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教育教学 > 基于自主学习的微视频在初中信息科技课堂中的实践探索

基于自主学习的微视频在初中信息科技课堂中的实践探索

日期: 2020/9/22 浏览: 3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上海市普陀区教育学院附中中学 李乔力

摘要: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说:“一切创造发明,都不是靠别人教会的,而是靠自己想,自己做,不断取得进步。”这里说的自己想,自己做,不断取得进步某种程度上指的就是人的自主学习能力。本文通过课堂对比实验法,探索初中信息科技教学中,微视频应用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通过实践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微视频资源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初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2.微视频的应用时间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成正比关系,需要长期坚持,合理运用。本文的意义在于:一是通过课堂实践验证微视频在中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的作用;二是微视频不同的制作技术和方法对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影响。
   关键字:信息科技 自主学习 微视频教学
  
   一、开展基于自主学习的微视频在课堂中的实践的原因
   1.微视频教学资源制作和应用需要创新融合
   随着教育方式的变革和时代的发展,微视频资源铺天盖地,很多教师会在课堂上使用微视频进行教学,但是在微视频的制作和使用上存在以下问题:1.教师对视频微课认识较粗浅,制作上模仿较多,创新较少,媒体表现和技术开发不足[1];2.教师对微视频资源应用的教学策略不足,停留在照搬照套的现象,只是拿来就用,并没有根据教学需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很仔细的进行设计和思考,未达到预期效果[2]。
   2.预备年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亟待提升
   自主学习能力是体现一个人最重要的学习能力之一,是一个学生成长和创新的必经之路,是素质教育的根本,是一切发展本源,学生只有具备了一定能力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更好的完善和促进自我的多元智能发展。而如今,虽然素质教育的号角已经吹响了很长时间,但是由于学业负担重,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和学习动力等因素,学生依然习惯教师喂养式教育,并没有养成自主学习能力,更谈不上自主学习的方法。对于小学步入初中预备年级的学生来说,自主学习能力更是相当的薄弱,而这个年龄段,学业相对还算轻松一点,年龄层次也恰好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黄金时期。
   3.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课程标准的需要
   在初中和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简称新课标)中对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目标归纳为三个方面,其中在过程与方法中明确提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通过探究性活动完善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信息技术的综合实践能力。”对初中信息技术的课程教学目标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是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是课程改革的首要目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3]在谈及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时,首要的一条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一目标使“改变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学习”成了这场改革的亮点。
   二、课堂实践目标和内容
   1.班级对比实验,探索微视频的应用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之间的关联。
   采用对比实验方法,选择六年级1个班级作为对照班,1个班级作为实验班,进行为期1学年的实验教学。在实验班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微视频学习材料,首先由学生进行自学,再进行独立操作练习,然后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最后教师讲评总结学习结果;在对照班教学中,教师先讲解学习材料,学生再独立操作练习,然后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最后教师讲评,总结学习结果。教师记录实验班和对照班每次学习的时长、任务完成时长和完成程度,找出学生在相同学习任务情况下,完成学习的时长、任务完成时长和完成度上的差距,以此判断微视频教学与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关联度。
   2.组间对比实验,探索基于自主学习的微视频技术要点。
   实验班教学实践中,针对同一知识内容,制作不同的微视频,将内容量大、复杂的内容进行分解,改变微视频的引导方法,变换知识点的动画呈现方式,根据知识点特色,在微视频中使用不同色彩、配音。在实验班不同小组中分别使用这些微视频,观察不同小组学生学习态度,记录学习时长、操作练习任务完成时长和完成度,对比分析微视频不同制作技术和方法对于自主学习效果的影响。
   三、课堂实践结果及分析
   初中信息科技学习内容共三个模块9个单元36课时,主要学习内容包括:信息科技基础知识、信息处理(网络信息搜索与整理、演示文稿制作、电子数据表格制作、图形化编程)、科技社会与人。初中信息科技的目标是促进学生熟练使用技术,负责任的使用信息,提升信息素养[4]。课堂教学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法,学生先明确学习任务,根据任务需求学习相应知识技能和方法,再通过实际操作练习熟练和巩固。笔者根据单元设计理念和单元教学内容,共设计23套共46个微视频。在学生每次使用微视频进行学习时,分别记录对照班与实验班的学习数据。
   学生数据记录主要有3种:1.对照班学生学习时长等于教师讲授时间;2.其他所有时间均由计算机机房管理软件完成,软件自动记录视频发送时间、作业开始时间、作业结束时间;3.学生任务完成度由教师手动批改作业后评定并记录。
   1.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分析
   实验班和对照班经过1学年观察记录,班级平均学习时长、平均完成任务时长和平均完成任务程度对比如下:
  

基于自主学习的微视频在初中信息科技课堂中的实践探索

   图1 对照班和实验班学生知识点学习时长对比图
   从图1可以看出,对照班每次学习进度都根据教师事先备课的计划进行,耗时长度基本不变,全班步调一致。而实验班学习耗时在学期开始时,比对照班要多,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耗时开始下降,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学习所需时间比较对照班要少。从而表明微视频的使用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降低学习时间。
  
