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分层教学探讨
摘要:本文针对高职学生的现状,对《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分层教学进行了探讨,力求通过分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出符合自动化技术发展需要的学生。
关键词: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 分层教学
随着高校的扩招,高职的生源质量每况愈下,昔日百里挑一,今朝来者不拒。教学难度越来越大,学生的成绩、能力分化严重,这些状况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因此,以学生为本,促进每一个学生的持续发展,既要为学生打好共同的基础,也要注意发展他们的个性和特长;既要承认学生在知识、技能、能力和志趣上存在的差异,又要在教学中区别对待、因势利导、努力转化差生,促进全面发展。这就是我们开展的“《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分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一、《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课程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人是有差异的,学生的基础也不可能在同一水平线上。尤其是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企业招工门槛的降低,高职生源质量下滑问题日益突出。而作为电气自动化、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核心专业课《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也不例外。如果仍按传统的教学方法“一锅煮”势必加大二极分化,造成有些学生“吃不饱”,而有些学生则“消化不良”。 如何让“吃不饱”的学生学得好, “消化不良”的学生学得了、跟得上, 充分展现他们的个性活力, 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是《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课程教学的一个难题。分层教学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郊办法。
二、《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课程分层教学的实施。
(一)学生分层是实施《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分层教学的基础。
1、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层是分层教学顺利实施的先决条件,因为这不仅有利于教学的组织,而且还会形成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使学生在和谐的环境中相互激励,相互诱发,从而产生共生效应。
2、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将学生分为A、B两个层次。A层次适合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在教学中应满足他们将来进一步深造的需要;B层次适合于一般学生。其中A层次的学生比例最好控制在学生总数的40%以内,以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分层次的目的是为了使教学目标及教学方向更适合于各层次学生,以充分体现面向全体、分层优化、因材施教的教学特点,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最佳的教育方案,得到最好的发展。
3、为了加强分层教学的针对性 ,在对学生进行客观分析的基础上,把握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能力、协作力等因素,科学合理的分层,力求在综合能力上达到平衡。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 帮助学生尤其是学习能力差的学生,以便使他们在新的教学模式下能 更好地进行学习。
(二)教学分层是实施《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课程分层教学的关键。
1、《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课程分层教学:就是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在班级授课制下按各层次学生的实际水平实施教学的一种手段。是在学生分层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分层备课,分层授课,分层训练,分层辅导,以做到教学有的放矢,区别对待,最大限度地调动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和发展。
2、《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课程实施分层教学: 要尽可能扩大课程的选讲内容, 充分满足学生的选听权; 要根据人才市场需要, 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 真正地实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 以学习者为中心, 强化职业能力培养”的新理念。
3、实行《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课程分层教学:决不是只将教学分成几个层次,简单迁就学生的差异,降低培养要求,而是要在这个基础上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符合自身特点的最佳、最有效的发展。为此需要制定出与学生分层相对应的A、B两套教学方案。
(1)制定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课程教学大纲。分层次设定课程的教学目标,在必学内容上,各层次的教学内容基本上是一致的,其差别只在于知识的深度、广度及所用的授课时间。在编写A班教学大纲时,以培养较高层次的人才为主要目标,使A班学生在掌握自动化生产线技术就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侧重于基础理论的“加深”、“加高”和“加厚”;在编写B班教学大纲时,以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必需”、“够用”为度,在重点强调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时减少严密的论证和推导,查缺补漏,只需完成必要内容学习。
(2)制定不同的教学进度,以适应教学需要。
(3)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
(三)评价分层
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
《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分层教学必须创新评价方法。打破传统的期末一次考试、一张试卷定终身的质量评价观, 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激励评价体系。。把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结合起来,将学生的学习成绩的评价与学习态度和价值观评价统一起来。为此,可将学生的成绩分为两部分:一是平时成绩占40%,通过出勤、平时作业、上课发言、平时测验等情况确定;二是期末考试占60%。在试卷命题定位上也应有所区别:B班试卷应定位在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计算及实际应用的范围内,包括基本题和提高题,难度系数为1;而A班试卷除涵盖B班试卷外还应有拓展题,其难度系数为1.5。这种考评方法:一方面达到了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对同一门课程考核的内容与教学目标一致的目的,同时也克服了不同层次的班级之间成绩考核不公平的现象。
总结:分层教学是让每个学生都得到最优发展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应不断完善。首先,分层次教学对教师的知识水平、操作技能,驾驭课堂的能力要求更高, 对学生的认识更深刻全面。其次,分层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自尊和自信,端正了学习态度。第三,分层教学融洽了师生关系,缓解了师生的对立情绪,减少了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现象。第四,分层教学提高了教学质量,解决了困惑高职院校多年的教学难题,探索出了一条符合高职院校的新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祝水银 《职业学校分层教学综合探讨》[ J ].职教论坛 2005.9
[2]裴桂玲 《高职PLC项目教学中分层教学模式探讨》[J]广洲职业教育论坛 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