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日期: 2010-8-18 17:23:09 浏览: 21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佚名

【摘要】 人文素质是医学生应具备的主要素质之一。因此, 在实践中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对完善我国医学教育和培养出色的医学人才, 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我们就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教育的问题进行了研究与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关键词】 医学生 人文素质教育 途
   近几年来,人文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许多医学院校在强调提高综合素质的同时,通过不同途径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尤其是部分医学院校合并进入综合性大学后,由于学科门类较齐全,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师资较强,在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方面有了更明显的优势[1]。但令人遗憾的是,我国医学人文学科的水平离它应当承担的责任还相距甚远,医学人文学科的发展依然是困难重重[2],人文教育的具体实践在医学教育中依然处于虚空、偏差状态。由于医学院校物质化人文教育资源处于劣势状态下,于是与人文教育相关的“两课”、校园文化活动甚至一些人文类选修课就成了对医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不可多得的渠道,相比之下,其他形式的教育活动少之又少。事实上,除少量人文学科理论(如哲学)外,“两课”主要承担政治意识形态教育;而校园文化主要是一些文艺活动,在人文教育中只是沧海一粟;人文选修课主要用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这种形式下的人文教育无疑是肤浅、空泛的。另外,在医学院校,人文学科受到严重排挤和削弱,不但学时少、师资队伍参差不齐,而且教学方法如同医学专业教学一样与分数紧紧挂钩,人文知识以直观化、表面化的形式体现于教学内容之中,学生只是死记硬背一些概念、原理等理论知识,而不是真正体悟其中所蕴含的精神价值。人文学科教学仅仅取得了拓展人文知识的表层效果,教学过程中没有体现出对医学生人文精神、人文素养的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当然就匮乏薄弱。
   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如何,不仅意味着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水平,而且能折射出我们整个民族的文明程度。唯有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才能使其在医疗实践中关注人的生存质量、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关心人的生活环境,自觉地尊重患者的人格和自尊,才能发自内心地关心和爱护病人[3]。因此,只有文医渗透、文医融合,注重医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4],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才能培养医学生关注现实,关爱生命,关怀平民的医学人文态度,才能使医学生成为人性丰满的大写的人,才能使医学职业的崇高性得到充分的体现。因此,医学的发展为医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整体职业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决定了医学生应当成为具有医学专业素质与人文素质的综合型人才。
   医学人文教育如同医学教育一样有许多共性的问题要研究,如教育的形式与效果,教学的内容是否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如何把社会实践与课堂教学有机组合起来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很好的进行研究,找到其中的规律[1]。
   1 理论讲授与社会问题、医疗实践相结合
   在对医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努力做到将人文知识与医疗实践中的各种问题相结合,即课堂与社会问题相结合,这样才能有助于理论与实际相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够使人文学科的研究水平有一个质的飞跃,改变过去那种空谈理论,坐而论道的被动局面,真正使医学人文社会科学的教学与研究能够在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解决医疗实践中的各种问题上发挥重要作用。在这方面美国是比较成功的先例,“针对现实问题是美国医学人文社会科学教学的特点[5]”,值得我们借鉴、尝试。
   近几年,我们组织学生利用周末、节假日、寒暑假有目的地安排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到社会各个领域进行社会调研、社会考察、社区共建、职业体验(如一周军人、一周农民、一周医生等)、勤工俭学等活动,利用节假日到社会福利院、敬老院开展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组织学生党员开展医德医风教育工程、成立党的创新理论研究会。组织学生参观九•一八纪念馆,真实的画面、惨烈的场景深深地教育了每一位大学生,激起了他们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斗志。我们还组织学生参观我院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沈飞航空博览园,学生们亲眼看到了祖国航空事业由无到有,进而走向世界的发展变化,增强了学生们的爱国主义情怀。航空人为祖国的强大、腾飞而忘我拼搏的精神使学生们深受鼓舞,激发了为祖国勤奋学习、尽早成才的斗志。
   特别是在2005年暑假,我们带领学生到康平贫困地区,开展医疗社会实践活动,走访了康平县的各级医疗机构(县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并深入到农户中进行调查研究,进行健康普及教育,赠送药品和医疗器具,送健康到基层。使同学们了解到农民疾苦,了解到基层医疗卫生状况,使大学生的个人价值在为社会服务中得以充分实现。通过到农村、居民社区搞社会调查,同学们亲眼看到了基层、农村缺乏医疗卫生人才的现实,真切感受到居民、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状况及百姓医疗服务需求的特点,通过了解社会,体察民情,培养医学人文关怀的情感,认识到了自身肩上的责任,激发了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农村缺医少药的境况也提示他们,医学生的就业机会不仅仅是集中在城市里的大医院,在社区医院、乡镇医院工作照样可以大有作为,可以体现人生价值。只要居民、农民需要就一定能够打出一片天地来。
