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网络化学习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在中职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利用网络化学习平台,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学生对数学小软件的应用、对交互式信息课堂的兴趣以及对自我评测系统的兴趣,从而有效的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这点也符合职业教育对现代化技术人才培养的需要。本文就对数函数的教学,来谈一谈如何利用网络化学习平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字:网络化学习 中职数学 对数函数 应用
数学学科是中等职业学校所应学习的公共文化基础课程,学会数学学科是学生学习其他专业课程的基础,但数学学科内容比较抽象,再加之中职生的基础比较薄弱,学习习惯差,个体差异较大;但是他们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和现代信息技术处理能力。因此,本文主要从网络化学习平台在对数函数的教学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来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课前复习,及时纠错,反馈改进
古语曰: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可见在学习过程中,只学不习,学习的东西很快就会遗忘。而对数函数是一个全新的函数,并要求学生必须掌握。那么,就对之前所学的指数函数及对数的概念要能熟练应用,我利用网络化数字学习平台下发课前复习任务书,系统自动评阅并在学生提交后对错误的题目给出相应的提示,帮助学生及时纠正所学知识,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同时,借助学习平台的统计功能,不仅可以统计出作业完成情况,而且还能收集学生的“错题”,让老师及时了解教学中存在缺憾的地方,以便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制定改进措施,使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二、微课学习,灵活方便,有助教学
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对数函数的重难点除了对数函数的定义之外,就是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而研究函数的图象性质是建立在绘制大量函数图象的基础上加以观察得出的,为此,我制作了微视频,该视频的主要内容就是利用几何画板软件作对数函数的图象,该段小视频历时3分钟左右,步骤清晰,简单易学,上传至网络化学习平台后,学生可以通过电脑或手机随时点播学习,可以让不同程度的学生根据自身的基础情况和接受程度来选择视频播放的速度或是播放的次数,这样较好的解决了平时反应慢或胆小不敢提问题的学生的学习问题。而且该内容要求学生动手操作,手指轻轻点几下,漂亮的几何图形马上呈现在你的眼前,吸引学生的眼球,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课上探索,小组发现,学生为主
现在的班级管理模式下,纪律要求非常高,课堂要求非常严。分组带来的课堂“混乱”势必是班主任、系部、学校不愿见到的。而这一点在网络化学习平台中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分组情况由学习平台转发给学生,同时下发每组不同的任务,学生可以利用网络学习平台的论坛来进行讨论,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也可以通过平台进行组间交流,老师也可以在其中进行点评,职业学校的学生可能基础知识相对差一些,但是他们有他们的特点:思维敏捷,动手能力强,热衷于网络、手机,对新的事物、新的观念也比较容易接受,适应性很强;小组内的成员,大家为了完成同一项任务,相互之间表达自己的想法,探讨所遇到的问题,更好地提高了学生的相互协作的能力和学习能力。例如在研究对数函数图象的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底数大于1、底数大于0且小于1、底数随机三种情况,随机分发给四组,学生通过课前学习,利用几何画板构造大量符合条件的图象,观察后得出结论:“我们小组画的是底数大于1的对数函数的图象,发现所有图象都是上升的,且过(0,1)点”; “我们小组画的是底数大于0且小于1的对数函数的图象,发现所有图象都是下降的,……”在同学们的发言中,其实对数函数的基本性质已经全部出来了,此时老师适时给出表格,帮助学生归纳梳理。而这些由学生得出的知识,比纯粹由教师来讲授的更加容易被学生理解并记住。
四、课后评价,积极反思,适时提问
数学学科的学习,个人觉得检验学习效果的最佳方式,就是进行随堂测验,网络环境下可以通过编制题库,进行自动组卷,学生测验提交后,网络自行进行统计,相对于传统课堂检测来说效率更高,效果也更显著。同时,当学生遇到疑难问题时,可通过班级论坛发布问题进行讨论,通过讨论,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更为深入的认识。
综上所述,在中职数学教学中,教师利用网络化学习平台进行辅助教学把课堂还给学生,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了对数函数图象的教学,利用几何画板等小软件的功能,把抽象的、理论性的数学知识变成直观的、形象的操作,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丰富了他们的思维,有效的优化了数学教学的形式和内容。
参考文献:
[1]邓继业.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的探索[U].数学通报,1998,(7).
[2]吴风.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误区透析[U].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