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教育教学 > 巧用思维导图,精心布局谋篇

巧用思维导图,精心布局谋篇

日期: 2024/8/22 浏览: 5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徐德霞

(泰州市海陵学校 江苏泰州 225300)
   “为文如造屋”建一个房子,首先要解决这几个问题:为什么要建这个房子,建一个什么样式的房子,用什么材料来建。写作文,也要解决这几个问题,为什么要写,也就是立意;用什么材料来写,也就是选材;写一篇什么样式的文章,也就是布局谋篇。这三个问题其实就对应文章的三大要素:主旨、语言、结构。
   有些同学写作文,拿到笔就写,可是写了第一段,不知第二段该写什么,结果写出来的文章杂乱无章,语言苍白;有些同学写作文,情丝满腹,洋洋洒洒,以为写了一篇好作文,结果写出来的文章逻辑混乱,中心不明。这就如同建房子既不管房子的用途,也没有预先设计图纸;既不知建一个什么样式的房子,也不知要建几层、建多高,只管砌墙,想砌多高砌多高,感觉不高就再加一层。再笨拙的建筑师也不会这样盖房子,然而,我们不少同学就是这样“为文”的。
   房子有房子的结构样式,文章也有文章的结构样式。文章的结构虽然多样,但也是有“道”可循,有“格”可依的。写作时,首先要掌握好一些常见的文章结构,然后在此基础上灵活变通。比如我们可以巧用思维导图,把文章的结构列出来,动笔前先精心布局谋篇,这样文章的结构才会坚不可摧。
   因为思维导图具有思维可视化的特点,能形象直观地展示出思维步骤。恰当使用思维导图对同学们的作文提升会有着显著的作用。可以帮助同学们发散思维,理清思路,使作文结构更加完整。古语道“着意画资妙选材,也须结构匠心裁”,曾国藩亦云“古人之道,谋篇布势,是一段最大功夫”,可见,写好一篇文章需要我们精心布局谋篇。
   一、读思维导图,启发思维
   我们来看一则有趣的漫画《铅笔造屋》。其实“为文如造屋”,一篇文章如果不注重布局谋篇,就如同危房,说倒就倒。所以我们在写作之前花个几分钟给作文布局谋篇是十分必要的,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那么什么叫布局谋篇?布局谋篇,即在审题立意、选材之后,对材料的组织、结构的安排等做整体谋划。那么一般文章会有哪些结构呢?如我们学过朱自清的《春》,文章写了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这就是横列式结构。横列式结构主体部分由并列的若干板块构成,千字作文一般由三四个板块构成,各个板块之间是并列关系,可以灵活调换位置。再如朱自清的《背影》,文章写父亲与我回老家,父亲决定送我去火车站,父亲给我挑选座位,父亲给我去买橘子,这里的结构就是纵贯式结构。纵贯式结构采用的是由浅入深、逐层深入的思维方法。其中有时间的推移、时序的变化、空间的转换、事件的发展、感情的转变、事理的逻辑等。所有的事物,都有其从发生、发展到结局的顺序。写记叙文,要写出事情发展过程;写小说,要理清情节,即“开端一发展一高潮—结局”。再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文章主要写快乐无忧无虑的百草园生活与枯燥无味的三味书屋生活,这里就是对照式结构。对照式结构的常式结构特点是一般由两两相对的两大板块构成,可以是人物对照、场景对照,也可以是事物对照、理论对照。采用的是辩证思维的方式,变式则很多,可以是两两相对的板块构成,即对比结构。下面是部分课堂实录:
   (播放漫画《铅笔造屋》)
   师:你从漫画中看出了什么?
   生:……
   师:从漫画中我们知道盖一个房子,首先要解决这几个问题:为什么要盖这个房子呢,盖一个什么样的房子,用什么建筑材料来盖。写作文,也要解决这几个问题,为什么要写,也就是立意;用什么材料来写,也就是选材;写一篇什么样式的文章,也就是布局谋篇。如果我们不布局,可能写了第一段就不知道第二段写什么了,结局可想而知,也许就和刚才铅笔先生一样,好不容易建成的小屋说倒就倒了。 所以今天我们需要学习造屋的方法:运用思维导图布局谋篇。
   师:先来了解布局谋篇是什么意思。
   学生齐读
   师:俗话说“操千曲而知音,观千剑而识器”课前我画了一些课文的思维导图,现在请你们结合思维导图分析分析这些课文主体部分是什么结构?
   学生分析得出:
  

