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对口单招美术专业培优过程性思考
摘要:美术专业是我国中职学校课程中比较重要的课程之一,美术课程能够培养学生的艺术素质和专业技能。本文就根据中职院校对口单招的美术专业生的特点和情况,来指出中职院校美术专业培优的重要性,并阐述出在美术专业教学中进行培优的方法和要点,通过中职院校对口单招美术专业培优过程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专业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中职;美术;培优;学生
近些年来,中职院校对于培优活动的重视性越来越高,特别是在对口单招的学习班级中,该如何有目的地、有步骤地、有方法地进行培优补差已经成为很多中职院校思考的重要课题。中职院校的美术专业教师最紧要的任务就是通过各种方法助力学生培养出良好的本专业兴趣,能够积极引导学生深化自己的专业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实现中职院校对口单招美术专业的要求,能够最大程度上达到本科院校的分数线。
一、中职院校美术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中职院校在基础课程教学的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主要是停留在美术课程内容的绘画方面上,其实用性并不够强,不能把职业教育的特色展示出来。将中职院校的招生比例放宽,以“宽进”的方式来吸引更多的学生,解决生源不足的矛盾,会让中职院校学生的整体素质都偏低。美术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的实践对于美术课程的设计思想、美术课程的理念、美术课程的功能思考不够,教师的思维结构、美术观念、教学方法很单一。在美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学生从自认为的专业角度出发,一直在质疑基础课程的真正作用和效果,基础课的教学数量在呈现下降趋势。中职教育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应用型人才,要注重实践教学。中职教育课程在实践的过程中,教学内容不够细致,专业针对的重点也很弱,他基础和专业教学的连接被忽视,形式主义比较严重。
二、中职院校对口单招美术专业培优的策略
(一)、优化美术学习模式
中职院校对口单招美术专业培优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优化学习模式,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做好经验分享、智慧分享、资源共享,实现同学之间的互帮互助、良性竞争的学习目标。
1、优化美术学习模式之一——建立学习小组
学习小组的建立由教师引导学生,教师要根据学生美术专业学习的具体情况,能够把具有相似特点的学生平均分配成几个组,互帮互助的学习小组中有美术专业学习好的,也有美术专业学习不是很好的。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和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混合在一起,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形成的号召力极易被同学接纳,有了这样的基础后,教师引导学习小组之间进行小组竞争,竞争内容不只包括小组内学习成员单人的学习成绩,还有每个学习小组各组学习实力。所以,要激励教师引导学生建立学习小组,让同学们互帮互助,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2. 优化学习模式之二——树立学习榜样
建立小组互助学习模式后,小组学习对每个小组成员的帮助很大,但是也不能忽视学习榜样的力量,教师要在每个学校小组里面挑选出组内的佼佼者,要重点培养这些佼佼者,将这些佼佼者作为每个小组的学习榜样,每个小组内的其他成员学习这些学习榜样的学习心得和学习感悟。那么学习的进步就从点到面发生变化,班级整体的学习效果也很有提高。每个小组内的学习榜样学习成绩较其他人优异,但是也极有可能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教师要帮助他们克服掉,还有在美术专业学习中出现的其他问题也要教师的帮助。这样就能谨防这些学习榜样在给别人形成的影响中带入自己不好的方面,形成不好的学习循环过程。
3.优化学习模式之三——最大限度开展学习交流活动
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一定是依靠于教师的讲解,而是学生之间的交流活动,因为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就会把自己学习的感受和学习经验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通过这种表述表现的更为直接。所以,教师要在每节美术课中重视好学生经验和心得的交流活动。让学生们在交流过程中讲出自己的作画想法和处理原因。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共鸣,形成学习的氛围。
(二)、拓展教师的教学方法
学生和学生之间要能够发挥互相教的作用,让学生扮演教师,给学生讲授知识;强调教师和学生之间指导的点明作用,学生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教师主要是要点通学生,把学生的思维放开;学生和学生之间要形成正确的比较,学生和学生形成良性竞争;通过学生各个学习阶段中的作品展览比较自己的进步和不足,各个阶段的展览能够把学生的优势和劣势暴露出来,还有其他各种方法来改善教师的教学方法。
除了拓展教师的教学方法外,要不断加快美术专业学习成绩薄弱学生的优化发展进度,要形成学风良好的互助团队,让学生能够可持续发展,这也是中职对口单招美术专业培优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必须要充分地、深入地研究美术教育理论,在此基础之上,再结合中职对口单招美术专业学生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培优教育,总结教学经验,实现理论创新和教学的新进步。只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才能制定出对口单招美术专业生最佳的培优策略。
参考文献:
[1]王秀丽.中职美术专业基础教学改革实践初探,科技信息,2010(12).
[2]李方红.让“培优”在无声无息中展开.教育探究,2013(3).
[3]姜余.教育信息化环境下色彩构成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美术大观》,2006.
[4]郎貌.浅谈中职美术基础课教学改革.中文信息,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