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意怜幽草 人间重晚情
随着经济的发展,当今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单亲、离异、收养等家庭越来越多。近几年特殊家庭的学生也不断涌进中职校园,但是教育没有特殊化,来自于这些特殊家庭的学生有的心理出现偏差,有的思想行为上出现这样那样的缺陷,身为教师,我们不能把他们拒之门外,教育是培养生命的事业,只要我们给予他们更多的爱心和耐心,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健康成长。
【案例】
我一直担任中职学校机电班的班主任,机电班男生较多,大多数学生都调皮好动,但是总有个别几个来自特殊家庭,性格内向,不合群,其中有一个叫小伟的学生,他的经历让我记忆幽深。
开学时,父亲送小伟到班上报到,并要求让小伟住宿,希望老师能在生活和学习上严格要求小伟,锻炼他的独立和学习能力,哪一个为人父母的不希望自己的子女成龙成凤,我也就顺水推舟的成全了他们。但是,没多长时间,生活委员就向我举报小伟的各种不良习惯,在宿舍里不注意个人卫生,也不值日;在课堂上睡觉、不写作业、不参加集体活动,我行我素。了解情况后,我找到小伟谈话,针对他的表现,给班级带来的严重影响,严厉的批评了他,并且惩罚他打扫宿舍一个月,并补齐各科作业。但是,这样的谈话与惩罚对小伟并没有起到作用。
一个周六的早晨,手机铃声响起,电话里传来小伟父亲着急的声音,“老师,小伟昨晚离家出走了,是否知道他的去向?”。我先安抚了小伟父亲,然后询问小伟因为什么事情而离家出走,小伟父亲向我诉说他家里的真实情况。原来小伟是被领养的,小伟养母并不喜欢小伟。因此,小伟在家里备受嫌弃、冷落,小伟父亲也无力改变这一切,只有私下给予小伟经济上的补偿,但是小伟由于养母对他的挑剔一直耿耿于怀,才致使发生离家出走事件。
【原因分析】
1.家庭原因
和谐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大多数是健康活泼、富有朝气。相比小伟的家庭,养父长年在外打工,只能通过打电话了解小伟的情况,而养母心里拒绝承认小伟,不与他沟通交流。养父认为对小伟的责任就是让他衣食无忧,而没有正确处理小伟和养母之间的不和谐关系以及忽略对小伟心理需求的满足。这种教育方式造成小伟出现不合群、我行我素。
2.学校影响
小伟出现这种逃避行为,有些教师觉得他“无药可救”,不愿和他沟通交流。其实,小伟在学习和生活上的一些行为都是为了得到老师的关注,可事实却适得其反。这就是让小伟产生抵触情绪,出现对抗教育的原因。致使小伟出现这种行为的关键问题是学校对这类学生的思想教育没有落实到实处,忽略了学生的心理需求。
3.生理和心理的影响
青春期阶段是学生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多发期。这个阶段,学生从年少无知走向成熟,大多数在这个阶段表现的叛逆心理非常强烈,他们想要摆脱家长和老师的权威束缚,寻求我的生活我做主的境界,但是自身能力和社会经验极度限制他们,就造成逃避、情绪极端、冲动等行为的发生。
【教育过程】
1.家校结合,架起沟通的金色桥梁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小伟的问题主要还是家庭因素造成的。小伟在4岁时被养父母收养,他的脑海里还留存着与亲生父母离别时片段,他疑惑为什么亲生父母不要他,为什么养母不喜欢他,这些问题陪伴着他成长,由于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他就越来越疏远他们,其实他的内心非常渴望得到他们的关怀。了解小伟的想法后,我通过电话联系的方式,让其养父了解小伟对爱的渴望,以及对养母的疑惑,长期以来的情绪堆积造成小伟的心理出现了偏差,必须进行处理和治疗,才能消除他心中的心里困扰,释放心理压力。为了转化小伟,我不断地做其养父的思想工作,让他协助我来改善小伟和她养母之间的关系。经过我坚持不懈的努力,一段时间后,小伟的心理确实发生了一些微妙的改变。
2.用师爱,为人生导航
除家庭因素外,也有学校因素存在。学校对小伟出现问题的教育方式也很重要,起初我没有“对症下药”,坚持采用强硬措施,让其对我的教育产生抗拒,致使他的心门“避而不见”。因此,我进行深刻反省,决定重塑小伟的形象。
对于特殊家庭的学生,他们本来就缺爱,教师对学生关爱的情感,会带动学生产生相应的情感,再坚韧的冰山也能逐渐消融。于是,我每周都会找小伟谈话,对他嘘寒问暖,关心他的生活和学习。小伟对绘画很有天分,让他担任班级的宣传委员,负责班级的板报和学校各种活动的宣传工作。通过我的感化,小伟在学校有了很大的转变,他开始经常主动找我谈心,在行为习惯上也得到很大的改变。此后,在校园板报评比中,班级多次获得优秀。小伟的改变让老师、同学重新接纳了他,他真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被人关注的欣悦。看到灿烂的笑容出现在他的脸上,我觉得我的付出是值得的。
3.攻“心”教育,成就梦想
为了改善小伟和养母之间的关系,我向校心理健康教师咨询了类似案例及心理疏导方法,通过家校结合的基础上,让小伟深知,养育之恩重于生育之恩。养母并不是不接纳他,而是小伟在成长过程中一直处在亲生父母不要他的困惑中,没有敞开心扉融入到新的家庭里,去感受新家带给他的和谐。久而久之,养母与他的关系也就渐行渐远。找到病原,利用沟通交流消除小伟对新家庭的一些错误的认知,分析他的思想状况和心理需求,确立适合他实际教育的目标,加强对他的心理辅导,缓解他的心理压力,也让他感受到了存在感,这个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现在,这个班已经毕业了。小伟经常与我联系,他现在是一名优秀的教官,每年帮助国家训练出很多新兵,也算没有辜负师长对他的期望。且小伟和养母之间的关系如春天的阳光温馨明亮,小伟会经常通过电话和养母联络感情,每年回来休假,都会给养母带许多营养品,陪她谈心,宛如一对亲生母子。小伟曾说,要让养母接纳我,我必须先卸下心防,真正把她当成母亲,才能拉近我们之间的距离,成为她的亲儿子。我相信,小伟将来会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和美好的未来。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们讲的话发生共鸣,我们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中职学校学生的心理更值得关注,身为教师的我们应以一颗真诚博大的爱心去积极引导他们。“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情。”让更多的孩子在雨露的滋润下健康快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