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教育教学 > 新工科背景下围绕产业需求机械制造基础课程设计的教学模式改革

新工科背景下围绕产业需求机械制造基础课程设计的教学模式改革

日期: 2019/2/21 浏览: 3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江苏科技大学 晏飞

摘要:在工科教育不断革新的今天,许多工科的教育课程都步入了改革的大流。而当前机械制造基础课程由于其课程本身的特点,课堂和教学效率不容乐观,因此此刻加强对机械制造基础课程设计的改革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机械制造基础课程设计的教学模式改革不断可以改变教学制造课程的现状还能顺应新工科的发展趋势,为社会培养更加具有真材实料的机械制造人才。本文笔者将指出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及意义,并且推出自己对于教学模式改革的几点方法与建议。
   关键词:新工科;产业需求;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一、机械制造基础课程设计的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与意义
   1、机械制造基础课程设计的教学模式改革是新时代的要求
   新时代,社会处于日新月异的变化下,工科教育也应该做出一定的改革和创新。机械制造基础课程设计属于工科背景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此探讨其教学模式改革的背景和方法具有必要性。机械制造基础课程设计的教学模式改革是顺应时代发展的结果。只有改革处更恰当的教学模式,机械制造课程设计才能够更加符合新工科的背景,才能反作用于机械课程事业更好地运作和发展。
   2、机械制造基础课程设计的教学模式改革利于培养产业需求的人才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培养能够做出贡献的人才。机械制造基础课程设计的教学模式改革旨在丰富教学的内容、形式,增加学生对机械制造课程中的兴趣,提高学生对各类机械的认识,将机械使用、加工方法、机床夹具设计牢记于心,在实践和未来职业生涯中才能够更好完成对机械制造技术的设计和运用。因此,对于机械制造基础课程的模式改革的重要意义在于提高学生的解决机械制造工艺问题的能力,丰富学生的实操经验,为工科行业培养更多真材实料的人才。
   3、机械制造基础课程设计的教学模式改革有利于改善当前的教学现状
   长久以来,机械制造的基础课程设计都是由老师给出机械制造的方法和工艺规程,然后学生再按老师的要求进行设计机械制造内容。过去的课程设计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发挥自身的创造性,学生从机械制造课程中的受益相当有限。根据调查和研究,当前的机械制造基础课程设计普遍存在如下几点问题:课程设计的题目固定不变,课程设计内容单调,学生在课程设计中的灵活性差。当前机械制造基础课程设计存在的问题要求我们对其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只有融入了新工科意识、产业需求导向的教学模式改革才能为发挥机械制造基础课程设计应有的作用。
   二、机械制造基础课程设计的教学模式改革方向分析
   1、发挥学生在课程中的主动性和参与性
   对于当前机械制造基础课程设计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意识到教学模式改革的第一步是要改变教学的理念。在新工科的背景下,机械制造基础课程的教学需要以培养产业需要的人才为主要教学目标。那么学生的兴趣、需求、参与就变得十分重要,只有关注到学生的各种发展特点,设计相应的基础课程,学生才能够更好适应课程的形式,更能够掌握课程的内容和知识。发挥学生在课程设计中的主动性,不仅仅是一种指导理念,更是需要校方实际操作起来的。比如:在机械制造课程的设计环节和机械操作与模拟的课程环节都加入学生的想法和建议,以此来融入各方的理念,创造更加现代化的机械制造课程设计方案。
   2、增加机械制造基础课程的设计内容,丰富教学模式
   首先,虽说是针对机械制造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但是机械制造不是一个独立的学科,需要与其他相关学科联系起来,只有丰富的课程内容才能够让学生在课程中融会贯通,更好掌握工科知识。因此机械制造基础课程应该是能够综合应用机械制造技术,其综合性决定了在课程设计中要加入和拓展各种各样的与机械制造相关的知识点和方法技巧。其次,教师作为课堂的主要角色,必须承担起将教学责任,提高自己对机械制造的理论和实践能力,并且以充分的备课来开展实践丰富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模式这一板块,教师可以多下功夫,融入互联网技术,为学生打造多视图、多维度的课程。机械制造基础课程不应该再是教师照本宣科的理论讲解,更应该增加课堂的互动性,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模式中,比如:翻转课堂的形式可以运用在课程内容较为简单的时候。
   3、提出理论讲解的范畴,增强学生机械制造的实践能力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对于常用工程材料的种类、性能、方法的了解,而最终目标是推动学生在机械制造中实践能力。学生只有熟悉加工工艺的特点,有独立选择零件加工的能力,才能够在未来适应市场的需求,并且从中脱颖而出,为机械制造行业创造自己的价值。所以校方需要与社会企业、当地工厂合作,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的设备和场所,让学生有亲身观察和经历机械制造的机会。
   结论:在认识到当前机械制造基础课程设计的问题和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之后,更多的学者和相关认识能够提出建议、丰富教学改革的方法。机械制造基础课程将能够完善课程的实践性、综合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温慧颖,李琛,陈春晟,方海峰,张群利,王桂英.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以东北林业大学森林工程为例[J]. 森林工程. 2016(04)
   [2] 王应彪,李明,王远,刘学渊.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创新实践教学体系探讨[J].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15(08)
   [3] 贾昕宇,王宏立,张伟. 农业高校工程实训与“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整合路径探析[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15(0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