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法在中职旅游管理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中职教育教学过程中,尤其是旅游教学时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做好课前准备以及案例讨论和总结工作,有助于提高学生认知与实践能力。本文从课前准备、教学内容分析以及测评和注意事项等方面着手,就如何应用案例教学法谈一下个人的观点和认识,以供参考。
关键词:中职教育;旅游管理;案例教学法;应用实践
在中职旅游管理教学过程中应用案例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热情,提高他们的创造能力。同时,还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和形式,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一、课前教学准备
在中职旅游管理教学实践中,应当先确定教学目标,优选教学内容。由于中职院校旅游管理课程教学内容比较多,因此并非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采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对于案例教学法而言,其应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案例教学实施过程中应当综合考虑那些教学内容适合该种教学方法,不宜采用案例教学法的内容一律不用。比如,应用性较强的教学内容,建议采用案例教学法。[1]同时,还要寻找合适的案例,然后引导学生对其进行剖析。教学目标确定以后,选择的案例经典与否是关键。在经典案例选择时,应当注意以下两点。一是,所选案例应当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切忌牵强附会、将就了事,更不能偏离主题。二是,所选择的案例难易程度应当适当,不宜过难,否则难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应当基于旅游以及旅游管理的视角出发,多选择一些与旅游比较贴切的案例,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为将来进入职场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分析
中职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对实践能力要求非常的高,采用案例教学进行教学内容分析,可以使他们更多、更深入地接触社会大事件以及旅游实质案例。通过案例分析,可以使课本知识变得生动形象,降低理论学习难度,有利于将旅游管理专业的知识应用于职场。调查发现,传统的旧制度没有将案例有效的作为教学依据,而且教学内容也非常的散乱。在课堂上优选案例并选择合适的案例非常重要,而且案例内容形式应当重视,应当根据本授课内容进行具体分析,筛选出其中最有价值的实质案例,以此来有效发挥案例教学法的应用价值。通过分析案例,留给学生流出足够的思考与讨论时间和空间,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并派代表说出讨论的结果,这有利于实现案例分析之目的。需要强调的是,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态度以及对学生引导和帮助非常重要,分析案例应当严肃认真,悉心引导学生对每一个案例进行剖析,找到其产生的原因、形成过程,切忌以极端方法来评判案例,或者草草了事,不求甚解。[2]笔者认为,在分析案例时应当从多个视角出发,顾及到案例的优点与不足,避免使学生形成单一的思维模式,或者站在某个角度去考虑问题;应当让学生形成独立的思考,让学生能够找到适合的思路并进行积极的探索,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养成敢学、敢想、敢做的作风,同时这也是案例教学法的本质。教师应当端正态度,即便在课外教学时也应当努力提升个人的素养,多了解时政热点,多看旅游方面的书籍,给学生树立好的榜样,并且将案例教学法的作用发挥到极致。比如,在课堂上播放旅游引导方面的视频,教师给学生们讲解如何引导游客到指定的旅游场景参与活动,如何给游客介绍历史事迹和风景,促进游客体验轻松的感觉,从而让学生能够对就业方向和前景有所了解。
三、做好评测工作
在中职旅游管理教学过程中,采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时,评测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案例教学评测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促使学生寻找个人不足之处,调整学习方向,二是促使我们反思教学,并寻找其中需改进之处,进而积累经验。[3]同时,还要注意以下事项。首先,在中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实践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应当因材施教,这有利于促进各层次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次,案例教学法应用过程中,案例设置应当接近学生的实际,能够使学生理解,切忌超出学生的认知范畴,否则学生无法深入理解。最后,案例教学的应用关注某点问题,虽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但是无法对学生进行系统性教学,所以采用案例教学应用时应当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是否采用该种教学法。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中职旅游管理教学过程中,引入案例教学法是改进传统旧教学模式的重要过程,采用案例教学法的目的在于通过学生对具体案例进行分析和组织讨论,对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讨论。在中职旅游管理教学时,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并且给学生预留更多的空间,从而使他们能够养成良好的发散思维,为未来就业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邵永军.浅论中职旅游管理专业案例教学法[J].才智,2015,18.
[2]张洁.案例教学法在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探索,2014(01).
[3]赵昕.案例教学法在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