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D分层次教学法初探
摘要 CAD简称计算机辅助设计。它帮助人们从繁琐的手工绘图中解脱出来,实现无纸、无笔、无尺、无图板设计,不仅绘图效率、准确率高,而且还有利于图纸的系统化管理。目前我校作为职业学校是培养复合型高技能人才的摇篮,也早已在机械类专业和计算机专业的班级开设了此课程,在从事CAD教学的这几年里,本人对提高教学质量、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体会
关键词:CAD;面向全体学生;分层次教学
CAD是Autodesk公司开发的一种微机辅助设计和绘图软件包,是当前最流行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之一。它主要研究的是如何利用各种指令绘制各种图样。对职业学校来讲,CAD可以看作是一种绘图工具:显示器可以看作是图板和图纸;鼠标和键盘可看作是铅笔、直尺和圆规。CAD里的工具还要比手工工具丰富的多,它极大地提高了绘图效率和绘图质量,是手工绘图效率的10-20倍,是机械设计及制图的一场革命。在教授机械CAD课程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把握好以下方面。
一、调整教学内容,明晰培养目标,面向全体学生
要科学合理地实施素质教育与能力培养的要求,满足社会的需要,必须对课程内容进行改革与调整,改变那些交叉重复、陈旧老化,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课程内容。补充一些新的、企业需要的、对学习提高有用的相关知识。
在CAD教学中,制图的理论知识以融合在上机的训练中,这样既可以减少理论课的学时,提高教学效率,又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制图的基本理论,培养其较强的空间思维能力,增强其动手能力。通过足够的上机训练,学生计算机绘图的能力和画图技巧就可以达到一般企业对制图人才的要求。在提高教学实效性方面,教师必须不断充实自己及时吸取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最新知识,把握教学改革的动向,增强教学的预见性,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具有较强实际操作技能的高素质的劳动者。
二、唤起兴趣,分层次教学
唤起兴趣是课堂效率的优化提升的前提,对不同认知层次的学生设计出与其相适应的教学目标,提出不同层度的要求,使认知水平较差的学生也能取得一定的成功,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能力与水平也逐步提高。采取分层教学法显得尤为重要,在CAD教学教程中,教师必须认真准备具有层次性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意为兴致、趣味。如果人们在做事时有了兴趣,那么任何事情都能做好,我们都知道比尔•盖茨就是因为对数字排序有了浓厚兴趣,所以才有了今天的微软;贝多芬因为对音乐有了兴趣,加上自己顽强的毅力,所以才有了像《命运》交响乐这样一篇篇不朽的乐章……这样例子不胜枚举,所以在CAD教学的初期,就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记得在08CAD班上第一堂课时,在简单的组织教学过后,我给每个学生发了一张由CAD绘制的并打印出的A4轴类零件图,然后我让他们拿出自己以前手工绘的图纸,两张图纸一比较有了明显的差异,CAD出的图纸线型、线宽、标题栏、字体、标注等规范统一,纸面干净,整体给人感觉很舒服,我告诉他们学会CAD绘图大约只要一个钟头就能绘出这样一张美观的符合国标的图纸。很多同学瞪大了好奇的眼睛感到很不可思议。这样一来大大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动力,求知的渴望带领学生进入了钻研CAD的殿堂,学习态度也由以往的被动变为主动。
在CAD的教学中,分为理论课和实践课:
第一、理论课。采用多媒体演示教学,先演示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由于班上大多数学生属于中层的水平,所以教学中以中层目标为主,为了照顾差生,应从简单的操作引入新课;为了照顾优等生,在讲完教学内容后,可增加一些有一定难度和一定技巧型的内容。
第二、实践课。要求学生将理论课所演示过的实例上机操作一遍,学会使用命令,并让他们用所学过的命令设计图形,培养他们的绘图思想和绘图能力。对于较差的学生,让他们进行简单的图形设计;对于优等生,完成课堂要求之外,还要设计一些有一定难度的图形;由此避免了在操作中出现“差生不会做,优等生不够做”的情况发生。上机过程中教师应检查学生学习的情况,让学生在上机报告中填写以下内容:上机操作的目的、过程、存在的问题、对所学知识掌握的情况等。不同层次的学生的上机要求不一样,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第三,上机报告的批改。在批改上机报告时,教师应因人而异。对于差生,虽然没全做对,但比以前有进步了,应在报告上写些表扬的评语,激励他们继续努力,同时客观具体地指正其存在的问题;对于优等生,虽然基础题做对了,但提高题做得不是很满意,教师应与其沟通探讨,同时也找一些有创意的图形让他们完成,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批改上机报告的目的是检查学生的对所学知识掌握的情况,对于很多同学都出现的问题,教师应在班上演示讲解,避免下次又发生同样的问题;对于在上机报告里出现的好的画图方法,教师应拿出来供大家参考,并鼓励其他同学也采用不同的方法去完成图形,培养学生的自主设计能力和设计思想,同时也让他们知道教师的方法不是唯一的,也不一定是最好的。通过上机报告可以看出学生的不同层次及学习情况,再根据这些情况调节教学方法。
实践证明,把层次目标教学法引入到CAD课程教学,教学效果比以往提高了很多。总之,学生参与是动力,分层教学是关键,师生协作是保障。只有教师会导,学生会学,CAD制图的教学质量才会得以切实提高。教学要从实际出发,以学生为本,针对不同情况,选择、设计、组织既能体现教学规律,又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和学习特征,同时达到教学目的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顾元国.关于提高制图课教学实效性的探讨[D].职教论文.
2、田光辉.谈职业学校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与措施[D].职教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