   2006年暑期,我们带来学生来到大连市金州区后石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调查学生们了解到,后石村党员干部在带领村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着重通过三个维度——干部队伍、经济发展及社会风貌的建设来打造农村新面貌。他们始终牢记党的宗旨,一心为民、爱民亲民,做农民的贴心人。在他们的带领下,经过20多年的拼搏,终于使昔日贫穷落后的小渔村一跃成为今日闻名全国的富裕村,把党的温暖送到农民的心田,使农民在新农村的建设中获益匪浅。时至今日,后石村共获得全国、辽宁省、大连市各类荣誉称号101次,其中包括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党的建设、计划生育及生态环境建设等六个方面的工作,体现了后石村的发展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全面发展,走的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后石村的成功道路使同学们更加深刻领会了党中央建设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坚定了学习、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信心与信念。
   实践使我们体会到,只有从现实问题出发,引导学生沿着科学的理论所指导的轨迹去思考,才能达到教育效果。人文教学的目的是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树立和强化人文信念。教学如果只停留在知识层面的介绍,仍是没有达到教学目的的 。
   2 加强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帮助医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是心理教育的重要内容,更是高素质医学人才的必备素质。医学生未来的工作以救死扶伤为天职,他们不仅要解除患者生理上的疾苦,而且要解除患者心理上的障碍以守护人民的健康,因此,加强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合格的医务工作者的重要一环。
   我院将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纳入课堂教学体系,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确保广大学生受到系统的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和指导;并根据医学生心理问题的实际情况,适时举办专题讲座和宣传橱窗,同时不定期举办心理健康宣传日或宣传周活动,积极营造增进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帮助医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意识和提高心理调适能力。构建学生、学生工作干部和心理咨询专业人员三级工作体系,在各个层面建立医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机制,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控制心理问题的进一步发展。
   心理咨询是解决医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途径,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院加强了心理咨询专业人员的培养,成立了心理咨询中心,并在此基础上为大学生开设心理咨询门诊,让心理咨询员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帮助有心理问题医学生缓解心理压力、疏导不良情绪、改变不合理的认知,学习新的适应方式和掌握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使他们最终能够自立自强和增进心理健康水平,并以此为基础促进全面素质的提高。
   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的发展,人们对医学生人文素质的标准将越来越高,任重而道远。因此,我们应当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培养、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以培养社会需要的医学人才。
   3 改革考核方式
   众所周知,客观、量化的考核评价只能达到“知识检测”目的,而人文教学注重的是“思想评估”,因此其评价方式必须是多途径、多维度的[6]。因此,我们以培养学生的良好的人文素质为核心,在考试方法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探索。经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我们目前采用的方法是:将学生的成绩四六开,即在百分制中,日常的道德行为、教学参与占40分,期末考试成绩占60分。有些人文课程的期末考试采取开卷考试的方式,如《医学伦理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医事法学》等。在设计试卷时,将试题分为案例分析、判断题、选择题、简述题等,主要注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人文课程教学重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掌握科学的方法,因而对学生的考核应该着重检查其理解和运用科学理论的能力。实际上,由于开卷考试对考题有更高的要求,学生不可能从带进考场的有限的教材和笔记中直接找到答案,需要在掌握所学原理的基础上进行归纳和总结,这样无形中加大了考试的难度,对学生平时的学习要求就更高了,有助于扭转学生死记硬背的学习习惯,培养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教育创新真正落到实处,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人文课程课是一门特别的课,不能只讲点理论,通过考试给个成绩就万事大吉。应充分发挥人文课程本身的教育功能,科学地构建教学方法,调动广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真正能够从人文课程中学到做人、做事的科学方法。
   【参考文献】
   [1] 郭永松,张良吉.医学人文教育:问题、挑战与对策[J].医学与哲学,2006 ,27 (12):69.
   [2] 张大庆. 制约我国医学人文学科发展原因的探究[J].医学与哲学,2001 ,22 (8):10.
   [3] 马存根.试论医学人文素质的养成及其辐射功能[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2,15(6):30.
   [4] 汪一江.医学院校人文教育的思考[J].医学教育,2004,24(2):19.
   [5] 沈风雷. 中美医学院校人文社会科学教学比较及启示[J].医学与社会,2002 , 15(4):54.
   [6] 余仙菊.扬弃与超越——医学人文教育的重新审视与思考[J].医学与哲学,2006 ,27 (7):6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