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学生主体地位 优化自主学习能力
【摘要】当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自主学习存在不少问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高,课堂教学缺乏自主学习的有效空间,学生的自主学习缺少有效的指导。笔者通过展开对《基于自主学习的高中语文课堂诊断研究》课题的研究,力求能为改进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作一点探索。
【关键词】自主学习 目标 内容 策略 诊断
当前高中的语文课堂,让许多老师困扰不已:为什么在小学的语文课堂上,学生会七嘴八舌;初中的语文课堂中,学生也踊跃举手发言,时有热闹的场面;高中的语文课堂却出现教师一人唱独角戏的悲凉?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思维懒散,问个问题,老师遭遇的就是冷场。通过查阅文献,问卷调查,课堂诊断,教学实践等方式,笔者对课题《基于自主学习的高中语文课堂诊断研究》展开研究,希望能给老师们一些良好的建议。
一、自主确立学习目标,制定合理学习方案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目标定位一直都不太清晰,甚至有时候一堂课上完了,学生完全不明白教学目标的指向在哪里。随着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逐步深化,对于不少学生来说,语文已成了一门令人费解的课程,知识目标在目标体系中比重的下降,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比重的提升,使得语文教学与学习都有雾里看花的感觉。
应该说,语文学科是众多学科中唯一直接指向情感目标的学科,或者说,通过语文教学来提升素养、丰富情感是语文教学活动最与众不同的地方。从自主学习的角度看,我们鼓励学生参与教学设计,鼓励学生自主确立学习目标,并形成与教学设计相对应的学习计划,但是在实践中这却存在相当的难度。
所以自主确立的学习目标应该是可以选择,也即在学生对文本指向并不清晰明确的情况下,从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出发,提出一些学习目标以供学生选择。一般来说,在学生确立学习目标的过程中,往往较多地注重了知识目标,因为这部分目标边界相对清晰,内容易于把握。比如《拿来主义》课堂教学目标中的“比喻论证”、“因果论证”、“类比论证”以及鲁迅杂文的语言艺术、修辞的运用等,这类目标比较直观,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比较容易抓得准,学习内容的定位也比较清晰。但是,对于杂文鉴赏能力以及感受鲁迅杂文的犀利、鲁迅杂文的思想性这些目标,学生在自主确定目标的过程中就会遇到很大的困难。因此,在自主确定学习目标上,应该考虑将抽象的目标具体化,使其具有可操作性,让学生能够从具体的目标入手,逐步深入文本,逐步过渡,为能力目标、情感目标的实现创造条件。比如鲁迅杂文的犀利特征,可以化解为“鲁迅杂文中修辞运用” 及“鲁迅杂文中的讽刺意义”两项具体目标,而这在以往的课堂中主要是由教师引导,为实现教学目标做铺垫的。
将课堂教学目标作具体的细化,将教学预设体现在教学目标之中,供学生选择,由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文本阅读预期形成自主学习的方案或计划,应该是实现学习目标自主定位的最便捷途径。
二、参与制定学习内容,培养激发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如果不能把学生的参与贯穿教学的全过程,那么就容易丧失对学情的合理判断以及对课堂自主学习的有效指导和控制,由于不少学生学习的外在动机远强于内在动机,仅仅通过情景设置来激发学习兴趣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在课堂教学的初始阶段,即教学预备期间,就应该将学生参与纳入其中。
比如《荷塘月色》这一课的教学,教师往往会在课前布置预习,但是预习提纲是老师给定的,问题的提出尽管有较大的思考空间,但却是站在教师的立场上提出来的,学生的预习过程在什么时间,学生的预习结果体现在哪里,就显得很不清楚。在实践上,我们可以考虑的是让学生先提出问题,再由教师统筹归类,用学生的问题来引起参与课堂教学阶段的兴趣和热情。同样,语文课堂教学的思路、教师的教学设计也必须要反映学生的思考。可以考虑以学生的问题为“点”,以教学文本的内在逻辑关系为“线“,将整个课堂的设计转向如何解决学生的问题,如何引导学生提出更多的问题,从而实现对文本内涵的深度剖析。一般我们会认为学生的思考往往比较肤浅,不容易切入文本的内质。这可能是一个事实,但是我们不能忽略学生思考的敏感性,尽管他们在表达上与教师的期待或许还有很大的距离,但是他们并不缺乏对文本内涵敏锐捕捉的基础能力。
比如笔者在上《林黛玉进贾府》的教学过程中,就有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1)作者为什么要以如此大量的笔墨来描绘贾府的建筑、陈设?(2)文本中出现了那么多的人物,为什么有人物语言的却很少?这样的两个问题学生基本上都会感觉到,但提出来的不多。如果简单的进行回答,则可以说是因为整个小说初次提到贾府,而且这是人物活动的主要环境,自然要描绘一番,给人一个整体的印象。但果真只是如此吗?作者笔下不厌其繁地铺写贾府只是为了吸引眼球?通过对贾府建筑陈设的浏览揣摩,我们可以看出贾府这个大家族繁复生活下所隐含的秩序,一种与封建大家庭的地位相衬的生活观念以及由此引出的各种可能的生活怪相。在《林黛玉进贾府》中,谁说话,说什么话都被设定好的,在对人物语言的安排中,我们同样可以看到一个封建家庭的老幼尊卑,纵然是悲,不可太过,纵然是喜,也只是一瞬,人物语言与感情的交织相衬反映了贾府生活的死气沉沉、密不透风。所以这样两个问题在学生那里总让人觉得有什么没有揭开,他们能够感觉到这当中的不寻常,但是却惑而无解。如果教者以为无益,轻轻放过,转而他寻,那么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在哪里?尽可能把学生的问题作为教学设计变量项,及时发挥“导”的作用,学生才有兴趣参与对问题的思考,从而获得较好的思维训练和学习效果。
三、合理引导学习过程,主动投入课堂活动
在课堂学习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其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强化对课堂教学的过程管理。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是活的课堂,全体学生应积极参与,主动投入课堂活动。加快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单模式构建,以课标为纲,以课本为例,以学生为主线设计的活动方案,让课堂教学进程紧扣教学目标,紧扣学生自主学习中的问题,充分激发学习兴趣,合理应用教学手段,避开了传统课堂学习中无谓的“枝蔓”,实现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多重优化,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成为课堂教学的中心。重视语文课堂情境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别开生面,最大限度地引起学生的关注,从而引发探究的愿望。