基于自主学习的微视频在初中信息科技课堂中的实践探索

   图2 对照班和实验班学生完成任务时长对比图
   从图2的数据对比中可以看出,对照班在学习开始时完成任务的时长要略低于实验班任务时长,说明教师的讲解在学期初期发挥的作用较大,而实验班学生还不能适应新的学习方式,对学习效果有一定影响。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和训练,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和学习能力有了提高,学习效果初步得到体现,完成任务时间相对减少。
  
基于自主学习的微视频在初中信息科技课堂中的实践探索

   图3 对照班和实验班学生完成任务达成度对比图
   从图3可以看出,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实验班学生完成任务的达成度才逐步提高,稍高于对照班学生。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复杂任务的完成率上,实验班的表现明显好于对照班,如电子表格公式和函数的使用、Scratch变量和运算积木的使用等,说明自主学习对于复杂技能和方法的效果更好。
  
   2.基于自主学习的微视频制作内容与方法要点分析
   在实验班的学习中,微视频分为2类。实验班微视频内容为本节课教师讲授的整个知识点,主要采用屏幕录制技术,同时由教师进行配音。实验组微视频内容将本节课教师讲授的知识点进行切割,与操作练习任务进行对应。同样采用屏幕录制技术,由教师进行配音,但在视频中加入字幕,关键操作采用红圈闪烁和教师语音提示。
   实验组和实验班平均学习时长、平均完成任务时长和平均完成任务程度如下:
  
基于自主学习的微视频在初中信息科技课堂中的实践探索

   图4 实验组和实验班学生知识点学习时长对比图
  
基于自主学习的微视频在初中信息科技课堂中的实践探索

   图5 实验组和实验班学生完成任务时长对比图
  
基于自主学习的微视频在初中信息科技课堂中的实践探索

   图6 实验组和实验班学生完成任务达成度对比图
   从图4、图5和图6的数据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将微视频内容针对练习任务进行切割,加入教师语音提示、重点圈画和字幕引导后,学生的学习针对性更强,学习时间缩短,学校效率提高,同时任务完成度有一定提高,学习效益也有提高。
   四、课堂实践结论
   1.微视频的使用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有优势
   经过无数次的课堂实践发现,微视频资源的使用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有引导作用。坚持使用微视频教学的班级和不使用的班级,在自主探究能力和寻找问题的解决途径等方面,初期没有差异。半个学期下来,实验班20名左右的学生在接到任务后能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能在可用的资源内寻求可行的解决途径,少部分学习能力差的同学依然习惯等待老师和同学的帮助,经过一个学期的实验,实验班共44人,三分之二以上的同学可以在规定时间内,运用微视频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完成学习任务。一个学年下来,实验班的学生在遇见从未见过的新软件新技术,他们完全能够通过提示和帮助自行解决问题,更令人惊喜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不但在学习时间,学习效果等方面有明显的提升,甚至有部分学生能够在微视频的方法之外,开始自主寻找其他的工具完成探究任务,比如软件里面自带的帮助文件等,逐步养成了自主学习习惯,具备初级自主学习能力。学习能力差的同学也学会了同伴互助解决问题。
   2.微视频应用时长与自主学习能力成正比
   自主学习效果时效方面,微视频的应用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时间是成正比关系,长期使用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才会效果更明显,短期内效果不明显,因此,自主学习和微视频教学是一个长期坚持,合理运用的关系。微视频的应用与时间的关系体现在二方面,一是每节课使用微视频的时间,每节课教师都可以准备一定时长的微视频;二是整个学期的教学计划中都应安排微视频教学内容,便于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的长期培养。
   3.基于自主学习的微视频的开发和设计要侧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正因为微视频资源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基于自主学习的微视频就应该有别于其他的微视频。它应该有以下特点:首先,基于自主学习的微视频内容、长度上面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内容进行精心的编排,以便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其次,基于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微视频资源在难易程度上需要具有层次和梯度,这样有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学习,起到更好的推动和辅助作用;然后,基于自主学习的微视频选择合适的引导主线,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教学难度的不同,教学对象的不同等等客观因素合理选择:问题引导、任务驱动、语言引导,同时改变色彩,动画等等,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自主探究。
   总之,经过反复的教学实验发现,微视频教学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养成有着很好的辅助作用,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能够更加优化微视频资源,研究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名卓,刘名海,王煜琴.基础教育中微课程的现状调研与改进建议[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6(05):46-53.
   [2]杨晓娟,巩道坤,毕华林.问题解决类微课的教学有效性实验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9,29(02):52-58.
   [3]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通知[EB/OL].(2001-06-08)[2020-06-29].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8001/201404/xxgk_167343.html
   [4]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中学信息科技单元教学设计指南[M].上海: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