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教育教学 > 核心素养下的高职数学课堂教学分析

核心素养下的高职数学课堂教学分析

日期: 2021/2/23 浏览: 1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江苏省常熟中等专业学校 陈军

摘要:核心素养下高职数学教学不仅决定着学生的内在思维方式和逻辑推理能力,也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重要影响,研究核心素养下的高职数学课堂教学十分重要。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职数学;课堂教学
  
   本文对核心素养下的高职数学课堂进行概述,分析目前高职数学教学中的问题并提出了对应的教学分析方法。
   一.核心素养下的高职数学课堂概述
   1.1核心素养下的高职数学课堂发展方向
   核心素养下高职数学课堂的发展需要各个学科全方位的帮助以及广泛的教学理念进行支撑,不仅需要打破单一化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科知识,还需要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做好人才的培养工作,满足学生对于未来专业知识的需求的同时培养合理的生存发展方向,以现代化的思想和专业的职业技能帮助高职学生走出传统的固有模式。从核心素养下高职数学课堂教育方向出发,既保证高职教育专业知识内容的务实,也决定了高职学生接受知识培训的核心素养,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数学知识以及数学背后的思维方法。
   1.2核心素养下的高职数学课堂特征
   核心素养下高职数学课堂的特征具有普适性和迁移性。普遍性是指在高职教育常态化的角度下对数学专业进修广泛适应的高职教育。在核心素养的前提下以高职为教育基础从高职的人才培养角度出发可以了解到,不同的职业和定位方向决定了数学知识的使用程度和使用方向,通过数学知识以及数学能力的教育帮助高职学生更好地完成数学专业知识的运用。
   迁移性是指在正确的数学指导思想的帮助将数学能力转移到学生的身上,让高职学生更加深刻明白知识技能以及价值观的重要性,顺利接受并完成核心素养下的高职数学教学内容。
   二.核心素养下的高职数学课堂教学现状
   2.1高职数学课堂教学气氛节奏不活跃
   高职数学课堂教学氛围不活跃教学节奏懈怠是目前高职数学教学课堂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不同的高职教师讲解的方法都不相同,但是基本上大部分的教师都是采用先讲解知识点后训练的教学模式,在教学环节中除了知识点的输出以外就是枯燥乏味的做题,不同的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接受程度不相同,有的学生认为多次接触知识点能帮助记忆但是有的学生会产生抵触厌恶情绪,久而久之就会出现教师一味布置练习题而学生厌恶听课逐渐产生厌学情绪,高职数学课堂气氛枯燥乏味同时教师讲课费力不再有教学的热情和兴趣。
   恶性循环下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也不再变得融洽,导致数学课堂出现大量学生开小差或溜号的情况,学生数学思路无法打开思维钝化导致高职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直线下降。
   2.2高职学生无法紧跟数学课堂教学节奏
   高职数学课堂教学内容虽然比高中的数学内容较为简单,但是同样需要学生花费心思以及一些耐力才能解决的数学问题,教师为了争取课堂时间给学生进行模拟训练和自我学习,导致讲课节奏快,同时讲课内容多,教师费力讲课的同时学生需要花费极大的专注力和注意力才能紧跟教师的节奏,有的高职学生本来对数学的兴趣就不高,一旦遇到难题或者较难理解的知识点后便选择放弃,导致久而久之学生放弃理解,而高职数学教师也不愿意进行机械重复的讲解,学生与教师都身心疲惫,有的高职学生因为需要面对大量的测试和作业不愿意继续学习,在数学课堂的压力下焦躁无比学习效率大打折扣。
   2.3高职数学课堂教学核心素养缺失
   高职数学课堂教学中核心素养并不是指单纯的学科专业知识传授,而是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课堂中的精髓,教师根据每个高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学习习惯和综合的学习素养进行配合教育,坚持教学过程中的整体性和统一性,帮助学生以不同的视角接触不同维度下的数学知识以及掌握数学素养,从全新的角度掌握数学学习能力和数学学习素养之间的区别[1]。
   目前大部分的教师对数学课堂的核心素养掌握能力都不足,教师知识单纯教授特定化的数学专业知识,忽略了特定情境下教师的学生数学能力的运用以及数学逻辑思维,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的内在学习特性和学习态度,导致高职数学课堂教学中核心素养缺失同时培养的学生专业知识素养能力也不足。
   三.核心素养下的高职数学课堂教学方法分析
   3.1深度开发高职数学课堂核心素养教学内容
   高职数学课堂核心素养教学不仅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处理,还要注重教学过程的知识传授以及深度挖掘,根据以往传统的高职数学模式来说,单纯的数学思维和逆向化的思考方式比较适合一般的高职教学模式,但是高职数学课堂核心素养教学来说需要对数学知识点背后的思维方法和思考价值等进行深入探究,让学生对数学课程有一个新的认识,包括对数学素养和数学思维模式,将思考问题的方法运用到实际生活以及处理现实问题当中,让学生从新的角度出发思考课程内容以及课程以外的知识,帮助学生在高职数学课堂核心素养教学中学会深度挖掘数学思维方式,将数学思维和思考方式运用到处理现实生活逻辑以及高职职业规划工作当中。
   3.2引导学生进入数学课堂教学节奏
   高职数学课堂核心素养教学需要引导学生进入数学思维并且紧跟教师的教学节奏,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采用调动式的教学办法,通过启发引导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的魅力同时学会培养自己思维节奏,在课堂中教师可以以传授知识点为主,先帮助学生接受新的知识点和新内容,让学生掌握数学课堂的节奏后再进行群体互动。
   学生在课间或课后对所学内容进行小组讨论或者师生互动,在交流和商谈的过程中让学生了解其他同学的思维方式以及教师的思维方式,反复训练和分析后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总结在总结中反思,引导学生快速掌握教师的教学节奏和教学办法,鼓励学生在课堂前后发表自己的见解与体会,提升高职数学课堂核心素养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2]。
   3.3将核心素养融入高职数学课程标准
   高职教师和领导人需要将数学课堂核心素养教学融入到教学标准中,利用统一化的教学质量课程标准帮助各位数学老师深入了解教学的方针以及教学的任务,以课程标准作为教育和努力的主要方向,在此基础上明确高职数学课堂核心素养教学的各个知识点和关注点,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数学知识和数学逻辑。此外,为了响应国务院颁布的高职教育知识改革方案,高职教师还需要定期对高职数学课堂核心素养课程标准进行更新和完善,以素质教育为基本主线帮助学生掌握数学逻辑思维和空间思考想象能力,帮助高职数学课堂完成核心素养的教育建设目标。
   综上所述,高职数学课堂教学不能照搬照套本科院校的教学模式,需要结合自身的学生素质以及教育水平,从核心素养内容出发分析才能发挥成效。
  
   参考文献:
   [1]程长胜,梁海鵬,李晓辉.核心素养背景下高职数学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国际公关,2020(03):115.
   [2]张媛媛.浅析高职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模式[J].才智,2020(04):34-3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