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法在技工院校班主任工作中的应用与实践
摘要:在现如今国家高中招生体制的影响之下,技工院校的学生基本上就是来自于初中学校被普通高中筛选掉的落榜生,这些学生经历了中考的失利,在加上这些学生原本就受到家长和老师忽视。另外,社会上对于技工院校也带有一些偏见,就会使得学生在进入技工院校之后,心理不平衡,产生了许多不同于普通高中生的特殊心态。因而技工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技工院校的班主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所以如何在管理学生的过程中融入“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用合适于技工院校学生的方法教育学生,对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来说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 因材施教;技工院校班主任;应用与实践
前言:
技工院校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与初高中的班主任管理工作来说差异比较大。虽然管理的目标和所实施的方案都是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这一目标来展开的,但是由于技工院校学生的特殊性造成了班主任的管理工作难度加大。本文通过分析技工院校学生的特殊性,进一步阐述因材施教法在技工院校班主任工作中的应用途径,从而解决技工院校班主任管理工作难的现状。
一、技工院校学生特殊性分析
(一)品德素质差
技工院校的大部分学生是在义务教育阶段被老师和学校所忽略的群体,所以有部分学生已经养成了许多的不良习惯和行为,这部分学生的道德品质低下,且不说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他们中的有部分人连最基本的尊重老师和家长都做不到,对于好坏、善恶难以分辨,常常行为散漫,喜欢使用暴力来解决问题,如果让这样的学生自由放任的发展下去,不加以管教,这部分学生最终会行为失控,甚至会触碰到法律的底线[1]。
(二)文化素质低并且厌学情绪严重
由于受到国家高中生招生政策的影响,技工院校为了保证足够的生源,所以技工院校的招生几乎不设立任何门槛,广泛的接受初中流失生,从而造成了生源质量较差,文化层次低的现象。这部分技工院校的学生往往对学习缺乏兴趣,文化课的基础也很薄弱,学生自我约束的能力低下,并且对待事情总是抱有消极的态度。由于这些问题,就导致绝大多数的技工院校的学生上课听不懂教师传授的知识,从而产生厌学的情绪。长此以往,这部分学生就会对学习彻底的失去兴趣,甚至影响到生活的自信,从而被社会所淘汰[2]。
(三)家庭教育缺失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所学校,家庭的生活状况和方式对于学生的成长来说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根据调查发现,技工院校的学生一般都会有这样的情况,有部分家庭的教育方式不恰当,要么对孩子的学习不管不问,要么就是对孩子过分的溺爱,事事包办,这就会使得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家庭教育的缺失使得这些学生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和自我封闭的心理,从而使得学生不能对自己的人生产生客观的评价,从而产生消极待物的心理状况。
二、“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管理工作难题
(一)注重感情培养,关心关注每一位同学
大多数技工院校的学生因为家庭或者其他的原因,产生了自卑感和自我封闭的心理,班主任采取温情治疗法是最好的,让学生体会到他们是被爱着的,最终能重拾自信。技工院校班主任可以在新生入校接待期间,和学生进行亲密接触,这是班主任和学生建立良好师生感情的最好时期,让学生感受到妈妈般的爱。班主任必须主动深入到学生的衣食住行方面,让学生体会到被爱的感觉,从而使学生产生一种情感的归宿。在日常的学习中,班主任要关心到每一位学生,对于学生日常学习中进步的点滴都要及时的给予肯定,这对学生重拾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健康的师生关系能够帮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态度和生活态度,为班主任下一步的管理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注意学生行为规范教育,及时处理违纪违规事件
学生一旦在学习和生活当中出现了犯错的行为,班主任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的进行处理,严肃的批评,这样才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便于学生进行改正,可以有效的减少学生违纪违规的频率。由于技工院校的学生意志力往往不够坚定,学生的表现会出现比较大的反弹,反复性很强。班主任不能因为学生表现的反复就失去耐心,要耐心的陪伴学生一步步的成长。由于技工院校学生的特殊性,这就使得技工院校班主任管理工作较为复杂,班主任只有“因材施教”,才能探索出一条适合这群学生的管理之路。学生到班主任手里时已经“坏”了一半,不能让让学生遇到一个“坏班主任”继续的坏下去,所以班主任要为了“坏孩子”,必须不停的探索,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寻求出一种最合适的方法来教育学生[3]。
(三)主动与任课老师及时沟通,完成对学生学习的监督工作
技工院校的学生最大的问题就是学习基础太差,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自觉性,这就要求班主任在管理学生的过程中,要想办法帮助学生学习。首先,班主任要多与任课老师进行沟通,及时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的向任课老师反馈学生对于课堂教学内容的吸收情况,探索出适合技工院校学生的教学方法;其次,对于少部分自觉性较差的学生需要由班主任进行一对一的监督,力求每个学生必须完成每天的学习任务。最后,班主任可以通过班会成立学生兴趣小组,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出良好的班级氛围。
三、结束语
由于技工院校学生的特殊性,技工院校班主任的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所以,班主任在管理学生的过程中,融入“因材施教”的理念,需要运用各种教育方式来促进技工院校的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参考文献:
[1]汪正焰.高职院校多类型招生生源背景下因材施教的探讨[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33(12):44-46.
[2]王海舟.对民办高职院校人才培育模式改革中因材施教的思考[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20(01):92-93.
[3]张智.基于因材施教案例教育方式的高职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研究[J].华夏教师,2018(34):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