巧用思维导图,精心布局谋篇

   纵贯式 对比式 并列式
   (选入教材中的文章均文质兼美,是学生习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宝库,通过这一环节,一方面学习知识,另外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关注谋篇布局方法。)
   二、摹思维导图,强化思维
   同学们可以欣赏以下几篇学生的作文,选择喜欢的一篇作文,选择与之相对应的思维导图,先学会填思维导图,分析文章的结构。在灵活运用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同学们可将更多相关知识纳人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中,进行科学的分类,逐步形成更加成熟的思维体系。
   下面是部分课堂实录:
   师:课前批改了同学们的作文,现在请选择与作文相对应的思维导图,填思维导图,并分析文章的结构。
   (展示学生作文)
   师:大家来读一读,填一填,段与段之间是什么关系。
   学生作文片段一:在那个朦胧的清晨,懵懂的我背着行李,手握神圣的车票,上车,左转,遇见41张陌生的面孔,他们与我一起向前度过漫长欢乐的旅行。
   第一号车厢的列车长是名年轻的姐姐,我一眼注意到的是她胸前熠熠发光的徽章,心想,我要是也有这个徽章,多好。后来我才知道,那叫党徽。列车长有着恬静的笑容,总能一次一次带给我们甜蜜。车厢里的的余音在绵长地回响,坐车的日子如同小汤炖排骨,愈浓愈香。她说我们可以叫她Miss Wang,她给我扎各种各样的鱼骨辫,是啊,她最喜欢我,我最喜欢她……那些模模糊糊的日子在车窗外渐渐清晰起来……
   二号车厢,一切变了样,Miss Wang远去了,换成了老练的老曹,一头干练的的短发挽在脑后,镜后的目光严厉而慈祥。花是馨粉的,草是银绿的,车厢里新来了2名乘客,与我携手共进,品尝酸甜苦辣,在旅行中挥洒年少的汗水。
   刚进入第三号车厢,我就打了个激灵。列车长换成了严厉的老王,在我看来如此严肃。在她的魔鬼训练下,各种名誉不请自来,我们成了高高在上的重点车厢,那段日子,像清丽的小雏菊,迎风摇摆。我们在温暖的晚风中,蜕变成成熟的少年。
  
   ——《一路欢歌》
   学生作文片段二:从小我就偏爱素描,还记得小时候参加了很多兴趣班——舞蹈、动画制作、羽毛球、围棋等,但没有一样坚持下来,除了画画。没有人对画画的那份执着。今天我想说说心里话,我爱画画。
   到我上了七年级,学习任务开始繁重起来。记得快到期末考试时,作业总是多得要写到夜里十一点多,这对以前晚上九点就早早入睡的我来说,着实有些不适应。
   自从上了八年级,学业更加繁重,父母决定让我暂时停止学习画画。无奈之下,我苦苦央求,甚至动用眼泪,!但依旧没能动摇父母的决定。我不能去学习画画了,这么多年我从不间断的绘画学习就这样中断了。我心中暗想:我会好好学习,我也会抽出零散的时间画画,我会坚定我的执着,也抛弃别人的不理解,我会继续努力的。
   ——《我想说说心里话》
   学生作文片段三:凄风冷雨中的走廊末端是一片黑暗,我感到希望也似这样一般黯然飘渺,双腿不觉更加沉重起来。雨声中,我听到了自己的脚步声,是这样的轻浮而零乱,仿佛乱了阵脚的鼓点,随意中浮动着。
   ……
   痛楚中,更多的是无尽的快乐,雨声无情地要将鸣声遮掩,但是,它是遮不住的,无论什么也遮不住无畏的希望。
   我听着,思考着,于这鸣声中我仿佛获得了什么,我一头扎进了那片黑暗,黑暗的那一头是灯光璀璨,柳暗花明……
   ——《走出来真好》
   (经过学生自读,结合思维导图,学生基本可以得出结构的三种基本形式:横列式、纵贯式、对照式,并在学习过程中掌握总结规律的方法)
   三、画思维导图,发散思维
   同学们可以看一个作文素材,联想关键词句,画出这个素材的思维导图。我们可以先用关键词拟题,围绕关键词画思维导图,分析素材结构。
   下面是部分课堂实录:
   出示作文要求:学生撰稿讲述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家庭教育故事,主要是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对自己言传身教的案例,包括品德教育、学业辅导、兴趣培养、习惯养成、成长方式等。每个故事600-1000字。
   师:这个征文启事可难坏了大家,有同学跟我说,老师我们家没有故事,我爸只会说,怎么考这么一点点,我妈只会说,快点写作业啊,快点起床啊。有没有故事了?其实写作文我们要先立意,立意就是确定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立意是“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父母教会你的道理很多很多,诚信友善,礼貌待人,孝亲敬老等等,这就是立意,中心确定好了再谋篇布局。
   学生看教师自编自导视频《我的家风故事》
   师:看完视频,你联想哪些关键词句?围绕关键词句,拟题立意,安排文章结构。
   学生画思维导图,布局谋篇,并谈自己的作文构思。
   (这一环节要求学生运用所掌握的方法,画出自己文章结构思维导图,在实践中巩固所学方法。)
   当然文章的结构除了横列式、纵贯式、对照式,还有很多,如明线暗线,起笔收笔,叙议结合,承接过渡,句式段落……正如王若虚所言“文无定法,文成法令;定体则无,大体则有”,在写作中我们要重视教材美文的示范作用,多读多欣赏,在写作中有意识地多借鉴多模仿,巧用思维导图谋篇布局,写作水平就会自然而然地提高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