“一考定乾坤”,更多地侧重于让学生对课程知识点的死记硬背,而将学生必须掌握的实际会计操作能力、核算能力、检查能力、分析能力、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考核推向边缘化,致使一些学生学了几年会计到头来却做不出一套完整的手工账。成绩考评体制的不合理,严重影响了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锻炼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从而对学生的职业产生了一些负面的影响。
   4.教师的实践经验不足
   教师没有实际会计、审计工作经历,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和操作技能,不能满足技能型人才培养需要。在教学中照本宣科,传授的“技能”犹如空中楼阁,学生不能适应就业的需要。师资短缺,整体素质偏低,“双师型”教师严重不足。其实教师从事会计兼职工作正是他获取会计实际工作经验,充实教学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的最佳途径,这是派送教师到企业进行一般的参观和实习所无法达到的。
   三、高职院校会计教学的新模式
   要实现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必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由原来传统的重理论、重体系的学科教学模式向重实践、重技能的模块教学模式转变。
   1.改革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教育部2006年16号文件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因此高职高专会计课程体系的设置和教学内容的整合应以能力为本位,以培养会计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为主安排课程体系。
   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培养过程的建构样式和运行方式,它包括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而采取的课程模式、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人才培养途径等诸多构成要素。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应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会计岗位模块教学为中心、突出实践操作技能培养的“公司式”人才培养模式。
   3.改革会计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
   会计教学模式应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社会需求为动因,以实际问题为基础,进行发现式、探索性的学习,教师在教学中应畅导新的教学方法。
   会计案例教学法通过剖析会计案例,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用于会计与理财的“实践活动”中,有利于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另外,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将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领域中,展示更多的账、证、表等实物,活跃课堂学习气氛,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同时使课堂教学的知识输出量增加,缩短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4.完善考核评价制度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成绩考核模式应能体现强化学生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使每个学生都具备掌握若干会计岗位所需要的本领,它是高职会计专业教育的切入点和出发点,也是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具体体现。为了彻底改变“一考定乾坤”模式,应当采取灵活多样的全程考试方式和成绩评价模式,其实质内容就是将学生日常的学习和平时表现统统纳入考核范畴,即在评定学生学习成绩时应将过程考核和课程考核二者结合起来,同时,应重点突出过程考核,将有创造、有创新作为成绩评定的重要依据。
   5.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
   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在教师。高职院校应根据教学需要,重点组建和培养“双师型”和“双师素质“的会计教师团队,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
   6.加大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建立校内实训基地,能够使学生在实验室内完成从会计账证设置、账务处理程序、报表编制、印签使用,到最后凭证装订的整套会计循环过程。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应上机操作,实行手工与计算机处理双向制,在时间操作过程中使学生体会二者操作流程的不同之处,这样就为实现能力培养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高职院校会计教育必须根据区域发展特点,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及时调整教育目标,突出办学特色。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着力于培养职业意识好,动手能力强的技能型会计专门人才,才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满足企业用人需求,实现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更好地服务于海西经济建设。
   参考文献:
   [1]罗志敏. 高职会计教育模式改革的研究.海洋大学,2007.1.
   [2]鄢仲天.高等职业院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对策研究.东北师范大学,2007.1.
   [3]张锋.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的现状及改进.职业教育研究,2007.10.
   [4]张兴武,郑毅.关于高职高专会计教育模式的探讨.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