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激发高职生数学课程学习兴趣
摘要: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它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都至关重要,甚至对后期专业课的学习与掌握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职学生数学基础相对薄弱,大多数同学对数学兴味索然,鉴于数学对高职生后续学习的作用,本文浅谈高职生如何激发高职生数学课程学习兴趣。
关键字:数学;学习;兴趣
高职教育较为注重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及实践能力的培养。数学作为高职教育基础学科之一,其教学质量的高低不仅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会影响学生对专业课(例如机械制图、数控加工、电工等)的学习效果。好的学习效果,使学生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意识,从而形成良性循环。高职学生数学基础相对薄弱,大多数同学对数学兴味索然,因此本文就目前高职数学教学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激发学生对数学课程学习兴趣的策略。
一、探究式教学的开展,革新传统理念
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以灌输知识为主,一味强调定理概念的结论或公式,而忽略了定理公式的推导过程,对学生探究知识的过程以及学生观察、分析、推理等能力关注较少。开展探究式教学模式,可以兼顾学生探究知识的过程以及获得新知的体会,让学生体会到探索数学知识的乐趣,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推理能力。作为一种较为新型的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通过教师的引导与启发,增加学生在课堂上对知识进行探究与思考的机会,既体现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又能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如在椭圆的标准方程学习过程中,如果直接给出定义进行讲解,只会让学生觉得枯燥无趣。教师可以借助事先准备的无弹性的绳子和图钉,组织学生固定绳子两端 , ,当绳子长度大于两端距离 时,用粉笔把绳子拉紧作图,让学生亲历画图的过程。引导学生观察所得图形特点并发表个人看法,探究画图过程中粉笔尖到两定点的距离 , 与所备绳子长度之间的关系。在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引出课题椭圆,通过教师提问引导推导得出椭圆的标准方程,既可以让学生对椭圆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又可以让学生明白数学中的一些公式可以通过自己的探究得到,让学生对数学课更加期待。
二、数学故事的引入,增加趣味
数学是一重要的基础学科,但是它较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使得很多学生对数学存有畏惧之心。教师通过上课讲述一些与定理、结论相关的伟大的数学家的故事以及他们发现定理、结论的过程,既可以克服学生学习数学的畏惧心理,培养学生自信心,开阔学生眼界,丰富课堂内容,而且有助于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例如在学习新课定积分时,可以先给学生讲解魏晋时期的数学家刘徽的故事以及他所提出的割圆术,利用割圆术求出圆周率的思想方法,启发学生在定义定积分时对曲边梯形进行分割、近似、求和、取极限,让学生对定积分的定义有更加深入的理解,使数学课堂更加有趣,有用,高效。
三、多媒体的运用,提升效果
相比于普通教学,多媒体教学可以通过图文、声音、动画、视频等表现形式突破视觉的限制,有效的剖析概念与过程,使学生多角度观察学习。多媒体的直观展示,一方面,促进学生对于重难点的理解与掌握,便于调动学生学习热情与兴趣;另一方面,多媒体教学的交互性可以使学生主动参与进来,营造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使学生多种感官获得外部刺激,有利于学生形成新的认知结构。例如在讲解定积分概念时,由于内容抽象难懂,教师难以口头表达,学生也难以自己想象,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用动画直观连续的展现定积分概念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对这一抽象概念有更加直观的认识,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与专业课融合,培养应用能力
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在高职院校,把数学与专业课有机结合,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易学实用,是每位数学老师应该考虑的问题。相比于重点培养知识型人才的普通高中,职业院校在进行文化课教学的同时,需实施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具有实践性的技术性人才。数学作为一门具有较强严谨性和逻辑性的学科,对于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数学实践中,要善于探求数学与专业课程之间的关系,将数学课程与专业课程相融合。教师在创建数学问题情境时尽量使用与专业课相关的问题,这样既可以使抽象的数学问题和公式更加形象化,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与兴趣,又有利于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与巩固。在将数学知识运用在专业课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用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以及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解正弦型函数 图像时,对于机电专业的学生,以机械振动波形图及正弦交流电的波形图作为问题情境引入课题,更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又如在余弦定理的学习中,可以将其巧妙地运用在建筑行业的测距上……诸如此类,恰当融合数学与专业课,将数学知识巧妙运用于专业课相关问题中,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以及对专业课的重要性,从而意识到学习数学的必要。
总之,只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抓住学生的特点,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应用新的方式方法,才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使每一位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