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浅谈职业学校《机械制图》分层教学

浅谈职业学校《机械制图》分层教学

日期: 2010-8-18 19:28:01 浏览: 16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佚名

摘要:分层教学作为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一种模式,已经在越来越多的中等职业学校中实施,针对目前职业学校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出现的“两极”分化现象给教学工作带来的诸多困难,要改变这种状况,因材施教显得极为必要。教师应该适当改变用同一内容、进度、方法授课的传统模式,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以达到使全体学生都学有所获。鉴于此,我在本校的《机械制图》教学中进行了分层教学的实践。
   关键词:分层教学 因材施教
   一、分层教学的依据
   1、问题的提出
   随着国家对技能型人才的不断需求,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的呼声越来越高。中职教育的《机械制图》课属于专业基础课,是学好其他专业课的基础,因此,要求学生掌握该课程内容显得极为重要。
   中职学生普遍特点是基础差,动手能力强,接受新的事物快,自学能力不强,针对这一特点,我校开展对《机械制图》课的分层教学。所谓分层教学,即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其进排序,按照由高到低的顺序将其划分为不同的层次,针对每个层次学生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从而实现教学目的的人才培养目标的一种教学方式。
   2、分层教学的理论基础
   “因材施教”是孔子的一个重要的教育思想,也是中国教育史上宝贵的传统。“分层教学”符合古代教育家孔子的“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分层教学”是指针对学生知识、能力结构和学习需求的不同类型而分群体选择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实施不同的教学方式,从而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的一种教学模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中职课程标准》指出要“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 李伯黍、燕国材主编的《教育心理学》一书指出:教育应当“尽人之才”,即既要充分挖掘和发展学生的才能,又要顾及他们的接受能力,既要考虑内容的“难易”,又要考虑学生才资的“美恶”。经过几年的对《机械制图》教学经验总结,因材施教作为以学生的个别差异为基础的一条教学基本原则,古代就已经适用。正如大教育家孔子所说,各因其材。但要做到因材施教,在人数较多且水平不一的班级里并非易事,而个别教学效率又低,所以利用班级内分层进行教学比较容易兼顾。
   3、分层教学的实践目标
   培养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实现最终达到新《大纲》要求的目标。满足不同基础知识层次、不同基础类型学生的学习要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内在的潜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达到“后进生转化,中等生提高,优等生进步”的教学效果。面向每个学生及其每个方面,让学生主动的去学习,打破过去“填鸭式”教学方式,让学生主动和谐地发展,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挥,促进其心理健康,促使人人都有进步。
   二、开展分层教学
   1、教学对象分层
   在对教学对象进行分层之前,教师要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特点,这样才能在因材施教的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我在接手新班级时,便用一套难易适中的题目对学生进行测验,然后按照测验成绩进行分层,分为A、B、C三个层次。其中,A为优秀生,约占全班人数的25%:B为中等生,约占全班人数的50%:c为学习困难的学生,约占25%。这种层次划分是呈动态变化的,每次测验后都会根据成绩重新分层(A层的最后三名学生降为B层,B层的前三名学生升为A层;B层的最后三名学生降为c层,c层的前三名学生升为B层),以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竞争意识。
   2、授课分层
   教学目的是师生通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或标准,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以后将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的。具体的表述。主要描述学习者通过学习后预期产生的行为变化。我们要根据国家教学大纲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制定符合学生学习的教学目标,对落实教学大纲、制定教学计划、组织教学内容、要以“面向全体,兼顾两头”为原则,既要有基本的共同目标,又要针对教学内容的具体要求和各层次学生的基础制定分层目标,例如在讲授点的投影(教材37页)问题的时候,针对学生的三个层次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从而建立学生学习的信心及积极性,要求A层次的学生掌握点的三面投影与直角坐标系的关系。熟悉点的轴测图做法,要求B层次的学生熟练绘制例1和例2并掌握其原理,要求C层次的学生理解点的三面投影的规律,这样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目的有了充分的了解,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练级及课后作业也根据学生的层次进行,但是每个层次的学生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某c层同学在课堂上认真听讲,课堂练习及课后作业已经能完成B组程度学生能完成的水平,老师要给予表扬和鼓励并且将他提升到B组,例如A层次的学生只能做B层次的题目,说明他退步了。要指出不足,并帮助他找出原因。如果有个别的学生在学习上确实遇到困难,在课下老师要积极帮助他提高,从而让他建立自信心,并且在班级建立学习小组,A组学生跟其他组学生结成对子组,帮助那些在学习上吃力的学生,每个月还要组织制图比赛,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并且让那些学习差的同学做到有人帮有人带,在整个班系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
   3、评价分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评价进行分层,对于C层次的学生的进步应采用激励评价,鼓励他们努力向高一层次发展,对A、B层次的学生所取得进步应采用竞争评价,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努力奋进。这样有利于学生的共同的进步,解决教学目的的统一性与分层次性之间的相互关系。
   4、指导分层
   课上指导与课后指导是促进学习必不可少的步骤,那么指导分层也尤为重要,对于A层次的学生在指导上主要采用引导启发式,在学习遇到困难的时候尽量让学生自主进行讨论和研究,最后作出总结,这样学生经过自己动脑总结出的结果,印象深刻记忆扎实,老师在其中只起到引领的作用,对于B层次的学生,学生遇到问题的时候,老师要给与适当的提示或者讲解,使学生对学过的知识充分掌握,对于c层次的学生,以能理解课堂上基础性知识为主导,以便使学生跟上后面章节课程的学习。
   三、分层教学的效果
   1、我校在采用《机械制图》课分层教学的四年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特别是基础知识差的学生建立了学习的自信心,对基础知识较好的学生,拓展了学生的思路,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达到了在教学上整体提高的效果。
   2、分层教学采用教学目标梯度递进的标准,符合学生个体性差异的原则,在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前提下,做到提高A层次的学生,兼顾B、c层次的学生,让他们从畏惧学习到喜欢学习上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3、分层教学是一种动态的形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作为教学的实施者,学生在一段时间内的学习和调整过程中,经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学习的自信心。
   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分层教学法确实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兼顾个别学生,提高学生素质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心智得到了协调发展,但教学分层备课量加大、学生分层的标准不一等情况还有待于解决。还需要在今后的中职教学中还需要不断探索,不断完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