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生课前预习对于专业课教学的辅助作用的研究
摘要:专业课是职业院校的重要课程之一,面对学生基础知识不够扎实,逻辑思维能力不强等现状。如何能够更好的进行专业课教学呢?学生充分的课前预习可以让教师更有效的利用课堂四十五分钟。采用“翻转式教学”,改变一贯的传统教学模式。从而有效的改善专业课教学难的现状。
关键词:课前预习;专业课;翻转式教学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对技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职业院校作为技术人才的摇篮,专业课教学是非常重要的。而中职学生对于专业课几乎是零基础,怎样有效的进行专业课教学呢,我认为做好课前预习可以有效地提高专业课课堂教学质量。
一.学生学习现状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观念的转变,学校的生源数量逐年减少。中职学校的生源更是令人担忧。正因如此,中职学校的学生质量并不是很高。招收的部分学生在初中学习过程中,并没有达到国家教学大纲要求,还有部分学生仅仅是为了那张中专文凭。可以说他们从心里就没有想学习的动机,更不用谈及学习压力等。当然,也有渴望好好学习,实现心中目标的学生,由于他们的理解能力有限,对于一些专业课往往都是一知半解,或者仅仅会做教师所讲的一些题型,不能做到灵活运用。从而产生畏难的情绪,打击自身学习的积极性。这给职中教师的教学带来了挑战,作为中职教师需要积极主动的去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不能一味的按照传统教学模式。
二.学生对于专业课畏难现状分析
发展职业教育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对熟练技术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职业院校作为技术人才的摇篮,专业课的教学是郑重之中。 但是,在许多中等职业学校,有些专业课的教
学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对于企业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由于一些学生根本没有达到初中毕业生的水准,其理论知识基础不够扎实,逻辑推理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不强,在专业课教学中,他们更是不易理解,从而产生畏难的心理。
从人类的认识过程,我们可以知道当我们去学习新事物时,开始往往很困难。如果我们对其有一定的了解,再去学习时,也许就没有那么无从下手。同样,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也是如此。如果教师在教学前,学生对所教内容有一定的了解,或者知道了问题的关键所在,在听课的时候,就能够有目标的学习。这就要求学生要做好课前预习。很多人可能会认为课前预习对于中职学生来说,有点不太现实。这种观点是非常错误的。
为了让学生能够有效的完成课前预习,首先,教师自己应该熟知下次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并制定出符合学生自学能力范围的预习讲义,而非一句让学生课前预习的“空头支票”。其次,对于专业课教学,课前预习并不仅仅局限于课本的理论知识,教师可以充分的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充分利用国家大力发展的技能大赛平台,做到理实一体。在教学过程中,有些学生开始的时候愿意去预习,却很难坚持。他们认为预习没必要,课堂上老师都要讲的,课上再听。还有的觉得预习太难就放弃了预习。这就要求教师要经常鼓励学生,并切实的监管到位。适当的减少一些课后作业,给学生多留一些空余时间。并结合学校的考核措施加强对学生课前预习的检查。从而使其最终养成预习的好习惯。
三.翻转式教学
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同,在“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下,课堂变成了老师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专业课作为职业院校的重点课程,教材内容很多章节之间都存在着相应的关联,在教学过程中更不能让学生存有疑虑。课前,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做好课前预习。课堂上,教师可以在解决学生的疑问中教学,采取分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充分与学生交流。这样不仅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总之,在专业课教学中,为了让师生能够充分的利用好课堂的四十五分钟时间,改变一贯的传统教学模式。做好课前预习是非常重要的。让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去探索新知识,利用学校的实训平台,接触一些实物。减少课堂上的“满堂灌”的形式,增加师生之间的交流,提高学生学习的动力。最终让学生不再畏惧专业课,更好的学习相应专业技能,成为企业,社会需要的技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