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工程造价专业的信息化教学方法研究
摘要: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空间,其中在教学工作中中学不例外。要想显著提升教学质量,就应发挥出信息技术的利用优势。为了在高校工程造价专业教学工作中发挥出信息技术的价值,更新优化教学手段,教师要依据工程造价专业的特点以及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来采用适当的信息化教学手段,但是当前高校工程造价专业信息化教学工作依然处在发展阶段,存在的各种问题有点完善,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在后续的教学工作中要逐渐优化信息化教学方法。因此,本文将围绕高效工程造价专业的信息化教学方法为主题来展开分析,通过详细了解当前高校工程造价专业信息化教学方法存在的薄弱环节,再提出可供采用的高校工程造价专业信息化教学方法。
关键词:高校工程造价专业;信息化教学;方法
一、针对于当前高校工程造价专业信息化教学方法存在薄弱环节的探究
(一)互动时间较少
当前在高校工程造价专业信息化教学工作中依然存在着各种问题,其中主要体现在互动的时间相对较少。本身对于工程造价专业来说,其涉及到的范围是较为广泛的,学生需要学习的内容较多,如果要想落实高校工程造价专业教学信息化,并在课堂上为学生传授所有的知识内容是较为困难的,这就需要利用网络平台来为学生开展授课,但是由于网络平台教学会促使各种理论知识的学习较为枯燥和乏味,教师还未能和学生开展有效互动交流,以至于大部分学生会产生抵触心理,从而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而要想处理这一问题,要求教师在备课环节注重科学设计,在课件中融入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并将各种关键知识放在课堂中讲解,而较为简单以及基础的内容让学生们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学习。与此同时,要合理控制网络平台的授课时间,避免网络平台授课时间过长,而导致学生存在消极心理,最终影响工程造价专业的教学质量[1]。
(二)教学效果有待提升
对于学生自身来说,由于存在差异性,所以部分学生的基础较为薄弱,对工程造价专业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并且工程造价专业其难度系数较高,学习的内容较多,如果教师单纯注重赶进度,一节课需要为学生讲解大量的知识内容,将会导致部分学生很难跟上教师的授课节奏,不能全面内化吸收重点内容。除此之外,工程造价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如果教师在落实开展理论教学工作后,未能带领学生们进行亲身实践或者到工地实践,也是很难帮助学生全面理解知识重点的。对于高校工程造价专业信息化教学工作来说,也存在着各种弊端,要想落实对学生开展实时监控是较为困难的,由于缺乏完善的监管环节,很有可能工程造价专业信息化教学也就成为了学生的放松时间,达不到理想的学习目标。针对于这一问题,教师在为学生开展工程造价专业信息化教学时采用实名认证手段进行签到,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接受教育,提升信息化教学的整体效果,并在完成教学后要对学生进行考核[2]。总体来说,教师在为学生开展信息化教学时,要避免让网络平台成为学生放松偷懒的平台,要发挥出各种网络平台的利用优势,让学生接受更加专业的教育,提升自身专业性技能以及综合素质,为确保学生有着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奠定基础。
二、针对于当前可供采用高校工程造价专业信息化教学方法的探究
(一)以案例为基础授课
在上述问题中我们了解到工程造价专业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并且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对该专业的优秀人才需求量较高,传统的授课形式已经不能够满足该专业的个性化需求,而落实采用信息化教学将会达到理想教学效果,让学生掌握更加专业的知识。当前可供采用的高校工程造价专业信息化教学方法是具有多样化的,其中以案例为基础进行授课是一种可行性手段。在当前社会进步中建筑行业信息化程度也在显著提升,逐渐要求工程造价领域的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掌握各种计算机软件基础,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升整体工作效率。这就要求在教学工作中要让学生掌握各种专业的理论知识,同时理解应当怎样通过软件操作来得以实现。教师在采用信息化教学时,应结合案例进行授课,让学生在计算机上根据软件开展实践操作,而教师则要发挥出自身引导作用,在各种关键操作步骤时适当讲解理论知识,通过这种手段让学生对相关软件系统了解,同时巩固理论知识,提升教学质量。而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还应对该行业的最新动态及时掌握和了解,从而选择最新以及适合学生自身发展的案例来加强教学,让学生获得更加专业的知识[3]。
(二)以学生为主体授课
高校工程造价专业教学工作不能够单纯的以PPT、视频以及图片等各种多媒体形式授课,还要最大限度地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也要屏蔽以往灌输型、填鸭式的教学理念,要让学生直接地参与到各教学环节中。所以应在采用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同时,注重创设创设具有趣味性的情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景中掌握知识重点,也应在特定的情景中为学生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问题,再为学生落实分组,以小组的形式共同探究,让学生在探究中进行思维上的碰撞,形成良好的独立思考以及探究能力。而在各教学平台上教师还应随时开展测试环节,实现和学生加强沟通交流,落实有效互动,确保学生的学习效率更加高效。除此之外,教师应改变以往传统的评分形式,适当增加自评和互评环节,让学生也参与到评价工作中,真正体现出自身主体地位,通过这种手段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综合能力以及专业素养[4]。
(三)多种收集融合授课
在高校工程造价专业开展信息化教学要将各种教学方式有效融合,像比赛以及实地考察等,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良好学习体验。教师也可以加强和各企业的联系,让学生实地考察,并以实习报告的形式在实习中总结,体会在实际生活中工程造价信息化的各种优势,提升整体教学效果。教师要为学生构建完善的课程网络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满足各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达到拓展教学空间,落实在线交流以及及时反馈。网络平台应当直接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网络平台的应用不仅能够帮助教师有效组织以及全面呈现教学资源,还能准确记录学生的实际学习过程,掌握学习状态,落实调整教学策略,对个别学生开展具有针对性的辅导工作。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总体进度确定的背景下应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自由学习以及互动的时间,让学生依据自身情况以及学习水平来合理安排学习进度,为确保高校工程造价专业的信息化教学顺利开展提供保障[5]。
总结:通过上述问题分析,我们充分地意识到在高校工程造价专业教学工作中采用信息化教学手段的重要性,而教师要注重转变传统的教学手段和理念,发挥出现代化教学技术利用优势,并且以一种正确的眼光看待当前高校工程造价专业信息化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像互动时间较少以及教学效果有待提升。落实在后期教学工作中以案例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及多种授课形式融合来开展教学,从而发挥出信息化教学方法的价值,让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良好的学习状态中,提升学习能力以及专业性技能,给我国输出更多专业技能过硬以及综合素质较高的工程造价优秀人才,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慧萍.信息化教学在高职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中的实践研究[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7(8):96-100.
[2]蒋荣.建筑信息化视角下工程造价专业教学改革探究[J].教育观察,2018(21):84-86.
[3]邹颖,赵丽艳.工程造价专业教学信息化发展过程中教学方法的探讨[J].学科教育,2019(08):443
[4]李霞林.浅析如何提高职业院校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J].武汉大学学报(理学报),2017,58(S1):107-110.
[5]钟晓流,宋述强,焦丽珍.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8,19(1):5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