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美术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应用研究

美术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应用研究

日期: 2014/4/21 浏览: 2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鲁中中等专业学校 赵丽丽

摘 要:根据美术教学的特点,对美术教学中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优势和特点进行了分析,并从实践操作层面对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和实施策略进行了研究,最后以素描教学为例,探讨了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问题。
   关键词:美术教学;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自主探究学习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对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教师则以帮助者的角色出现。艺术创作虽有规律可循,但艺术家却追求能够反映个体思想情感、表达其个性追求的作品。由于专业的特殊性,对学生的培养不是流水线上的工业产品,在美术教学的实践中学生的个性不应被教师所禁锢,要允许他们有自己的特点,教师要做的是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运用和发展自己的特长,只有这样学生的创造性才能得到发挥,美术作品才能充满朝气和活力,学生对美术的理解才能深入和持久。由于美术作品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没有定法,因此在美术教学中为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实践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美术教学中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
   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是指/学习者参与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的提出,自己制定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学习者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有内在动力的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做出相应的调适。教师根据既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为学生设立某一学习阶段的命题,教师对学习目标内容进行分析讲解,并进行必要的示范。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深入的观察,了解和掌握基本技法,通过有针对性的临摹和写生,来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和对材料技法的控制能力。学生通过临摹与写生的实践活动,结合教师的讲解点评,对绘画逐渐形成自我的认识和判断。在教师的指导和组织下,学生进行自主创作,对绘画的理解得以提升,绘画技能得以强化。在学习过程的后期阶段,由教师组织对学生的创作作品进行集中讨论,通过学生对自己作品的分析和创作过程体验的相互交流,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二、美术教学中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以主导力量推动教学进程,学生被动地完成课程规定的学习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个人学习潜能的发挥,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则会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学的效果。美术教学中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运用,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实现教学的预期目标,应参考以下的策略:
   (一)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目标,掌握学习进程
   学习目标的确立,一方面具有一定的导向性,可以引导学生的学习行为围绕学习目标而进行,控制与学习目标无关的活动,另一方面,学生还可以根据学习目标的难度水平来调节自己投入的努力,并合理调节学习进程或学习策略。
   由于学科的特点,美术教学中通常包括理论和实践两大教学内容,在教学的进度上也较为灵活,学生的专业基础与个体资质的差异,要求教师更应注重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学生个体的学习状况,在学生对本课程有了整体认知的前提下,引导学生设置合理的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将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兴趣、持续时间等产生积极的影响。学生对美术基础知识的认知和技能的掌握,需要长期的积累和循序渐进的提高,应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相结合来达到预期的结果。教师应注意,学习目标的难度水平影响着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动力和学生个体学习进程的速度,同时学习任务实现的可能性,影响着学生自主学习动机的价值取向和对自身能力的认知。
   (二)整合学习内容,进行专题式自主探究学习
   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用于问题的解决和探究,注重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生获得在学习过程的真实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自主搜集和处理所需要的资料,最后达成问题解决的探究过程是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教学中经常要面临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平衡问题,传统的美术教学,通常会把理论内容单独讲解,同实践相割裂,知识点相对分散,讲解随意性大,轻视理论的认知,注重技能的训练,这样是不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系统学习和掌握的。对此可以将教学内容整合为若干专题,将理论内容和实践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围绕每一个专题,进行纵向的探究。教师在整个课程设计时,要合理设计专题内容,并能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认知,适时地引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完成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
   (三)加强思维训练,培养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美术教学中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最终改变的是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学习向自主学习的转变,学习方式的改变影响着思维方式的改变。美术专业的学科性质,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有着较高的要求,在教学中只有使学生真正作到有效思维,学生的学习活动才是有意义的活动。学生的活动、思维和有效思维是三个既有联系又不相同的概念,有人曾形象地说:有活动而无思维的课堂是胡闹,有思维而无有效思维的课堂是热闹,只以外在的“动不动”为标准来设计或评价的课堂教学是瞎闹。因此,美术课堂在注重教学的开放性、气氛的民主性、交流的活跃性的同时,应关注学生在整个自主探究的学习中,是否做到了“有效思维”,是否真的有创新性,而并非只是有表象的“热闹”。
   (四)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保持自主探究学习的热情
   既定学习目标的实现,需要学习主体保持学习热情,持续不断地向目标努力前进,前进的动力主要来自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驱使学习行动的一种动因或力量,包括学生的意图、愿望、心理的冲动,或企图达到的目标等,它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获得他人的尊重和认可,是每一个人的基本精神需求。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肯定与认可,不仅限于教师所打的分数,还有更多的途径。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展示才能的机会和空间,比如组织学生举办小型画展,或参加更高级别的赛事,鼓励学生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实现自我价值,以抛砖引玉的形式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保持学习热情。
   (五)帮助学生正确认知和评价学习过程,对学习活动进行自我监控
   学生在整个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难免会碰到困难,甚至怀疑自己的能力或努力的方向是否正确,这时就需要教师及时帮助学生,积极地面对问题,正确评估学生的学习能力,合理评价学习过程,使学生及时调整学习方法,对学习活动进行积极的自我调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