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创业教育 > 创客教育之理论基础研究

创客教育之理论基础研究

日期: 2017/11/18 浏览: 2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江苏省宜兴中等专业学校 毛晨珏

摘要:创新对很多事物的根本性发展都有其不容忽视与质疑的重要意义。在创新的理念与精神影响下,新形势下产生了一种新兴事物——创客教育。创客教育作为一种新兴事物以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迅速席卷整个时代发展潮流,加上科学技术和网络的推动,创客教育在现阶段的社会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在此背景下,本文将在简要介绍创客教育及其重要性的基础上,重点分析研究创客教育的理论基础,为创客教育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希望能够更进一步完善创客教育的理论部分,使其能够获得全方位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创客教育;理论基础;研究
  
   创客教育是一种致力于终身学习,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培养个体DIY、分享精神与创造能力的教育取向,通过创客空间、相关课程及活动协同推进众创时代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创客教育也是基于学生兴趣,以项目学习的方式,使用数字化工具,倡导造物,鼓励分享,培养跨学科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种素质教育。
   一、创客教育理念的定位:融合各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
   创客教育理念要求学生将各个学科的基础知识与基础技能进行综合运用,以此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核心素养。因此,创客教育理念展现出来的是“工程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概念,从而区别于传统教育“分科课程”的教学理念。
   1、以学生的亲身体验为立足点
   传统教学理念以特定学科为中心,将抽象的文化符号作为学科知识载体,主要教学方式以向学生传授间接经验为主。创客教育理念将“做中学”作为立足点,让学生参与创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从而直接进行知识建构。
   2.架设理论与实际的桥梁
   创客教育理念,结合真实的设计创造过程,将理论的知识经验融进学生的生活,架起了沟通理论与实际的桥梁,使学习的内容、方式和结果都具有现实意义。创客教育理念的实践项目来自日常生活中的真实问题,来自学生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和思考。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学生必须像专业人员一样展开调查研究、方案设计、动手操作、得出结果。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学生亲体验社会、认识自我,达成“教育源自生活”的目的。
   3.融合各学科的综合实践
   传统教育理念以学科为基础框架,根据学科的逻辑特点,在其规定的边界内安排学习内容和组织学习活动。它高效地传授大量的知识、技能,但也带来了一些弊端。例如,理论与实际脱节,学习评价仅针对学生的知识理解和技能掌握,不包含对兴趣、爱好、态度等的评价。相反,创客教育理念要求学生综合多学科的知识经验来达成问题解决。它与传统教学理念相互补充,让学生真正的学以致用。
   二、创客课题的特征:源自真实问题
   从目前已经开展的创客教育实践探索来看,创客课题主要来源于师生们观察日常生活提出的现实问题,其次也有分科课程的教师根据各自学科教学需要提出的实践性问题。一般具有以下特征。
   1、问题切身性
   课题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富有趣味,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2、学科综合性
   课题综合多学科的知识与技能,且难易程度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相适应。
   3、资源充分性
   完成课题所需的资源应与学校所能提供的条件相匹对。
   4、时间合理性
   完成课题所需的时间能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5、成果可见性
   成果一般以可见的作品形式展示,能够供师生分享和探讨。
   三、创客教育的教学方式:基于设计的合作学习
   传统教育以“目标—成就—评价”为基本课程组织模式,通过设置阶段性目标,规定了单向的、线性的学习过程。创客教育以“主题—探究—表达”为基本课程组织模式,通过学生主动探究、亲身体验并分享表达成果,达成学习目标。具体的教学方式区别如下:
   序号 比较项目 创客教育 传统教育
   1 教师角色 教师是引导者 教师是教学活动中心,教学活动的主体,知识的传授者
   2 学生角色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知识接受者,被动接受知识,学生缺乏想像力,创造力
   3 教学环境 学生共同参与,学习氛围强 教师单一授讲,适当提问
   4 学习内容 来源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立足于研究、解决学生关注的一些社会问题或其他问题 特定的知识体系
   5 学习方式 敏锐地发现问题,主动地提出问题,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探求结论的的过程 被动地记忆、理解教师传授的知识
   6 资源利用 充分利用各种教育教学资源 教师查找资料
   四、创客教育理念的评价方式:基于“运用水准”的表现性评价
   创客教育理念下的教学评价,不单单是“知晓理解”的标准,而是“运用水准”“表现水准”。实际上,创客课题本身就是能够引发学生展示其能力素养的表现性课题,对创客活动的过程与成果进行评价,这就是“表现性评价”。创客教育与传统教育的评价方式,具体区别如下:
   序号 比较项目 创客教育理念 传统教育理念
   1 评价主体 评价主体多元化,从单向转为多向,增强评价主体间的互动,以多渠道的反馈信息促进被评价者的发展。 评价主体单一,强调学生个人。
   2 评价内容 评价内容综合化,重视知识以外的综合素质的发展;评价标准分层化,关注被评价者之间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同需求,促进其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和发展的独特性。 目标单一,旨在对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
   3 评价标准 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评价发展的趋势。关注人的发展,强调评价的民主化、人性化的发展,重视被评价者的主体性及评价对个体发展的建构作用。 评价标准仍然过多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忽视了个性差异和个性化发展的价值。
   4 评价方式 评价方式多样化,将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方法相结合,适应综合评价的需要,丰富评价与考试的方法。 以传统的纸笔考试为主,过多地注重量化的结果,而很少采用体现新评价思想的、质性的评价手段和方法。
   5 评价过程 重视学生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形成性评价,能很好地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 对学生的评价,往往更多的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对学习过程的评价甚少。
   6 评价目的 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发展。关注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发展中的需要,突出评价的激励与控制功能,激发学生、教师、学校的内在发展动力,促进其不断进步,实现自身价值。 关注认知目标,限制了教师对学生认知能力以外的其他发展的关注。
   7 评价者和评价对象
   之间的关系 关注发展过程,将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教师、学校的发展过程成为评价的组成部分;而总结性的评价结果随着改进计划的确定亦成为下一次评价的起点,进入被评价者发展的进程之中。 过分关注了形式上的东西,常常使教学忽略了学生学习中的实际需要。
   在创客教育中施行“表现性评价”,可以为教师和学生持续提供有效的改进信息,有助于改善学习进程与效果。
  
   参考文献:
   [1] 杨现民,李冀红.创客教育的价值潜能及其争议[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5(02)
   [2] 祝智庭,孙妍妍.创客教育:信息技术使能的创新教育实践场[J]. 中国电化教育. 2015(01)
   [3] 郑燕林,李卢一.技术支持的基于创造的学习——美国中小学创客教育的内涵、特征与实施路径[J]. 开放教育研究. 2014(06)
   [4] 曹小其. 创客文化引进职业学校的探索与尝试[J].科技创新导报. 2014(23)
   [5] 赵志群.关于“课程与教学论”与“职业教学论”研究[J]. 职教论坛. 2010(3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