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谈校企互补教学模式

谈校企互补教学模式

日期: 2006-10-8 3:49:13 浏览: 99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舟山市普陀区沈家门中学 张鹏飞

摘要: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快慢主要看机械行业的发展,机械行业发展的快慢看机械专业人才的质量,而培养机械专业高水平工人的关键在于良好的教学方法。对此,笔者提出了校企互补教学模式,以提高培养机械专业人才的质量。
关键词:校企互补;机械专业;师资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3219(2003)25-0068-02

职业技术教育是把人力资源和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催化剂。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不仅关系着经济发展的速度和综合国力的提高,而且还关系着社会的稳定和社会主义精神建设。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为中华民族21世纪的腾飞而造就千百万技术素质优秀的劳动者,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大事。
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教育系统创办的全日制学校,另一种是企业自己创办的职业技术学校。前者在较长的时间里,学生在校学习专业理论和基本技能,毕业前到企业实习,时间较短,并且学校所学技能与工厂企业的设备不是很适应,短时间内掌握企业要求的技能有一定困难,学生毕业后要通过较长一段时间才能适应企业生产,存在着企业与教学相脱离的现象。而后者比前者有所改善,但因企业教育经人员费负担过重,一旦企业人员饱和就影响职业教育的持续发展。到本世纪初,虽然出现了合作教育模式,有学校和企业签定合同,共同对学生实施职业教育。但企业难以接受这种教学和培养方式来培养所需的一线技术人员,而采用德国职业教育的双轨教育,就是指接受培训的青年在企业里学习实际操作和在职业学校里学习理论知识平行进行。目前,我国大多数的企业还不能做到这一点。因此,结合我国国情,以及现有学校和企业情况,采用“校企互补”教学模式,对机械专业有五大优点。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论与技能
学生进入中等职业学校接受专业教育之前,在理论和技能上完全是空白。在理论方面,学生在没有感性认识的情况下,靠死记硬背,而不是靠理解来学习专业知识,容易产生边学边忘的现象,要使学生在三年中掌握全面的专业理论知识确实很困难。对他们来说要想在教学大纲规定的时间内把专业知识掌握好,必须要有一定的时间和实践进行面对面的接触。在技能方面,由于受到场地、资金等多方面的影响,学校虽然能提供一定的实习内容,但实习内容粗糙、设备单一,在这样的条件下进行实践操作,并不能引起学生对学习技能的重视,不能促使学生努力地去掌握技能。而通过校企互补的教学模式,可以迅速地提高学生的理论和技能水平。校企互补教学,利用企业的生产过程、机械设备,让学生完成三个阶段的企业补充教学。第一阶段:学生下企业以看为主,了解机械设备的工作情况,企业所生产的零件形状,观看老师傅技能操作等等,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为校内机械专业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打下良好基础。如学校有条件,可加工一些与企业有关的零件,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在教学上教师可根据企业的生产内容结合机械专业理论进行教学,使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机械专业理论知识。第二阶段:学生通过校内专业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下厂后在师傅指导下,进行一些相应零件的粗加工,实现专业理论、技能的提高和巩固。第三阶段:进行必要的精加工训练,提高学生独立工作能力。
二、有利于提高机械专业教师的综合素质
中等职业学校创办以来,师资基本上由普通文化课教师改行专业课教师。这些教师从课堂走向课堂,既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理论教育,又缺乏企业工作、生产实践的经历和阅历,技能较差。高等学校为职业教育发展所培养的专业教师也是从学校走向学校,同样存在缺陷。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师,应该是集理论、技能、示范于一体的复合型人才。要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发挥职业教育的优势,教师是关键。
校企互补教学的模式,给教师提供了广泛的学习空间,拓宽了教师的理论空间。通过校企互补教学,可弥补教师专业理论和技能方面的不足。校企互补教学不但要求教师掌握现有教材的理论知识,同时要了解理论知识中的企业应用部分,教师要下企业去全面系统地掌握企业中有关理论知识的应用部分,并把企业中应用到的理论知识充实到教学中去,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的直观感性认识能够快速地升华到理论认识,既提高了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理论素质,教师也有了生动直观的教学内容,从而提高了教学能力,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理论素质。校企互补教学,同时要求专业教师具有较高的技能素质。通过校企互补教学,提高了教师在校内实习指导方面的能力,培养了合格的“双师型”人才。
三、有利于使现有教材适应于生产实际
从编写上看,中等职业教育虽然体现了机械行业的应用性和普遍性,但却存在着实用性方面的不足,尤其在各企业生产应用方面,存在着脱离实际的现象。这样就会造成学生难以理解企业生产的实质,难以把理论联系到实际中去,难以去真正适应社会生产力。学生进入企业以后不能直接上岗,而是需要经过较长的一段时间在实际生产中学习,才能把理论知识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去。采取校企互补教学模式,教师通过到企业实际锻炼,在相关机械专业理论教材中,补充一定量的实际生产机械专业的理论内容,丰富了教材的广泛性、多样性、实用性。
四、有利于不断提高企业劳动者素质
长期以来,企业为不能招收所需的合格劳动者所困扰,尤其是既懂机械专业理论知识,又有一定的机械专业技能的技术人才。目前企业一线劳动者多数是从社会上招收来的工人,他们几乎没有进行过系统的机械专业理论学习,不能独立去完成新零件的加工,严重影响企业生产率。特别是随着企业的发展,新设备的增添,难以在本企业中挑选合适的工人。通过校企互补教学,企业可从长期实习的学生中选择适合本企业的一线工人,同时在长期的相互了解中选择企业发展所需要的后继人才。
五、有利于不断提高机械专业的教学质量
校企互补教学,为学生开辟了广阔的学习机械专业的场所,开阔了学生学习机械专业的范围。学校通过校企互补教学,改变了过去学校教学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的状况,使学生在学校既学到机械专业理论和基本操作技能,又能在企业得到实际锻炼。校企互补教学解决了教育系统中因为教育经费不足,教学实习设备落后的问题,为学校提供了优越的实习设施和场所。校企互补教学,使机械专业教师在专业理论和操作技能上得到强化,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自身素质。校企互补教学,也提高了学生的机械专业理论和操作技能,使培养出的学生既有专业理论知识,又有技术水平,成为适应当今社会经济及生产力发展的有用人才,从而提高了学校的教学质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