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中职数学改革应走与专业结合之路

中职数学改革应走与专业结合之路

日期: 2010-8-19 2:17:40 浏览: 24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佚名

【摘 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方针的确立,从传统的升学导向向就业导向转变,这就为中职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中职数学应以就业为导向,以“实用、够用”为原则,通过与专业的紧密结合,达到数学技能与专业技能的衔接,并对专业知识起来深化和指导作用。本文对中职数学的性质进行了重新定位,调整和明确了数学课程目标,并就开发具有专业特色的数学教材给出了建议。
   【关键词】中职数学 现状 定位 目标 专业结合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从传统的升学导向向就业导向转变。这就为文化基础课数学提出了新的要求。现在许多中职学校的数学教学没有随着形势的变化而转变,许多教师在教数学时重理论、轻应用,没有紧扣中职学校专业教育的特点,没有形成具有中职特色的数学课程。新的形势下,中职学校需要对作为文化基础课的数学进行重新定位,调整教学目标,对数学进行改革。
   一、数学教学现状
   中职学校的生源是各级各类普通高中学校挑选后成绩较差的学生。近几年来,随着普通高中的不断扩招,职业学校的生源质量逐年下降,从我校这几年的招生录取分数线来看,2005年490分,2006年460分,2007年430分,并且有个别专业还有降低20多分录取的,有一部分学生的数学成绩是20~30分,其中有小部分学生的数学成绩是个位数,有的学生连-0.5与0.3的大小都无法比较。
   中职学生数学基础差,部分学生知识结构断层,数学学习兴趣不高。一方面,他们认为学习数学是为了应付考试,应付高考,而他们中的绝大部分将走向就业,他们进中职学校就是为了学习一技之长,掌握生存的本领,另一方面,现在中职数学教材不分专业“一刀切”,跟专业联系不紧密,数学与专业学习完全割裂开来,在他们看来,数学对专业学习影响不大,导致他们对数学兴趣不高,厌学情绪严重。许多处于教学一线的数学老师越来越觉得数学难教,数学教学质量难以提高。数学教学处于困难的境地。
   二、数学课重新定位
   作为文化基础课的数学在中职学校不能不开,且要按照独立的、完整的课程来设置,关键是课程定位。中职教育的培养国家技能型人才的特点和目标,决定了它是与普通高中不同类别的教育,数学课应具有鲜明的职业特色,为专业学习和专业技能的提高服务,它着眼于普通劳动者的素质培养需求,具有很强的基础性和工具性。
   以优秀的中等职业教育著称的德国,对文化课的定位值得我们借鉴。在德国,对文化课的定位,一方面是培养合格的公民,另一方面,文化课要为专业服务。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数学等文化课没有作为独立的学科进行设置,而是根据专业学习的需要,将与专业学习相关的知识内容融入到专业课中。德国多层次的完善的教育体系,决定了其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高素质的技术工人,不承担升入高一级学校的任务,因此在文化课的定位上没有考虑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对文化素质的需求。
   显然,中国的国情和教育体系决定了我们不可能完全照搬德国的做法。但是德国的文化课定位给了我们两点启示:一是数学等文化课是中职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是认识和理解社会的基础,是公民基本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数学等文化课的教学内容、要求的难度和广度要与专业紧密结合。在以就业为导向的背景下进行的数学课改革,必须将数学教学与学生的能力培养、以专业知识学习和专业技能提高紧密结合起来。数学课应以就业为导向、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为提高学生素质特别是专业能力服务。
   三、明确数学课程目标
   《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试行)关于课程教学目标的描述为:“使学生在初中数学基础上,学好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继续学习所必需的代数、三角、几何和概率统计的基础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基本运算能力、基本计算工具使用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数形结合能力、思维能力和简单实际应用能力。”课程目标基本上包括了普通高中数学课程的内容。没有突出中职学校数学作为基础学科为专业学习服务的功能,数学基础学科功能化体现不明显。
   据笔者所知,目前在中职学校,各专业数学教学目标以及学生应达到的知识层次和能力要求,各专业数学应安排多少课时,不同的学校,甚至在同一学校里,都有不同的观点。这种观念上的差异,给中职学校的数学教学工作带来很大的不便。各专业数学教学目标不明确,已经严重的影响了数学的教学,进而影响学生的专业课程的学习。