如《一个人的战争》中凡尼亚这样一个小孩的设计对于表现战争有什么作用?仅仅是为了表达战争的残酷以及对和平的渴望吗?教师对于疑境的表达与呈现要指向明确,蕴含深刻。要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语言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一个轻松活泼的课堂情境,用真挚饱满的情感带动学生去体味和诠释语文课堂本身,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敏感。要鼓励学生借助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充分发挥主观想象,使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更具直观性和可感性。特别是对语文教材的解读单纯靠教师往往不能竭尽其意,因此在课堂教学上更需要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拓展留下更多自由的空间,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延伸,独立思考,讨论分享,将个体的自主学习与集体的课堂讨论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发挥自主学习的作用和效果。
四、积极改进学习策略,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美国心理学家厄尔•西蒙利用计算机有效地模仿了问题解决策略,从而形成“学习策略”的概念。一般来说,学习策略包括学习的方法、程序,是学习技能与学习调控的统一。在自主学习的问题上,重视和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十分重要。
一是强化策略意识。尽管在实践中,教师都会提及学习方法,但很少有学生重视,甚至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学习的方式都很相似,以至于不能完全适应新的学习。所以,学生有必要从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等方面强化自己的策略观念,注意学习方法,强化学习方法的积累和运用。
二是强化策略训练。不断完善教学设计,不断改进课堂教学,围绕复述、精细加工、组织、模式再认、过程了解与控制、动作系列学习策略等,特别是针对高中语文的学科特点,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的定向培训,充分利用自主学习的目标设定、自主预习、合作讨论等教学环节,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策略训练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是注重个体差异。在学习策略的问题上,学生的个别差异无疑是培训的关键之处。我们不仅要注重一般性的学习策略知识的学习,同样也要关注学习策略对不同特点的学生的有效性和特殊性,重视学生在认知风格认知能力学习进程的差异性与学习策略运用效果的相互关系,避免对学习策略的生搬硬套,使学习策略的有效性得到最大发挥,从而最终提高学习效率。
四是提升自我效能感。要通过为学生树立学习榜样,对学生在学习上的进步进行积极反馈,对学生基于积极的评价、建议来改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使得学生能够在积极的环境中最大限度地展现自我。
五、自觉进行学习诊断,有效促进自主学习
在教师和学生都具有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之后,我们要让促进自主学习的行为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这就需要我们坚持自觉而持久地进行学习诊断,让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让学生不断反省自己的学习过程。
对于教师来说,我们要通过课堂教学诊断,让其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的剪裁、教学过程的组织是否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在课堂是否真正成为一个“主导者”、“引路人”,而不是传统的“教材传声筒”,将教材剖析得支离破碎,讲解的淋漓尽致的毫无探索的余地。教师的提问是否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对学生问题回答的理答方式是否具有鼓励性,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教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有没有做好学习方法上的指导和学习策略的引导。只有坚持课堂教学诊断,让教师不断发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阻碍的因素,不断修正、矫治自己的教学行为,才能真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对于学生来说,也要自觉地进行学习诊断,既要参与诊断教师教学行为,向老师提出合理建议,也要监督自己的学习,毕竟能否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最关键的因素还是在自身。在学习过程中,要始终全身心的投入:积极参与学习目标的制定,在老师提出的教学目标中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在课堂上主动参与小组讨论,积极思维,用于提出不同见解;做练习时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根据自己学习的情况,及时调整学习计划等。
总之,课堂教学诊断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监控方式,长期坚持课堂诊断必将促进高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庞维国.自主学习教与学的原理和策略[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 余文森等.让学生发挥自学潜能.让课堂焕发生命力[J].教育研究.1999(4)
[3] 肖龙海.协商课程: 促进高效学习的一种课程模式[J].比较教育研究.2001(8):20-23.
[4] 郑和钧、邓京华等.高中生心理学[M]. 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3:112-146
[5] 罗素连.科学评估 正确诊断 优化教学[J].江西教育.1999(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