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教育教学 > 基于BI M技术的工程造价专业教学改革与创新

基于BI M技术的工程造价专业教学改革与创新

日期: 2020/8/2 浏览: 1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学海网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科技的发展,BIM技术对建筑工程进行造价评估时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显著。正由于它对工程造价产生的巨大的影响,所以各院校已将其引入到工程造价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去,并成为了工程造价专业的重点教学内容。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能更加符合社会的要求,并且使得学生能将在学校中学到的知识在社会实践中加以运用,进行身份转换的无缝衔接真正让学生学有所用并让教学的目的达到充分的展现。但由于我国BIM技术起步时间较晚并且在院校的相关专业的教学中应用的时间有限,所以院校对BIM技术的教学设计仍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本文将对BIM技术在造价工程专业中教学的运用进行一定的分析,并对BIM技术以及BIM人才培养的要求进行一定的介绍,来对BIM技术工程造价专业教学的改革和创新进行一定的探讨。
   关键词:BIM技术;工程造价;改革创新
  
   随着建筑行业在我国的重要地位逐渐展现,在建筑行业中被广泛运用的BIM技术也得到了大家的重视。为了更好的满足建筑行业对人才的要求,各院校在建筑方面相关专业的教学中纷纷引入了BIM技术的教学模块,但是BIM技术培养的相关体系却没有得到完善的建立,这为BIM技术的教学作用的充分发挥产生很大的阻碍。
   一、什么是BIM
   BIM技术通过将数学建模和软件技术结合在一起,将建筑的全部信息通过构造相关的模型来进行一定的模拟,并将建筑的全部数据在模型上进行充分的展示,使得建筑工程中所有工作人员对建筑的所有信息能够进行充分的了解[1]。在构建建筑模型中需要全方位的数据,所以通过BIM技术可以将各个阶段人员在不同的软件中所用到的各种数据进行总和,通过构建信息平台让所有相关软件进行一定的链接,让其中的数据最终可以在平台中得到汇总,最终实现数据的共享,以得到建筑的综合信息。通过在院校综合设置BIM课程可以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操作,并且BIM技术通过建筑整体信息构建模型的基础,所以学生学好BIM技术可以使得其对建筑的建设流程有更充分的了解,为学生今后对建筑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而成为BIM专业人才需要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优秀的动手能力,所以这也给院校人才的培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所以教师在进行BIM技术的授课中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学生综合能力培养[2]。
   二、BIM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能力要求
   院校开设BIM技术的教学模块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才更加适合国家和社会对建筑人才的要求,并且由于我国BIM技术专业人才具有巨大的缺口,所以对BIM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而院校在BIM人才的培养是就要根据社会的需要来制定培养目标、定位和能力要求。
   对于BIM的人才培养目标,首先是最基础的理论知识,要保证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扎实的掌握,包括制造工程造价、专业的应用以及其需要用到的计量方法等。其次,要让学生具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学会建筑行业主流工作中所用到的软件技术,让他们能跟得上行业发展的要求。最后,学生需要对BIM技术进行一定的掌握,懂得如何通过BIM技术来进行工程造价的相关工作并让学生对BIM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的全过程进行全面的了解。除了这些在知识技能方面的要求外,还需要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一定的培养,使得学生能够通过自学来适应社会对人才不断提高的要求,逐步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对于BIM的人才培养的定位,这就要求院校对企业需要的人才进行充分的了解,抓住市场对BIM技术人才的要求,以此为依据来对院校专业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使其成为应用型BIM人才[3]。除此之外还可以对教学进行更细致的划分,比如BIM技术的理论研究方面、相关软件开发方面、技术管理方面等等,让学生的学习更有专业性,以应对市场对BIM人才的专业要求
   对于BIM的人才培养的能力要求,BIM技术是一种应用技术,所以在培养学生时要让其进行充分的操作训练,通过让学生的BIM技术能力进行充分的锻炼,使得学生对建筑模型信息的了解不断深入,进而使其充分了解建筑建造的全过程,提高其专业能力。
   三、BIM技术的工程造价专业教学改革和创新