   现代企业要求中职生做到“零距离”上岗,也就是说进入企业就能独立承担工作,不用企业再进行岗前培训。为了适应企业这种需求,部分具有创新意识的学校已经开始探索“2+1”的中职教育模式,也就是说前两年专业学习,第三年顶岗实习。“2+1”教育模式下,学生的专业学习时间比以前少了半年,但专业技能水平又不能降低,作为为专业课服务的数学课必然要减少授课的课时,这就要求对数学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的推敲和精选,要讲生活中实用的、专业学习必需的数学知识,让中职学生学必需的数学,学有价值的数学。中职数学要以“实用、够用”为原则。本着这样一种理念,笔者认为,不管何种专业,数学课程目标应达到以下几点:(1)注重数学的生活应用;(2)注重与专业紧密联系;(3)注重职业问题的解决。这一目标,既能提升中职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又为专业技能的提升奠定了数学基础。
   四、教材要体现专业特色
   目前中职学校采用的数学教材(人教版)是以升学为目标设计的,没有摆脱学科型的框框,没有转移到服务于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的轨道上来,不能为学生的就业及专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准备,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的专业、与学生的就业走向脱节。据部分学者的研究,中职数学教材中函数部分的难度比普高的要大,而中职学生知识层次和接受能力明显不如普高学生,显然现中职数学教材不利于中职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不利于他们的专业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一方面,数学教材不分专业“一刀切”,与专业学科联系不紧密。有位电工专业课的老师痛心疾首地说,许多中职二年级的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学生竟然连sinα是什么都不知道,还要她在专业课上给同学们补数学知识,而专业课课时本来就已经很紧凑,补了数学知识就没法讲完专业课的知识内容。她不明白,为什么这些学生花了一年的时间来学数学,到头来连基本的sinα都不懂。这位专业课老师也道出了目前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困境。所有专业的数学都是“一刀切”,没有结合专业进行数学教学。中职数学课程的普教化,跟专业的脱节,使得学生觉得数学无用,导致学生的厌学情绪越来越严重。
   另一方面,随着中职学校“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的确立,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解决职业问题能力成为学校的主要目标,这必然会加重专业学习时间,相应地减少文化课的学时。我校今年也对数学教学进行了调整,由原来的两年教学调整为一年教学,由于教学时间的大幅减少,如何让数学更好地与专业结合,为专业学习服务,就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显然目前的教材无法达到这一要求。
   为了让中职学生学适合于他们的知识层次、有利于专业能力提高的数学,我们需要对中职数学教材进行改革,编
   写一套适合新形势下中职教育特色的数学教材。数学教材,应以就业为导向,以专业需求为本,突出“实用、够用”原则,为专业学习服务,注重培养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体现中职数学的教学目标。
   五、结语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职业教育新形势下,数学改革依然处于探索阶段。为了适应新形势发展,我们需要重新对数学课的性质进行定位,数学课应以就业为导向、与专业知识紧密结合,为提高学生素质特别是专业能力服务。并根据专业学习的需要调整数学教学目标,开发以生活应用和专业技能发展为出发点的新教材,体现数学课的基础性和工具性,使数学与专业学习紧密结合,实现数学科的功能化,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专业学科的密切联系和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数学改革进程中,我们不能忽略,有一部分学生有进大学深造的需求,他们要参加高职类高考,如何解决数学改革中专业结合与高考的矛盾也是需要研究的一个课题。
   参考文献:
   [1]徐涵.德国中职文化课的定位[J].中国教育报,2008-07-04(8).
   [2]蒋黎明,李淑文.中职与普高三角函数部分内容难度的比较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16).
   [3]颜其鹏.高中数学社需调查报告[J].
   [4]肖中文.中职数学课程改革的实践与反思[J].中国学术研究,2007,(3).
   [5]岑焕云.中职汽修专业数学课程开发初探[J].职教论坛,200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