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院校班级企业化管理在实践运用中的探讨
【摘 要】班级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园地,班主任要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一套自己的班级管理模式,形成班级强大的凝聚力,让每位学生都能在班集体这个温暖的大家庭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本文探讨了职业学校班级企业化管理的相关内容,指出在班级管理中积极引入优秀企业文化,使学生在优秀企业文化熏陶下自我管理、自主管理,大大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缩短了从“学生”到“员工”的时间,促进学生职业成长。
【关键词】职校;企业化管理;班级管理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为职业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规划了前景。要创造“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劳动者队伍,就要做到学校跟着市场走,专业跟着企业走,学生跟着就业走,才能培养出更优秀的技能型人才,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的作用。
为了满足现代企业要求,更快地适应企业管理制度,实现学校到企业的无缝衔接,同时为了提高班级管理效果,在班级管理上引入优秀企业的管理理念、方法和制度,笔者研究了一些班级企业化管理创新制度,使学生在优秀“企业(班级)”文化熏陶下,自我尝试、自主管理,成为行为端正有素养、做事规范有条例、具有现代企业意识和高职业素养的技术人才。
笔者从几个方面对班级管理进行了企业化制度管理的转型。
一、班级转变为企业机构
首先成立以班为单位的公司,将班级更名为某专业有限公司,提出公司口号,确立企业精神,树立企业愿景。然后,成立企业化管理机构,模拟企业职位给班级学生进行任职、竞聘,班级学生均为企业员工,班主任出任董事长,即公司CEO,CEO指定团支部书记做助理享受总经理待遇,选拔班长担任总经理1名,下设有副班长2名担任副总经理,学习委员、文体委员、组织委员、宣传委员、劳动委员、生活委员分别担任技术部、生产部、人力资源部、外联部、后勤部、会计处等部门经理,由各学科课代表分别担任各部门助理,由各小组长担任车间主任。[2]
二、班级管理转变为企业管理
1、建立组织机构图,整个公司实行分层管理,由董事长、董事长助理和总经理、副经理、部门经理到车间主任,逐层管理,并相互监督。这一个企业管理机构图,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企业的管理机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职校生懒散的学习状态,明确自身学习工作目标,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动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从而更好的完成各项工作。
2、班级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按照企业环境布置班级寝教室。公告栏改为简报栏。并张贴企业标语,形成企业氛围。制定配套企业式管理制度并张贴上墙,形成班级企业文化。开展各种仿真企业活动,组织到企业参观见习活动。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不断总结,从不断总结中才能使人进步。班级工作简讯制度是每天总结自己的班主任工作,将自己所做的事情记录下来,从而可以知道自己的工作有哪些不足之处。这种方法有利于提高班主任工作能力。[1]
3、竞争上岗优胜劣汰,引入企业竞争机制,企业领导人竞争上岗,根据每位员工的绩效考核情况,由全公司民主评议,每月进行一次竞聘。另外,在绩效考核方面要提高管理层的待遇,激发员工们争做管理层的动力。这样实时竞争,优胜劣汰的竞聘制度,有效提高班干部的工作热情,激发他们的管理能力,提高他们创新意识,为以后从事管理性工作打下基础。
4、实行奖惩制度,德育评分表改为绩效考核表。为了让学生尽早适应企业的竞争机制,应为每位学生制作月绩效工资表。工资表需细致、全面的展示了学生每个维度的行为表现情况,分为学习、迟到、旷课、早退等方面。让学生能够非常清楚的了解自己每月的表现情况,了解自己每月能够拿到多少工资,同时将工资与学分挂钩,与毕业挂钩,让学生深刻意识到其重要性,从而能够自觉遵守学校行为规范,不断努力修养自己、提高自己。对平时表现优秀,参加活动积极,获表彰或参加竞赛获奖,好人好事,全勤等给予相应奖励,对违反各种相关规定者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惩罚。按周评定,按月结算。
三、班集常规教育企业化
1、由每日早读转变为每日晨会。除了早读内容之外,引进企业晨会制度,全体员工集合一起,互相问候,交流信息和安排工作。 晨会进行人员点到,活动发表,作业指导,生产总结,唤起注意,培训教育,信息交流,存进团队精神建设,产生良好精神面貌、培养全员文明礼貌、提高干部自身水平、提高工作布置效率、养成遵守规定的习惯。
2、班会课改为汇报会议。除了班会课主题教育内容外,留15至20分钟作为各部门工作汇报会议,每周一次,由各部门经理发言,对各部门管理及存问题进行总结汇报,并提出改进措施。中职学生是一群纪律性较差、不愿拘束于各种条条框框的学生,但如果班主任对其相关行为听之任之,则是极其不负责任的。所以,采用企业汇报会议的形式,让学生自查,相互监督,班主任补充的形式,不断地提醒、调整学生们的行为,才能让行为规范深入学生心中,从“要我规范”成为“我要规范”,这样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汇报会议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式,既能及时解决问题,又能让标准行为规范潜移默化的深深烙印在学生心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1]
3、试验实训课程转变为企业实习课程,借鉴企业的管理模式,严格按照6S管理规范,进行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养成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加强学生安全意识。对于实验项目按照企业严格的审核标准,让学生以更严格的标准进行学习和实践,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学生以车间为单位,分成若干组,每组分工协作,组与组之间进行相互竞争,培养学生合作竞争意识。让学生树立“上学即上班,上课即上岗,学习即工作,作品即产品”的学习意识,更快地成为合格的技术人才。
班级的企业化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以一种新颖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合作竞争意识,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可以有效地提高毕业生的企业适应性,社会竞争力。是班主任在新的社会形势下,对于职业教育班级管理也必须有新的思考,但班级和企业还是有一定区别的,如何能将企业管理和班级管理有效融合,提高管理效率,提升管理质量,还需要进一步的思考。班级管理模式的探索从未有尽头,始终在路上。
【参考文献】
[1] 王桂霞.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班级企业化管理典型案例[J]. 职业技术,2015,14(9):95-96.
[2] 农雁玲. 高职院校班级企业化管理的实施方案——以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中兴NC通信班为例[J]. 大观,2014, (8):210-211.
[3] 吴成. 班级企业化管理的一些思考[J] .科学咨询, 2011,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