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教学有效性探索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推进,教育已经不再单纯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综合应用实践能力。尤其是对于小学数学这门应用能力较强的学科,提升其综合实践课程教学的有效是保证数学教学效果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小学 数学 综合实践课
在新课改的背景之下,小学数学启用新的教学大纲要求,其中明确增加了综合实践教学环节。但是,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依然重视数学理论知识的教学,这对于保证小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来讲非常不利。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就应当重视综合实践教学环节,丰富教学的内容和教学的形式,以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本文主要分析了提升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教学有效的策略。
1 重视教材,做好课前准备
任何一门学科最为根本的教学依据都是教材,其中每一个细节的安排,都是以提升学生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的,这也就决定了教学具有的开放和实践的特点。而要在最大程度上发挥教材的作用,教师就必须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对教材进行一个必要的加工和创造。具体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科学安排教学计划。小学生本身有着活泼好动的性格特点,教师在进行具体的时间活动设置时,应当将学生的性格特点考虑其内。这就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技能型科学的设计,使其呈现兼具科学、有趣和多样的特点。其次,集合班级和学生的具体特点。小学教材虽然为教师提供了综合实践课程的内容、形成。但是,在具体的实践环节设置时,教师必须灵活变通,具体的方式方法的确定以当地和班级的实际为依据,最终实现大纲所要求的实践教学目标。例如,在降到《王老师买新房》的教学实践环节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到周边的楼盘销售区进行实地的调研和参观,然后让学生对于面积所使用的地砖的规格和价格进行计算。学生给出的方案只要符合实际情况,就可以采纳。这种开放性的实践题目计算,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能够提升学生的理论知识运用能力。
2 丰富教学方法
2.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能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持久的动力。对于数学这门逻辑能力要求很高的学科来讲,小学生掌握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而且,枯燥乏味的理论课堂,对于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差的小学生来讲,更难以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就应当以结合教材的内容,为学生创设一个容纳教材内容,符合学生学习特点,又能够满足学生兴趣追求的教学情境。这样一来,学生的注意力能够被集中到课堂之上,对于提升数学的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具有很大的帮助,而一旦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得到提高,实际上也就是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能力越快,这样的一个过程能够让学生建立良好的自信心和喜悦感,对于今后他们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例如,在学习《花边设计比赛》这一章节的内容时,教师可以首先颁布一个奖励或者进行比赛的过程方案,其中包含奖评、方法以及奖品等等。当然,尤为关键的一点,比赛赛制的设置需要让学生体会到其中的公平性,以及奖品设置的吸引性。这样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设计比赛当中,并能够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获胜的欲望,这些因素的存在对于帮助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激发他们学习数学兴趣以及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等方面都会产生很大的作用。
2.2 发挥主体作用
在素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学大纲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因为只有学生以主动的姿态参与到学习中,其学习的效率才能够真正提高,也才能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内进行学习。而要真正将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教师在进行具体的组织活动时,必须能够按照学生的知识、思维以及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为主线索,并能够以全方位的互助合作为学生学习的方式,将其数学学习的眼界和思路拓宽起来,最终达到提升小学生数学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在学习《长方体的包装方案》的章节时,教师可以预先为学生准备八个长方体的礼盒,让学生自主探究如何利用有限的包装纸,完成礼盒的包装。在这样一个综合性的实践活动中,学生进行了必要的测量、计算和推理等数学活动。这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了数学面积单位和应用题计算等知识,并提高了他们在这些知识上的运用能力。同时,学生之间的相互讨论由强化了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这对于学生养成数学学习中的主人意识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
3 联系生活,体验价值
任何一门学科都与生活实际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它们源自于生活实践,并最终为生活实践所服务。数学的生活实践性更为明显。因此,在小学数学的学习阶段,教师就应当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以数学理论联系生活实际的学习习惯。一方面,教师可以为学生列举其熟悉的环境或者现象而引出学生所要学习的内容,这样实际上能够帮助小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理论知识。另一方面,教师多关注小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也就是说,可以将数学课堂转变成学生爱“玩”的课堂,并在“玩”的乐趣中,体会到数学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例如,在帮助小学生认识到各种几何图形的存在之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根据身边的事物进行对应的图形辨认,或者教师为学生布置自制七巧板的方法,让学生加深对这些图形的记忆和理解。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程时素质教育改革后的大纲要求,为要锻炼小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他们的数学创新思维,同时也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从而打破自己数学学习的障碍,最终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成绩。
参考文献
[1] 安长丽.关于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教学模式的研究[J].成才之路,2014,(15):44-45
[2] 邰素金.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教育有感[J].辽宁教育,2014,(6):28-29
[3] 张发.小学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实践研究[DB].https://www.kj009.net/paper/pp17737.html.