   由于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相关过程中会产生重要的作用,所以院校要重视对于BIM技术的教学,培养出与社会接轨的人才。
   (一)确定教学改革目标
   要对BIM技术的教学进行改革,首先要确定改革的目标,而基于BIM技术的教学是为了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所以在进行培养目标的确定时,院校要对企业以及市场上对造价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进行一定的调查。比如通过在网上发起BIM技术人才相关能力需求的问卷调查,来得到大量的数据并进行一定的分析来确定教学改革的目标,从而使得培养出来的人才更加适应社会的需求。
   (二)制定课程改革方案
   当确定人才培养的方向后,就要对教学方案进行一定的改革。教学方案往往包含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所以在进行改革时要对这两个方向分别进行一定的改进进而培养出理论与实践全面发展的专业型人才。
   1、理论课程教学改革
   院校针对工程造价专业所设置的课程一般包括工程估价、工程结构工程力学、计算机绘图、施工组织与管理等科目,而BIM技术由于其贯彻于建筑工程实施的整个过程,所以它在以上这些科目中都会有穿插的涉及,而院校虽然没有对BIM技术设置专门的课程,但在进行理论教学中教师要逐步加大BIM技术在授课中的比重,并设置专门的BIM专科老师,让学生的BIM技术能有专业人士的辅导[4]。同时所有学科的老师需要定期进行BIM技术的培训,只有在教师BIM技术到达一定程度后才能对实现学生实现更好的教学,而当教师对BIM技术有充分的认识后,能将其授课专业与BIM技术进行一定的连接,在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实现了BIM技术的理论学习。
   2、实践教学课程改革
   在BIM技术的学习中,相关技术操作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这也是培养应用型BIM人才的主要推动力。所以在操作能力的训练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小组让学生通过合作来共同完成相关任务,这样在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也让学生进行一定的沟通交流以此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除此之外,院校要重视学生实习的作用,院校要与相关企业进行一定的合作,让学生通过在企业中的实习来深化BIM技术的使用方法和其在工作时的运用的了解,来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并且为学生今后的工作进行一定的铺垫,有利于学生顺利完成从学校学生进入社会成为工作人员的角色转换。
   (三)创建BIM实验室
   院校在对BIM技术教学进行创改革创新时,还需要加大BIM技术基础设备的建设,并建立BIM项目实验室,通过实验室中完善的器材配备可以更好的让学生对相关技术有一个更充分的认识,让学生在学习BIM技术的同时,还可以加强对建筑工程信息中的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方面的运用进行一定的了解,让学生更好的把握行业技术的变化趋势,并且在实验室中教师可以更好的将各种软件以及技术融为一体,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可以更好的实现全方位技术的掌握,也促进了学生对BIM技术的应用能力,有利于提高其专业技能。
   (四)以BIM技术作为教学辅助手段
   除了要在工程造价专业的各学科的讲解中加大对BIM技术讲解的比重,还要将BIM技术作为各种学科教学的辅助手段。其必要性在于以往院校进行建筑方面的教学时一般采用二维平面教学法,这种教学效果较为抽象,使得学生在学习时具有一定的难度,而以BIM为基础的三维模型可以在教学中形成更直观更立体的模型将其作为教学中的辅助手段,可以让学生的学习更加高效,并且在提高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也促进了其对BIM技术的了解,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
   总结:综上所述,由于BIM技术在建筑业中所具有的重要地位,所以院校需要重视对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BIM技术的培养,培养出了应用型的BIM人才,并为其今后的工作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安琪.基于BIM的全过程造价管理应用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20(06):206-207.
   [2]王其海.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居舍,2020(15):145.
   [3]任楚超.高职院校《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居舍,2020(15):190.
   [4]王秀丽,张哲源,冯羽生.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造价专业递进式实训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05):77-7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