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学生,调动学生,提高中职机械制图教学实效
【摘要】: 机械制图是机械机电专业的一门基础学科,学好这门课对学生学好其他专业理论课、掌握技能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把握教材体系,抓住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之后,如何面向学生实际,切实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并使之逐步掌握规律,内化为能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关键词】: 机械制图 教学改革 提高教学质量
机械制图是机械机电专业的一门基础学科,学好这门课对学生学好其他专业理论课、掌握技能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把握教材体系,抓住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之后,如何面向学生实际,切实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并使之逐步掌握规律,内化为能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我在专业课的教学中,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努力面向学生,细备精讲入手,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首先,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抓住新知识的生长点。机械专业的学生首先接触的专业基础课是《机械制图》,而空间想象力的强弱是学生能否学好这门课的关键,怎样从实际出发,根据空间想象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客观规律,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呢?针对职高学生空间想象力比较弱的特点,在开始时坚持直观教学,加强空间形体的“存储”,主要通过对模型、立体图和实际零件的观察,让学生通过听觉(老师的讲授)、视觉(观察教具)甚至触觉产生条件反射,对大脑皮层产生刺激,在思维中存储立体信息。存储的这种信息越多,运用时能调用的信息就越多,空间想象力就相应增强。
其次,努力把握学生的思维规律,细备精讲。课堂教学的效果取决于师生的“双边”活动。这就要求老师要仔细备课:深入研究教材,确认重点难点;留心收集和整理教材之外有用的材料;选取合适的教学方法;认真准备教具等。同时,借助大方得体的手势,抑扬顿挫的语气,让学生悟出其中的道理。电化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同时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例如,在教学中,由点的投影引入线的投影,由分析三棱锥体的各个顶点进而分析其各条棱线所处的空间位置,自然引入到研究其投影特性上来。我抓住垂直线与学生共同分析,进而由学生共同讨论平行线,最后让学生独立思考,掌握一般位置线。这样,就使教师单向的信息输出得到了良好的反馈,较好地安排了教学的梯度与教、学的双边活动,教学效果较理想。
再次,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设计精当的训练。备课中,我十分重视作业训练的设计。一是设计好课堂训练,让学生当堂通过作图、操作、答疑来消化所学知识;二是安排好课外的训练,巩固课堂的教学,同时安排能引出下节课内容的思考题,通过自学,激起求知欲;三是编出生动易懂的歌诀,列出相关内容的图标,让学生迅速牢固地记住一些枯燥乏味的内容,提高学习效率。
最后通过《机械制图》课程的学习,我们还有一次测绘训练。这是一次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活动。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加强了学生的动手训练能力。在测绘过程中,学生们积极思考,动手操作,对于材料的选择、工艺结构的合理安排、零件受力等提出了新的问题,我及时给他们作了介绍,并引导他们认真学习其他的专业课程,来解决现在解决不了的问题,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机械制图》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如何教,如何让学生产生兴趣,如何让学生学好很重要。我们要从学生出发,不断地寻找适合学生的方法,来引领他们,让他们喜欢上这门课,喜欢上这个学科,我将不断的努力。
【参考文献】
1 江涛;;职业技术学校《机械制图》教学探析[J];才智;2011年31期
2 杨永兵;;浅析新课改下如何提高中职《机械制图》教学实效性[J];才智;2012年05期
3 伍爱华;;高职《机械制图》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J];科技信息;2011年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