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教育教学 > 中职“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信息化教学探讨

中职“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信息化教学探讨

日期: 2018/12/19 浏览: 2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丹阳市技工学校 范蓓

摘要:飞速发展的现代信息技术在当今不仅占据着人们学习、工作、生活等各个方面,而且在素质教育的影响下作为一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新时代的发展下,教师只有牢牢掌握信息技术,才能紧跟时代步伐,创造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针对中职“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以活塞组的选配为例,详细探讨了该课程的信息化教学。
   关键词:中职;“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信息化教学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的兴起,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然落伍,取而代之的是全新的教育理念。为了顺应新的形势,教育教学正经历着一场变革,新型教学方法、教学模式随之而来。信息技术在整个教学体系中日益凸显,它将对学生获取知识、掌握技能提供极大的帮助。下面我将对“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的信息化教学实践做以探究。
   一、教学分析
   本课程是针对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二年级学生进行授课的。据笔者了解,该专业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也了解一些汽车知识,有着强烈的对汽车知识进行系统学习的愿望。基于此,笔者融合专业人才培养要求以及实际的学习情况,提出“充分理解发动机的构造与工作原理”的知识目标、“熟练掌握发动机拆装步骤与检修方法,掌握发动机的常规保养技能”的技能目标以及“强化安全意识、规范操作行为、加强团结合作”的素质目标。
   在对整个课程进行了深入、综合的分析之后,笔者针对发动机的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燃油供给系等等项目都进行了细致的教学方案制定,从而让学生对发动机的构造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能够通过课堂知识的学习掌握发动机的工作原理,从而进一步了汽车发动机的拆装与维修技术。
   二、教学策略
   作为一种高速运转的精密仪器,汽车发动机内部含有许多细小的零部件,组成结构十分复杂,因而具有较高的设备维护与保养要求。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对发动机的构造与保养很难取得一个直观的认识,这就需要采用信息化教学来对学生进行知识信息的传递。在信息化教学当中,教师可以利用虚拟网络技术来实现教学过程的虚实结合,通过信息技术来对发动机的内部构造进行展示,并利用动画视频来表现发动机的保养手法。网络上有专门的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网络教学平台、一些三维仿真虚拟软件和大量的教学资源,这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不仅丰富了教学手段,还能够对教学过程进行细化,从而在课前准备、课堂教学以及课后拓展等方面都能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
   三、教学过程
   笔者在对学生进行发动机的曲柄连杆机构和配气机构的教学时,强调学生要掌握发动机该结构的实体特点,掌握该结构的工作原理以及工作环境;在对学生进行燃油供给系、润滑系等内容的教学时,要让学生具备系统完整性的意识,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各个环节的零件结构,同时明确各个零件在发动机当中对应的作用。信息化教学的过程主要表现在:
   (一)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环节是学习新知识的必要环节。学生可以登录课程网络平台,对所要学习的单元内容进行大致的了解,再根据操作提示进一步明确本节课的学习要点和重难点,学习系统里现有的微课视频,完成教师设计的学习结果反馈。这样一方面让学生对知识有一个大致的掌握,另一方面能够让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情况,方便教师调整教学内容。
   (二)课堂教学
   教师课堂教学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利用信息技术完成课堂教学。首先,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对活塞组进行选配的原因,再结合自己的经验为学生讲述活塞的重要性,引出本节课的教学主题:活塞的选配。其次,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活塞组的拆装方法的微视频,师生共同探讨拆装过程中需要用到的工具以及注意事项。其次,可以利用信息软件进行虚拟环境下的活塞拆装仿真演练,根据相关软件的操作对学生进行细致的讲解,从而给学生留下深刻形象的认知。最后就是进行实训操作。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去到相应的车间进行实训实践,发现自己操作行为的不足并记录。教师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评价与反馈。
   (三)课后拓展
   这一环节主要锻炼的是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在网络平台上学习教师的经典操作,在平台上与教师互动,发表自己的观点,交流学习心得,从而进一步巩固知识。
   四、教学效果
   在信息化教学的过程中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及其他应用软件,不仅便利了教师的“教”,还为学生的“学”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微视频,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在进行一些难以实际操作的技能教学时,合理采用三维虚拟仿真软件,不仅有效节约了成本,还大大解决了教学过程中的困难之处,对于该专业学生的学习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网络科技日益发展的今天,各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应该不断进行教学反思,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来适应新时代的教学。对“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进行信息化教学,不仅能够强化课堂教学的效果,还有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帮助学生更好地提高专业技能。
  
   参考文献
   [1]黄尧.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开发和项目教学实践探索[J].职业,2018(17):70-71.
   [2]尧海祥,聂晓庆,胡小平.基于项目教学法在《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中的教学研究[J].科技风,2017(26):130.
   [3]江玉婷.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实践——以“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为例[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7(10):89-9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