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教育教学 > 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语法课的教学研究

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语法课的教学研究

日期: 2019/5/7 浏览: 5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泰州市海陵区智堡实验学校 王璐

摘要:在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情况下,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是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关注点。小学英语的学习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入门阶段,语法的学习是学习一门语言的基础,也是学习语言中的难点。思维导图的形式多样,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在英语语法的学习中,通过各式各样的思维导图,触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加强学生的记忆能力,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英语语法;应用分析
  
   小学英语是学生打好英语学习的基础阶段,对学生以后的学习是至关重要的。单词是英语的基础,而语法是阅读的基础。对英语语法的学习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比较难搞懂的一项。特别是对于小学生英语的学习来讲,英语语法可能对于学生来讲是有些晦涩难懂。学生只是靠一味地背诵记住老师在课堂上所讲的内容,对于如何理解的运用还不是很深入。并且大多数小学生对于语法的陌生感使他们在记忆背诵的过程中感到吃力。因此,在本人的教学生涯中不断地探索适合学生语法学习的方法,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高效的学习。
   一·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是一种思维工具,思维导图的形式多样,运用图像和文字结合的形式,把每一级的主题用不同的图层展现出来,形式清晰明了。思维导图运用了大脑对记忆、理解和阅读的思维规律,使得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把晦涩的问题简单化,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在理解的过程中找到适合学生学习的一种思考方式,助推大脑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二·运用与分析
   英语的学习一般知识点繁多,知识面广阔,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抓住主干部分不是很容易的。思维导图可以以一个知识点为中心形成发散性的知识点,有利于学生在学习对的过程中联想到相关的知识点,并且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是很有帮助的。另外,一旦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知识网络,便可以随时从知识点中联想到相关的知识点,把握重点和方向,从而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做到温故而知新。
   就小学英语的语法来讲是比较简单的,但是在学生理解和记忆方面可能会稍有吃力。英语的语法不过是单词组织起来的词组,词组再联系为句子。在这种情况下,每个词都是一个节点,每个节点联系起来就是一张网络图。语法的相关内容不过是一些词性、时态问题。而这些语法知识也都是彼此互通的,相互联系起来,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都是受益很大的。比如在教学生“be ”动词的用法时,可以将学生分为小组,让学生先讨论“be ”动词的分类、时态和在肯定句和否定句的情况下是如何运用的,思考关于这些内容如何形成思维导图,让个小组起来讲述自己小组的思维导图,其他小组进行讨论分析,评判出每个小组思维导图的利与弊,在进行修改,然后在进一步修改教学的难点、重点和学生的疑点。这样不仅帮助学生学会了知识,而且使得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判断意识,加深了对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更具体的来讲,比如说在六年级第一单元The king’s new clothes这部分的语法课中,主要讲了动词的过去式的语法知识。针对动词的过去式也有很多种分类,如be动词的过去式的形式,一些动词的过去式是固定的直接在动词后加上“ed”就行,而有些动词的过去式是不是固定的形式如catch、tecah、swim等等。针对这部分的语法可以引导学生以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分类和记忆,这也是加快记忆学习的一种便捷的方式。
   三·小结
   英语是现在必备的一门外语,掌握一门语言首先要了解这门语言的思维导图。而思维导图是使用一个中央关键词或想法引起形象化的构造和分类的想法;它用一个中央关键词或想法以辐射线形连接所有的代表字词、想法、任务或其它关联项目的图解方式。不仅能更加有效的进行教师的教学任务,也创造了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另外,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可以自己先理解,观察各种知识点之间的逻辑联系,对提高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是很有帮助的。随着现在教学水平的提高,思维导图也不再是单独的使用,更多的是和计算机的结合。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思维导图和新媒体的结合使用将是教师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本人也会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地探讨新的教学方法。争取可以使学生获得更高效率的学习。
  
   参考文献:
   [1]陈亦杨. 用思维导图打造一堂高效有趣的英语课——例谈思维导图在译林版小学四年级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 校园英语, 2017(36):104-107.
   [2]张蕊. 思维导图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J]. 西部素质教育, 2017, 3(2):227-22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