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教育教学 > 从数学运算能力培养到数学核心素养培育的探索和思考

从数学运算能力培养到数学核心素养培育的探索和思考

日期: 2019/10/14 浏览: 3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江苏省泰州市海军学校 杨梅

摘要:运算能力是初中学生应当具有的数学基本学习能力,也是学生探索数学未知世界的基本工具。在课程内容多样性和多元化趋势发展过程中,很多教师容易忘记对学生基础运算能力的保持和进一步培养,而把教学重点放到解题思路和技能的训练上。基于这种现象,本文就如何在培养数学基础运算能力的同时,增强学生数学核心素养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数学;核心素养;运算能力;
  
   引言:从含义上来讲,运算能力比计算能力的内涵要丰富许多。运算将公式的运用、方程变形、数字运算以及函数运算等都容纳其中,解析几何也离不开复杂的运算。初中阶段,随着学生获取知识不断扩大,运算的法则也越来越多,需要作出运算的题目也逐渐趋向于抽象化、综合化。因此,提升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关键任务之一,就是对学生综合运算能力的培养。
   一、运算能力的特征
   运算能力的应用场景十分丰富,要培养学生熟练的运算能力,就离不开对运算场景的分析,即运用合适的思维方式对题目进行解析,针对不同的题目与应用场景进行对号入座,把特定的思维能力刻画在学生脑海中,才能保证运算的正确性。运算能力不仅包括对题目本身提出问题进行解答,也包括对应用原理、公式、法则、原则的推理和运用等外延性的能力训练。同时,在训练学生的时候还需要深挖其中内涵,善于辨别错误运算,类似运算方式在不经意间的混用,乃至培养学生的速算能力和估算能力,以应对数学考试或数学竞赛中高压下数学运算能力的考验。
   二、在运算能力培养过程中渗透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教师要帮助提升意识,规范书写,不犯冤枉错。学生从思想上对预算中能力的重视,离不开教师能够采取有效方法引起他们兴趣[1]。在平时教学和批改作业、试卷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在运算中往往存在着速度慢、错误多的问题,有的学生还有依赖计算器的不良习惯。对习惯的改变,教师可以循序渐进的进行培养,从学生认真意识入手,对速度先不做刻意要求,使学生保持准确率,再慢慢进行快速运算的训练。学生如果具备了良好的数学运算素养,以及良好的书写习惯,将会有效避免在解题过程中对数字、字母、符号的书写太过潦草而导致出错,避免解题中的漏洞百出,这样可以减少因为重新计算而产生的时间浪费。
   (二)强化对公式、定理、原则的理解,引导学生对解题思路和运算技巧的过程体验。要强化学生对公式进行充分了解,对运算时运用到的公式、原则等要素内涵进行细致的区分,以便在审题后能够顺利判断出,采取何种运算,进而才能准确套用思维模式[2]。例如,有理数的乘法运算中,可以利用乘法分配律的题目,如果直接计算相当繁琐,教师可以给予简便方法引导学生在动笔之前先进行观察,分析题目的结构特点,利用乘法分配律运算起来就非常简便。同时,教师也需要要求学生熟记一些基础运算结果,达到脱口而出的境界,例如学习了开方以后,要求学生将1至25的平方、1至10的立方全部记牢;学习勾股定理后,对一些常见的勾股数组合进行识记,如3、4、5,6、8、10,5、12、13等等;学习直角三角形三角函数后,可以让学生识记30度角、45度角、60度角的正弦值、余弦值,以及这些特殊直角三角形中三个边长度的比例关系。对一些数学基本解题方法,例如换元法、配方法、待定系数法也可以开展专题培训课程,有计划安排一些适当的题目进行强化训练,组织一题多解的课,鼓励学生建立创新意识,让他们领悟到在数学运算过程中,选择方法与计算过程同样重要。
   (三)丰富课堂形式,开展数学竞赛。运算是数学的基础能力之一,在运算过程中,如果能够做到快速运算,将会提高效率,增强学生自信心、体验感和成就感[3]。也能够有效避免在长时间运算过程中,受非智力因素影响,而产生的注意力不集中等运算细节失误。我认为,教学课程的重点应当把运算的过程当成学生主观上都想提高的能力之一。在竞赛过程中,不仅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竞争压力,也能够以一定的奖励形式,对学生进行激励,把对运算效率的提升当成一种主观的、积极的追求。学生主观上进的学习态度,有利于让学生树立战胜困难赢取胜利的信心,享受训练过程的乐趣,体会到运算得出结果时的成就感。也可以使他们懂得,只要冷静对待,运用已学知识把复杂问题分解,把大难题变成几个简单的小问题,逐一攻克,就可以将其解决。这样可以为学生在正式考试,乃至生活中危急时刻做出正确反应,达到应用自如的状态,从思路不清和技术不实的阴影中走出来。
   结语:总之,对数学运算能力的教学和培训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培养核心素养,要建立在一定的数字计算能力和开发思维基础上,并以培养学生主观能动性为主,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同时,通过促进学生转变对数学运算能力的畏惧心理,改掉马虎和偷偷懒的坏习惯,在中学这一数学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建立一些有基础作用的能力,对以后从中考、高考乃至成长发展都有益处的学习习惯。在这一过程中,要突出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方式,即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主体发挥能力创造条件,充分考虑到学生体验过程,使学生在训练过程中,能够充分的锻炼思维,充分动手运算,表达自己意愿,公平分享交流,达到培养核心素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黄惠.浅谈高中数学核心素养下运算能力的培养[J].中国农村教育,2019(18):84.
   [2]覃光勋,周镜.基于数学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课堂教学方式——谈谈变式教学对学生数学运算及推理探究能力的培养[J].中学数学,2019(07):40-41.
   [3]陈延东.基于核心素养视域下培养学生运算技能的策略[J].基础教育论坛,2019(13):9-1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