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一致性
摘要:幼儿教育离不开家庭与学校的合作,建立起良好的家长和老师的联系,确保家校教育的统一,营造良好的幼儿教育环境,对于幼儿成长具有重要作用意义。
关键词:幼儿教育;家庭;教育环境
在幼儿成长的过程中,幼儿园与家庭都是不可缺席的教育环节。幼儿处在一个对外界环境充满好奇,对事物充满好奇欲的年龄阶段,这个时候的小孩生活习惯的养成是很容易的。所以,一定要关注幼儿时刻的成长。单纯的依靠幼儿园教育是不行的,家庭教育也应该给予配合,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确保家校教育的一致性。对于幼儿园来说,要给予家庭教育一定的指导,将一些正确的教育手段传授给幼儿家长,让他们知晓幼儿教育的关键点,及各个教育环节开展的必要性,让家长明确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从而更积极的参与到教育中来。同时,家长也要明确自己所肩负的职责,为幼儿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活环境,让幼儿可以离开幼儿园之后,依然可以收到良好教育环境的熏陶,慢慢养成正确的生活习惯,和学校一起将幼儿教育完善起来。
一、更新教育理念,建立起科学的教育观念
作为幼儿家长,一定要深刻理解到,幼儿教育绝对不能只依赖于幼儿园,家庭作为幼儿生活活动的主要场所,家长的一言一行对于他们都有着很大影响,所以家庭教育绝对是幼儿教育中不可获取的一个环节。所以,作为家长,要更新自身的教理念,一概之前被动的情况,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幼儿教育中。而作为幼儿园,也要承担起自己的职责,结合家长的实际需求,建立起统一的家校合作关系网络,汇聚两方力量,全力倾注于幼儿教育。对于家长来说,一定要摒弃之前陈旧的观念,认为教育是幼儿园的事,无需自己的配合,要转变自己的身份,成为孩子教育环节中的中坚力量。作为幼儿园的老师,思想也要有所改变,应该帮助家长进行理念的替换,抽出时间和家长多多沟通交流。如果家长碰到了难以解决的问题,一定要告诉他们有什么事要来找老师帮忙解决,有了老师献计献策,就能更高效的解决问题。这样可以让家长改正一些不正确的教育模式,满足当前的教育要求。针对这一点,幼儿园可以选择开设相应的讲座课程,让家长来学习,并更加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对幼儿的教育中。一定要知道,孩子的成长取决于他所处的环境,所以家长一定要重视起来,为幼儿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
二、家校合作的几个形式
1、召开家长会
在每个学期开始的时候,举办家长会,让家长明确的指导孩子在开学之后需要遵循的生活习惯,还有幼儿园提出的一些要求,同时也要明确家长的任务,让他们积极的配合进来。比如说,如果是刚刚入园的孩子,大概在三岁上下,在家里一般都是家长喂他们吃饭,但是到了幼儿园,老师就会要求他们独立去拿餐具、盛饭等,那么作为家长在家庭生活中,也要给孩子独立完成的机会,不要去过多的帮助。
2、开设家长开放日
等孩子在进入幼儿园一段时间之后,已经接受一定的指导后,会慢慢行程一些行为改变,成长有显著效果之后,可以将幼儿的生活影像发送给家长,这样一来,家长就会对孩子在幼儿园中的活动更加清楚,从而更有针对性的进行配合。
3、利用家长园地
向家长宣传合理为幼儿穿着衣物的知识,并同个别家长联系,让他们注意自己孩子的着装、多考虑一些孩子的生活细节问题。现在,有的家长为孩子购买衣服只凭自己的审美观点,不考虑孩子身心的特点。不是衣服太紧,不透气;就是衣服穿脱不方便,影响孩子的行动;有的衣服还不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要么太妖艳,要么太老气。孩子的穿戴应有孩子的特点,我们教师可利用家长园地和与家长个别交谈的时间提醒家长做到这一点。让家长也加入到培养良好的常规习惯的队伍中来,真正做到家园同步。
三、家校合作的几个手段
1、班里设立“QQ”邮箱
教师要全面观察班里的每位孩子的一言一行,做好幼儿个案观察记录,特别是一些不良习惯的孩子,及时向家长反映孩子在园的情况,让家长了解孩子的不良习惯,在家要多注意这方面教育,家长也可以把孩子在家的不良习惯写在幼儿个案观察记录里发到“QQ”邮箱里,让老师在园配合教育。
2、家委会座谈会
我园定期开展小班家委会座谈会,每次座谈会内容都围绕一个主题,比如说:怎样改正小孩挑食的坏毛病?怎样让小孩懂得讲卫生?等等。发动家长代表共同讨论,让他们互相交流经验,让班里教育较好的家长代表介绍育儿经验,互相学习、交流,充分利用家长的知识资源,来解决疑难问题。
3、要求幼儿家长走进课堂
在幼儿园的教学中,开展邀请学生家长进课堂就是让家长能够走进幼儿园,了解孩子的学习环境,知道生活环境对孩子成长的影响作用,从而更加主动的加入到幼儿教育当中,从而使家园合作更为密切。这一环节的开展,起根本就是通过对周围教育咨询的充分深挖,实施“请进”的手段让教学环境更为生动。让学生对幼儿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把家庭教育资源充分的应用了起来,给予家长和孩子更多的互动机会。与此同时,通过家长进课堂的环节,可以让孩子惊讶的明白,自己每天一起生活的父母原来那么有能力,那么厉害,对于自己的家长有了全新的认识。从而在心里,对父母有了更多的崇拜感。
4、善用微信、电访等通讯方式
在老师和家长合作沟通的时候,一定要充分运用一些通讯手段,必读说微信和电话,在幼儿园里,如果发现幼儿有不正确的行为,要及时的通过微信电话报告给家长,获取家长的配合,一直阻止学生坏习惯的行程。打个比方说,孩子在学校不好好吃饭,老师就可以将这个情况汇报给家长,让他们在家关注幼儿的吃饭情况,告诉家长孩子不好好吃饭的后果,让家长配合进来,一起纠正幼儿的吃饭习惯。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幼儿园的孩子正处在备受外界影响的一个阶段,他们各项习惯的行程都是需要很长时间的。家庭和幼儿园作为孩子生活的主要空间,一定要联系手来,共同建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持久、深入的影响孩子,帮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参考文献:
[1] 夏刚.儿童心理健康与咨询.教育学报,2015,8(5).70-71.
[2] 戴军.试论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培养的策略.学前教育,2015,7(6).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